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个朝代的首都。

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创建于,都城:阳城(河南偃师地区)。

商:前1600~前1046,开国者唐,都城:渤(今河南商丘),后多次迁都,盘庚最后迁都殷(今安阳西北)。

西周:1046~ 771,建立者:周武王,都城:濠井(今陕西Xi安)

东周:公元前771~ 256年,由周平王建立,建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秦:221~ 207,由秦始皇嬴政建立,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

西汉:公元前206-25年,汉高祖刘邦建立,都城长安(今陕西Xi)。

东汉: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建立,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魏:220~265,创建者:曹丕,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

蜀:221~263,建立者:昭烈皇帝刘备,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吴:229~280,创始人:孙权,武帝,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265~316,创始人:司马燕,晋武帝,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东晋:317~420,金元皇帝司马睿建立,建都建康(今江苏南靖)。

北魏:386~535年,由北魏孝武帝拓跋珪建立,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东魏:534~550年,建立为孝景帝元山简,建都邺城(位于今河北)。

西魏:535~556,建立者:元宝居,都城:长安(今Xi安)。

北齐:550~577年,由高阳建立,定都邺城(今河北省)。

北周:557~581,创建者:宇文珏,都城:长安

宋朝:420~479,由刘裕建立,都城:建康(今南京)

齐:479~502,创始人:,都城:建康。

梁:502~557,创始人:建康。

陈:557~589,创始人:,资本:建康。

隋:581~618,由隋文帝隋文帝建立,定都长安(今安)。此后,隋炀帝杨迪定都洛阳,实行两京制。

唐:618~907,创始人:李渊,都城:长安。

廖:907~1125,创始人:耶律宝吉,都城:上京(今内蒙古巴林)。

北宋:960~1127,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

南宋:1127~1279,创建于宋高宗赵构,定都余杭(今浙江杭州)。

西夏:1038~1227,创建者:李元昊,都城:兴庆(今宁夏银川)。

金:1115 ~ 1234,创始人:完颜阿骨打,建都会宁(今黑龙江哈尔滨),后迁居中都(今北京),后迁居边梁。

大元:1271~1368,建立者:忽必烈,都城:大都(今北京)。

大明:1368~1644,创始人:朱元璋,都城:建康(今南京),明成祖迁都北平(今北京)。

大庆:1616 ~ 1912,努尔哈赤创建,首都:北京。

扩展数据:

古都圈行政区划设置的特点

一是在行政区划层面实行特殊制度。

包括两个方面,就是首都圈的行政区划通称和其他地方不一样,官制也不一样。古人认为:“王者之地在千里之外,天子自主。”很多朝代在行政区通名的层面上给首都圈起了专门的名字。

秦朝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汉朝采用郡县制。秦朝称都城咸阳附近地区为内史,西汉则改为荆赵胤、左凤仪、右扶风,官制不同。唐代全国实行州县制或郡县制。唐玄宗即位后,永州改为京兆府,洛州改为河南府。

据唐六典记载,京兆、河南、太原有(从二等)、尹(从三等)、邵尹(从四等),等级分别与巡抚、常侍、司马相同,并设有刺史(分别从三等、四等、四等)

京畿各省的官员等级明显高于各州。唐玄宗以首都圈行政区域命名为府,这一制度为后世所继承。

第二,首都圈的行政区通称与其他地区相同,但实行特殊的官制。

在某些朝代,高级行政区或郡统一为同一个通称。首都圈的行政区表面上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它的官制却有些特别。

东汉以河南郡为都城,长官为河南尹,其他郡的长官为太守。京都西、北、东的弘农、河东、河内三郡也是殷的家乡。

这是尊重京都和京都附近各县的措施。东汉末年,逐渐形成州、郡、县三级体制。此后,曹魏和西晋都以泗州为首都圈,泗州和其他州一样,实行州制。然而,西晋泗州的行政长官是李思的一个上尉,而其他州是秘书处。

自宋代以来,与政府相称的行政区逐渐增多,北京政府与其他政府的区别只能用官制来区分。北宋时,以开封府为都城,设官牧一人,分三等。尹一人,从三品;邵音,二人,从四品。但这些都是荣誉职位,不经常放。实际上,开封府的行政长官掌管着开封府。普通政府只有治安官、法官等官职空缺。

明朝首都顺天府有知府(正三品)、知府(正四品)、判官(正六品)、判官(负六品)、官员(负六品),普通巡抚有知府(正四品)、同知(正五品)、判官(正六品)、官员(正七品)。

清朝仍以北京为首都,顺天府、平福的官职与明朝基本相同,只是官员免职。到了清朝,还特别重视对首都的管理。自乾隆年间起,秦各部各院大臣均掌管府尹事务,称为“兼任尹”,即顺天府实际上有两个长官。

百度百科-中国历代都城

人民网-中国古代的“首都圈”是如何设置和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