历史知识目录列表八年级第一个学习主题和第一、二课的重点。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略)
2.新中国成立(1949 10 10月1)。
(1)成立标志-开国大典(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注意,不是国务院);毛泽东——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2)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a、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历史(结束了“两个半”社会),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鼓舞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3)结论:没有* * *,就没有新中国。
3.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
(1)谈判方: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团——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
(二)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三)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它标志着内地的统一,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创造了条件,为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第二个教训是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巩固新中国政权的措施(或称三大运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
1,抗美援朝战争(1950,10-1953,7月)
(1)目的:抗美援朝,保卫祖国;
(2)开工:1950 10月,指挥:彭。
(3) End: 1953,7、在板门店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4)意义:a .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打破了美国战无不胜的神话,捍卫了中国和朝鲜的独立和安全;c、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5)主要英雄事迹:邱——纪律严明;黄继光——用胸膛挡住机枪。
(6)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
(7)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①战争的正义性;(2)中朝军队联合作战;(3)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斗争。
2.土地改革运动(6月1950至冬季1952)
(1)目的: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内容: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3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10-195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