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影响是什么?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它起源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其发展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促进了思维观念的更新,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促进了两种制度之间的竞争与协调,同时也使南北矛盾日益突出,这既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只要社会主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球化就会使社会主义复兴。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开放的新时代。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开放的基础,规定了21世纪的走向。当代世界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对世界社会主义和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出发,考察和探讨了全球化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和提出的问题。

一.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全球化的认识仍有争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所谓“全球化”是指人类从原来的地区、民族、国家之间的封闭隔离状态向全球社会转变的过程。作为一个社会变革的过程,全球化并不是当代独有的。只有在当代,人们才强烈地感受到全球化浪潮的拍打和冲击。

人类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始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492年哥伦布下西洋,1498年达·伽马绕好望角下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开辟了东西半球融合的新时代,拉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序幕。由于这些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所做出的地理大发现,为当时萌芽的资本主义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刺激了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和资本输出,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到19年底,世界贸易逐渐从西欧和地中海地区发展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这样一个广阔的地区,这标志着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最终形成。同时,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世界交通运输业的面貌也发生了迅速的变化。蒸汽船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世界主要航运路线的速度,许多大运河的开通为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交流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特别是1869年,美国加入太平洋铁路,1888年,欧洲至君士坦丁堡大铁路通车,1903年,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1910年,阿根廷至智利大铁路投入运营,把世界运输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此类铁路干线的建成标志着全球交通网络产业的形成。进入20世纪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全球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特别是帝国主义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联合国的成立等一系列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件,使人类告别了昔日孤立的社会状态,宣告了全球社会的初步形成。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即当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呈现出新的趋势。首先,二战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为了维护和平和谋求发展,各民族和国家之间更深入和更大规模的政治对话、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其次,当代世界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发生,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和新通信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全球范围内人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媒介和手段。此外,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驱动力。正如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科学技术一样,经济全球化也是科技进步的要求和结果。一方面,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分配日益矛盾,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国家利益的分歧加剧了这种矛盾。日益增长和扩大的社会生产力越来越要求摆脱国家领土和主权的束缚,以便在世界范围内更有效、更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分享更广阔的全球市场。这是一股巨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促进了各地区、各国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加强了经济交流。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指出,分工与合作是创造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一国内部的分工与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到国际范围,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各个地区和国家吸收到全球分工与合作体系中,形成了一个镶嵌精细、紧密结合的世界经济统一体。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提出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各种必要的手段和物质保障。经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第二,全球化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深刻影响

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技术变革、制度创新和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全球化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全球化的发展会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深刻影响?

1.思维观念的更新

全球化最大的影响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框架。消除社会主义所倡导的阶级剥削和各种差别、歧视、压迫,实现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平等,是对西方主导的长期全球化进程的矫正,是对“西方中心主义”影响的消除。它在全球化进程中为弱者提供武器,在一些国家完成了从理念、价值观到制度实现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体现在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建立,另一方面体现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和第三世界国家大量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社会主义从价值理念到制度实现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本力量的过度扩张,遏制了西方力量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促进了长期被忽视的非西方力量的壮大,改变了西方主导的全球化一元化格局。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各种制度在比较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革新,以充分体现隐藏在背后的价值观。全球化的推进为各个系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使得系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再者,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所倡导的一套价值观,核心是反对等级压迫,实现平等民主。这套价值观鼓励了更多的主体参与全球化进程,保护了全球化进程中的弱者,促进了全球化进程向多元化、多维度方向发展。而且,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将更有价值,有助于在全球化进程中建立更加平等的参与和对话关系,防止“中心主义”的扩张。再加上世界范围内政治民主化的热潮,虽然各国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存在很大差异,对政治民主的认识和实行民主政治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大差异,但政治民主化普遍被视为政治发展的目标和衡量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尺。特别是在当代,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最优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得到了普遍认可,经济市场化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各个地区、民族和国家在经济市场化的基础上参与国民经济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它们之间紧密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贡献。与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市场化相适应,当代人类文化生活的全球化不再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而是体现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深层文化认同。西方传统文化特有的法律意识和理性精神在当代东方社会备受推崇,东方传统文化在西方的无穷魅力就是这种深层文化认同的佐证。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认同加深,促进了各种制度的交流和学习。

