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有哪些有影响力的人物?
东阳自古就有“勤耕苦读”之风。历史上人才辈出,进士305人,其中武状元6人,前副总理5人。在古代,有著名的官员,如玉娟,乔行健,张国威等。近代有著名北伐名将金佛庄、中国新闻先驱邵飘萍、著名植物学家蔡、著名物理学家、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台湾省新闻报业巨子王体吾等。据统计,东阳目前有300多名博士、博士后在国内外工作,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人员2100多人。他们被人民日报誉为“百名博士在一城,千名教授在一乡”。目前,东阳的中小学教育水平享誉浙江省内外,每年向高校输送新生近千名。其教学质量在浙江省一直名列前茅,是远近闻名的“教育之乡”。舒(791-835):字升远。上鲁泉塘北方人。唐元和八年(813)进士。当初,他以能力著称。被宰相裴度推荐为兴元书记,作文苍劲健朗,一时好评如潮。玉娟是消极和有才华的,他决心取得进展。太和五年(831),他自荐,反复八万字,受到文人李昂的称赞。以擅长文笔,敢谏著称。总理李宗敏说他浮躁的生日不到。且李逊得宠,称左思为大夫,对杂务史了如指掌。九年七月,钟诚执政。文宗视察、记录犯人的罪行,又因玉娟的指认和审判,于九月升任石喻中丞,官至刑部、军部侍郎,同级别。宦官周世良专权时。十一月,李逊、蜀与凤翔使郑铸合谋,联合内外势力,铲除宦官势力。以萨金戈石榴树上的甘露为名,引诱周世良等人参观石榴树,他们寻求惩罚。因为伏击装甲暴露,所以战败。玉娟独自骑马逃走,但被仇士良的神策军活捉,数日后被斩首。史称“吗哪之变”。弟弟袁宝、袁彪、袁炯同时为官。袁褒早逝,羽泉被宗族所杀。他写了一首诗《牡丹赋》,被称为他的作品。有一天,文人围着柱子唱歌,为之落泪。大中八年(854)赵雪。著有《袁殊于吉》,散文集《石头记》、《桃园记画》收录于《唐人散文选》,诗歌收录于《唐人全诗六首》。乔行健(1156-1241):字首鹏。凤山的乔宅人住在城里的乔宅花园里。我在吕祖谦学习。宋四年(1193)进士。历任通州周知、嘉兴知府、国史编纂记审兼助理讲师、工部侍郎。李宗即位,简洁的线条应该简化。要求保持“求德求言”两个字母的初衷,守住“德之道宽而不窄,言之道开而不堵,以治乱之安”的治国之道。做简单的抗金收复中原。端平元年(1234)六月,他也知道了枢密院的事。朝议收复三都(今河南开封、洛阳、商丘),化繁为简,提出内治必随外治,欲用其人必先得其心,选兵必先丰衣足食。次年六月,祭奠右丞相,三年十一月,加入左丞相和一个唐朝。嘉熙三年(1239),拜平章军务,封护国公。四年九月,少师、保宁军加为节度使,任命卢国公。淳佑元年二月死于家中(1241)。追赠大师一份追赠,赐“文惠”。本人简历经验丰富,学识渊博,为人大方,直言不讳,善于推荐人才。据说梁有“过人的才华和过人的学识”。在死后,他请求帮助,并有一本书《请为梁求援》。我一生都在回报和学习,我关心家乡的教育。我在南苑学院教过书。著有《孔子文集》和《李周总论》。马光祖(约1201—1270),宋代浙江东阳马寨镇人。宝卿二年(1226),中进士,授《比喻经》一本。余干县、滁州、镇江、龙兴州、太平州、临安州、建康州、江陵州、户部尚书、浙西安福使、江东安福使、保章阁学士、明殿学士、资政堂学士等。从贞观薛,宝祐三年(1255)厌倦做官到户部尚书、知临安府、浙江巡抚;继嘉宝章格学士、沿江使、江东使,知建康府也是驻宫使,控制贺州、武威军、安庆府三郡。到了建康,就是用平时的公器二十万供养军民;减税,养孤寡;捐钱帮助军队结婚;收帛帛为县税,数万免于倚亭;升校,礼贤下士,做下属,是很临时的选择。招兵买马,安营扎寨。随着镜湖的建立,建康人民在知道江陵府的时候就怀念它了。李宗听说后,封他为丞相堂学士、沿江都督、江东总督,并于开元元年(1259)任建康知府。马光祖对民力的思考和培育是慷慨的,对浪费和不良是推崇的。免除前政府欠下的一百多万,停止减免渔利税惠民。明道南轩书院和上元县学校建设。省钱的成本,建平仓储存大米1.5万石,仓容200多万吨,往往降到市场价让利于民。马光祖慷慨思想,培育民力,免除百姓过去缴纳的百余万元,鱼利税一律减免;还建了明道南轩书院和上元县学堂;修军事装备,防止膨胀,关键是宽以待人,适可而止。进了大学,做了淮西总经理后,被召去工作,他被提拔到财经部,还认识了临安府和浙西安福使。在饥饿的年龄,荣积累粮食,不发送。马光祖连续三天去见他,厉声对他说:“天下人都不知道大皇子是储君,为什么大王这个时候还不深得人心?”王说没有粮食,马光祖把文件抱在怀里,一个一个说,某村某仓库有一定数量的粮食,王无言以对,得到粮食的人很多。熟悉枢密院。我认识福州和福建的大使。后来沿江而作,江东安福使知建康府。三任建康知府,共12年。卫慧并行,万物废。建康县的市民为他们建了6座寺庙。咸淳三年(1267)六月,入唐为官,与金子光禄大夫为官五年。他死后,被命名为“庄敏”。《宋史》(卷416)流传至今。张国威(1595-1646):字玉稗。托塘人。明日第二年(1622)进士,授番禺知府。兴学,教农桑,以德育人。崇祯七年(1634)劝右都,请巡抚田、安庆等十府主持修建繁昌、太湖城墙,疏浚松江、嘉定、上海、无锡等地河道,在吴江、江阴、苏州等地修建桥拱、池塘、运河。积累了几年治水经验,撰写了《吴中水利百科》。工部右侍郎兼首都右顾问,丞相河。继任兵部右侍郎。