2.更加相互依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将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世界市场,并将世界市场视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途径。如今,经济优先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趋势,各国越来越直接地参与和推动经贸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它们通过改革建立了适合自身特点的市场经济体制,并大力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不仅使本国经济快速增长,也有力地促进了地区乃至全球经贸合作的发展,特别是东亚地区的经贸合作。今天,全球商品出口贸易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占世界GDP的18%。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空前扩大。据统计,每天在世界范围内金融网络中流动和运作的资本高达65,438+0万亿美元,世界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大。另外,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分工已经超出了一个国家的范围。随着生产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分工已经从原来的垂直分工扩展到水平分工和产业内分工。一个产品往往需要几个国家来完成。这些国家各自只生产自己有优势的产品和零部件。各国对外开放政策越来越普遍,贸易自由化逐步深化。再加上其他经济活动,如技术转移、国际人才和劳动力流动、国际信息交流、国际旅游等。,正在迅速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国际经济活动的加速扩展已成为各国和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随着国际分工的纵向发展,世界各国相互投资,共同设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其次,经济全球化使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还表现在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组织者,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增强,经营战略日益全球化。当今世界经济中的行为主体是多元化的,其中跨国公司、民族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和集团、国际经济组织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跨国公司和民族国家。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各种国际经济活动的实施者或“载体”。目前,约三分之二的世界贸易是在跨国公司内部和之间进行的,80%以上的国际直接投资、90%以上的科技研发和转移是由跨国公司进行的。跨国公司的活动不断扩大,世界经济的“无国界”趋势进一步发展。

此外,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使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加、资本流动的扩大、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政治经济生活的日益密切,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程度显著加深。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不仅是相互交流,而且是相互融合和交织的。在经济全球化的相互发展中,近年来建设全球信息网络的热潮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可以消除语言障碍,从而形成一个可以无处不在、快速传递的庞大的全球信息网络,将世界上更多的人带入媒体世界。特别是冷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将科技发展从军事转向经济,美国率先提出了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等促进科学产业化的措施。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相继宣布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计划,揭开了信息时代的新篇章。随着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量的急剧增加,信息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着商业运作和个人消费,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向更高层次发展。

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国际环境独立掌控自己的发展轨迹。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与世界经济接轨,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国家逐步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然而,市场经济有其自发性和盲目性。经济全球化时代,生产要素流动更加无序,竞争更加激烈。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缺乏市场经济经验,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较弱,容易受到国际投资者的冲击。

3.这两个系统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协调。

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峙,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争夺势力范围,造成国际关系空前紧张。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随着冷战后西方国家面临的共同威胁消失,美苏霸权所掩盖的矛盾逐渐显现。西方国家的贸易争端和摩擦此起彼伏,一波接一波。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的加深,在国际局势随时处于困境的情况下,任何国家都不能一意孤行,更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就会遭到全世界人民的谴责和抵制。因此,各国相互协调是客观需要。在一个协调的世界里,没有协调世界就会混乱。只有在尊重彼此合理利益和诉求的基础上,有关国家才能相互妥协,从而达到各取所需的目的。当今时代,往往是西方国家在某个问题上的矛盾和摩擦激化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激烈的讨价还价,双方最终做出妥协,以达成协议而告一段落。因此,相互妥协通常是消除和缓解国际关系中矛盾和分歧的最终结果。例如,1990年代以来南北关系的一些积极变化也反映了世界经济日益加深的全球化和相互依存。自20世纪80年代初坎昆会议以来,南北关系基本处于僵持状态。冷战结束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逐渐就和平与发展达成共识。在各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加深的形势下,只有保持南北和谐发展,世界经济才能健康运行。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南北关系上从僵硬的立场转变为更加现实的态度,缓和了与发展中国家在债务等一些问题上的对立;然而,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从发达国家获得资金、技术和援助,也放弃了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由此可见,世界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全球蔓延,加上相应的资本主义势力的渗透,极大地冲击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客观上迫使两种制度的国家从自身利益出发处理国际关系,任何一方都不应当真。

4.南北矛盾日益突出。

冷战结束后,各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特别是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大大增强,唯恐被世界经济的列车甩在后面。为了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发展中国家调整了它们的经济政策和结构。然而,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是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首先,全球化为一些西方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提供了借口。一些西方大国不断试图通过经济措施、文化手段或媒体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民主进程、价值观甚至社会制度。第二,全球化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社会财富大大增加,但财富的集中度也提高了。再者,发展中国家为了适应全球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会加大技术投入,大量削减工作岗位,这必然导致国内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因此,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来者,受到来自全球背景的沉重压力。要克服当前的棘手问题,发展中国家首先要做两件事:一是明确确定自己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定位,以此作为制定全球战略的前提;第二,不断解放思想,改革体制,创新制度,充分发挥国内各种因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短时间内增强自身实力。同时,发展中国家不要对全球化抱有太多幻想,而应该认识到现有的全球经济体系本身存在严重的不平等,全球化本身存在巨大的风险。虽然发达国家从全球化中获益比发展中国家多,但发展中国家也不能将其拒之门外。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并不完美,搭上全球化的列车并不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就能自然而然地到达富强的“理想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生存能力,选择加入不同全球化领域的时机,以降低风险和成本。由于全球经济体系的不平等,势必加剧贫富国家的差距,从而导致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这也滋生了推翻这一体系的机会。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最终实现世界社会主义是解决南北问题、实现世界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经济全球化浪潮不可能完全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它可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重新崛起的新契机。

总之,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如何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是一个重要课题。虽然全球化进程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但并没有完全改变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有可能抓住全球化提供的机遇走向复兴。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能在全球化进程中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壮大,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