十五年九月,升任兵部尚书。清兵进京郊,郭威被咎辞职,不久被捕入狱于北京。路过苏州,沿途文人哭诉,祭祀。后来他被释放,恢复了治理河流的功勋。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杜南落入圈套,郭威支持鲁王监国,入少府与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监军钱塘江。次年六月初,方国安造反,十八日,国威守东阳。25日,清兵攻破义乌,到达东阳七里庙。然后他给二儿子打电话,问他对生死的态度。长子石峰说绝不会苟且偷生,次子师鹏反应稍慢,郭威一怒之下用砚台打了一下,没打中。石对说“放轻松点,慷慨地献出你的生命,等着你的孩子,可是你的祖母已经八十岁了……”。26日午夜,郭为自己穿好衣服,和母亲告别。他淡定地布置了《绝命毒师》三章,写道:“忠孝不能两全。作为一个大臣,友谊会消亡。你们两个不是忠孝,就是各做各的,免得我妈担心,我讨厌!”把笔往地上一扔,给二儿子交了遗书扔到花园水池里等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被赞“忠厚敏感”。《吴中水利全书》、《四库全书》均有记载。金佛庄(1897-1926):本名文,学名灿,字惠卿。横店杜亮人。7年(1918)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民国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秋,成为浙江第一个党组织杭州团三员之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次年6月,赴广州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3年春,奉命赴广州参与创办黄埔军校,任军校第一期第三学员队队长,任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执行委员。后历任营长、共青团党代表、少将团长。他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的两次远征,平定了云贵军阀刘喜民、杨振环的叛乱,平定了广东军阀陈炯明的讨伐。身先士卒,成绩突出,为黄埔军校二团荣获“党军荣誉旗”。北伐前期,与总部作战,负责保卫指挥机关和苏联军事顾问的安全。南昌收复,入城维持秩序,消除暴力,安定人心。15年2月初,他下令秘密前往杭州,策动江浙地方军队起义。9日晚,离开南昌,顺流而下。他的行踪被孙的特务发现,并于11在南京下关码头被捕。因救援不力于12在雨花台被秘密杀害。邵飘萍(1886-1926):真卿,资溪人。14岁入秀才。光绪三十二年(1906),进入浙江高等学府,受梁启超思想影响,任《申报》特派记者。宣彤第一年(1909)毕业,回金华当金郡中学老师。民国元年(1912),他到杭州与杭新斋合办《韩民日报》,任总编辑,严厉揭露贪官污吏和地方士绅的丑态,并不时抨击袁世凯图谋复辟帝制及其叛国罪。报纸在1914被袁查封,邵被抓。他设法出狱,流亡日本,上了一所法律和政治学校,并组织了东京新闻社。1916年初,应邀回国担任《申报》、《时报》、《时事新报》主笔,批判袁世凯当皇帝。袁失陷后,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1965438+2008年7月,新闻编译社在北京成立。10年6月创办《北京日报》,任社长。1919五四运动期间,《京华日报》揭露了曹儒林、的叛国罪行,激怒了段政府,报社被查封,被迫再次流亡日本。1920年下半年,段政府垮台,回京重开《北京日报》。在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许在北京大学成立了新闻研究会,举办新闻采访讲座。后来在北京平民大学、政法大学讲学。1926“三·一八”惨案后,积极支持反帝反军阀斗争。4月,当张进京时,邵被捕。26日因“宣传红色”罪被杀。著有《普通新闻学》、《各国社会思潮综合研究》、《新俄罗斯研究》、《实用新闻学》等。蔡(1911-1981):原名钟举,字堪如,曾用名轩鹏,后号郝。蔡宅人。历任中国植物学会名誉会长,云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第五届政协委员。一生从事植物学研究。从民国21 (1932)开始,深入云南凉山、屏边三年,采集植物标本10000余份。成功引进并育成名贵烤烟“大金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烤烟品种的开发,使烤烟生产成为云南省的经济支柱。1953种子芽成功嫁接到巴西三叶草上。1956 * *加入中国。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和热带植物园于65438-0959在西双版纳建立。不久,大勐龙生态群落研究站成立。1963年9月,参加在加纳召开的西非科学协会第四届年会。1972年,在孟连山发现了从唐代开始传入的重要内服药植物龙血树。推倒中国没有龙血竭植物的结论。蔡一生研究植物资源和植物分类,提出将适应人类要求的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各种组合人工安排在特定的剖面上,奠定了我国人工植物实验群落学的基础,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和植物资源学家。著作有植物学研究论文20余篇,包括植物系统分类、农林植物考证等。严济慈: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0月23日出生于浙江东阳,10月2日在京逝世。1923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理系和东南大学物理系,理学学士。65438-0925,巴黎大学硕士。1927年获法国理学博士学位。1927至今,先后在上海大同大学、中华学院、暨南大学、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教授。1928以来,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大型电磁铁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1931起任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主任。1935-1938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1948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49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兼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东北分院院长、技术部主任、副院长、执行主席、主席团名誉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校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光学学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学与科学通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副主任。曾任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七届常委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1980 65438+10月加入中国* * *。严济慈是中国近代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大气物理学和应用光学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他精确测量了居里压电效应的“逆现象”,发现了光学双折射效应;对晶体圆柱体的扭转带电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了晶体扭转带电的规律。深入研究碱金属蒸气的等谱,发现轴对称分子的有效截面与费米-赖恩斯贝格方程不一致,为原子物理中的斯塔克效应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证明。在大气物理的臭氧层试验研究中,他精确测量了臭氧的紫外吸收系数,全世界气象学家用了30年。他还研究了压力对照相乳胶感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压力可以削弱乳胶的感光性能。在抗日战争期间,严济慈领导了应用光学的研究,研制了一大批军用和医用光学仪器设备,并获得了胜利勋章。严济慈在法、美、英、德等国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3篇,在1986收集出版了《严济慈科学论文集》。他还编写了10种初中到大学的数学物理教材,如初中算术、几何证明、普通物理、高中物理、初中物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电磁学等。,培养了中国几代科技人才和众多科学家,为中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苏峰(767 ~ 837),字公之。冯家楼人。唐贞元八年(792),韩愈以秀才身份登上“龙虎榜”。累官,左骑,常侍兼集贤堂学士。太和新任命为河南尹。当时罗宛让姚文寿纵容下属抢占百姓土地,官员们却不敢抓。苏峰接过来,棒杀接过来。四年任工部侍郎,后任刑部侍郎,编《歌后语》三十卷。九年间,任建南东川救节度使,修筑城垛,增加军事装备,兴修水利,发展农桑,成就不少。他和韩愈交朋友,在中国古代很有名。天生的耿介。病危时,家人为积德延寿,请求即将被判重刑的犯人宽恕。没有住宿。他70岁时去世,与他一生的书一起被埋葬。目的是给官员大臣们一个“易”。流传着《旧唐书》(168)、《新唐书》(177)。刘公权的《苏峰碑》保存在Xi安碑林。冯苏吉和唐淑怡·文志都有记载。全唐诗收录了两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