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昆明湖介绍
昆明湖是一个半天然、半人工湖。原来是西山脚下拱扇前泉水汇聚的沼泽低地。公元1153年,金鼎都城燕京(后改名中都)后,金主颜延良看中了这片凤水宝地,在此修建了金山宫。到了金章宗,他从西边的玉泉山汲取泉水,注入金山脚下。被称为金水河,这就是今天昆明湖的前身。元朝时,为了增加金水河的水量,以满足京都水运的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引导长平县百福村和玉泉山的泉水来泊。当时金山改名为翁山湖,水面扩大。到了明代,百福村的泉渠(百福堰)年久失修,水源枯竭。翁山湖面积减少。清朝乾隆年间,翁山湖加深扩大,成为一个面积是明代两倍的巨大浸没。这个名字最初叫做昆明湖。这个名字是乾隆皇帝采用的,作为汉武帝在长安城昆明池操练水师的典故。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当时湖泊主要向东和向西发展,原湖岸上的部分土地被有计划地埋入湖中,成为湖中的西堤和三岛。挖出的土被搬来堆在万寿山上,大大增加了原校的低丘。在昆明的湖滨和万寿山上,历代都修建了许多官署建筑,建筑规模也比上一代更大。建造了宏伟的清漪园。万寿山的清漪园、玉泉山的景明园、香山的景逸园、长春园、圆明园都是当时修建的大型园林,合称“三山五园”。狄青花园最终于1764年建成,2008+0860年消耗白银480多万。清漪园被烧毁了。1888年,慈禧太后动用海军经费重修此园,并改名为颐和园。古园几经变迁,解放前萧条。解放后,大力整修园林,疏浚昆明湖,使其焕然一新。
昆明湖背山面城,北宽南窄,形似人心。湖周长约15km,面积2.2km2,在京郊密云水库建成之前,昆明湖是北京最大的进出湖。水面辽阔,水色清澈,平均深度1.5m,最深处约3m。西递以西,北称西湖,南为提水湖。
沿堤有六座石桥,造型优美,形态各异。其中一座是汉白玉雕刻的玉带桥。桥拱高耸,远看像一条玉带。湖区有三个岛屿,象征着蓬莱岛。其中,南湖岛风景最美,面积为16亩。岛上有古老的建筑,如韩旭大厅和玉龙庙。据说韩旭大厅的形状很像武昌的黄鹤楼。
昆明湖中著名的17孔桥横跨在南湖岛和东海岸之间。大桥长150米,犹如波光粼粼的碧波上的彩虹。它是对著名的卢沟桥的模仿,桥上的每个石墩都雕刻着形状各异的狮子,精致、雄伟、美丽。
十七孔桥的东岸矗立着中国最大的八角亭,一只与真牛差不多大小的精美铸造的青铜牛蹲在旁边,昂着头,竖起耳朵。如果听到了,看起来很美很生动。它原本是为了拯救神灵的水源,现在是珍贵的文物。
从铜牛往北,湖东岸有知春阁。每年湖冰融化后,这里先来了春天,亭台桃红柳绿,最先向人们报告知春的消息,故名。从知春阁向北望,万寿山的景色最为生动。
著名的湖北畔、万寿山畔五彩长廊,是中国南北园林中最长、最富艺术气息的长廊。东起乐寿殿邀月门,经排云门,至万寿山西端张世亭,全长728米。中间有“待好”、“寄兰”、“秋水”、“清瑶”四个八角重檐亭。长廊的每个仿梁都有一个。800多张图都是彩金满满,很惊艳。长廊曲折,穿花吹柳,连堂连亭,像一条飘带。走在长廊看湖,景色变幻不定。
昆明湖西堤西水域的北湖,有团城岛,南湖,有藻堂。岛上原有建筑在1860全部烧毁。藻厅西北的长观厅地势较高,可以俯瞰东面颐和园的整个花园。昆明湖由北向南逐渐汇聚,东堤和西堤在一休大桥南端汇合。昆明湖从这座桥下注入通往北京的长河。
在昆明湖西北,万寿山西麓的岸边,有一块白石砌成的石墩,叫青岩石舟。船体由巨大的石头雕刻而成,船舱有两层,窗户上镶嵌着彩色玻璃,非常漂亮。
从青岩石舟向北,过江桥、湾子河、半壁桥,断入后山后湖。后山后湖,俗称苏州河,有独特的江南风光。在这里,清澈的水在倒流,古松高耸入云,非常有趣。后山的建筑在1860和1900两次被入侵破坏后,大部分都荒芜了。
从昆明湖畔的“云辉玉宇”牌坊向北,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通向万寿山腰部的德惠殿、佛香阁,到达山顶的智慧海,形成层层上升的中轴线。这座前山中轴线上的建筑金碧辉煌。万寿山上,景福阁,千峰缤纷,意犹未尽,浓绿亭台,浓荫蔽日。都很有趣。当你登上这些亭子时,你可以俯瞰昆明湖的景色。后山中轴线上的项燕宗银阁及其周围分布的塔,曾是一座雄伟的藏族寺庙。在它的前面,有一座横跨后湖的三孔长桥,桥的北面是颐和园的北宫门。桥两边的后湖岸边是当年的商贸街遗址。这条街,也被称为苏州街,已被翻新和恢复。
昆明湖后湖东端,有吊源斋,有谐趣园。刁元斋地势较高,面向墙外街道。据说慈禧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要看人们去苗丰赶会,所以又叫“看慧楼”。园中的谐趣园是仿乾隆年间无锡惠山脚下的吉昌园而建,原名惠山园。花园里有一池碧水和优美的荷叶。
昆明湖和万寿山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颐和园。殿、堂、楼、亭、廊、阁、桥等精美建筑众多。在这些激光山中,从亭台楼阁的设计到花草树木的布置,从山间曲径到各种小桥流水,从地形的运用到假山的营造,布局得当,浑然一体。昆明湖西堤岸的垂柳恰好是一体的。因此,花园西部的边界被取消了。如果以万寿山的佛阁为近景,西递、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仿佛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水阔天清,融为一片壮美的景色。若登上万寿山之巅,远眺昆明湖,视野开阔烟波浩渺,远处西山飘逸,东边高楼空荡,宛如置身于一幅画卷之中。
昆明湖原是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的天然湖泊。它曾被命名为七里龙和大宝湖。后来万寿山原名翁山,又称翁山波。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促进水运,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发上游水源,导致昌平神山泉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成为大都城水运的蓄水池。明代,湖中种有许多荷花,四周水田中种有水稻,湖边有庙宇亭台,形似江南风光,因而有“西湖”、“西湖胜景”之誉。明武宗和明神宗都曾在这里划船和钓鱼取乐。清乾隆修建清漪园时,将湖面开辟到现在的规模,并以汉武帝在长安挖昆明池,每年夏天在湖上练武的故事命名昆明湖。
昆明湖上的主要景色包括西递和西递六桥、东递、南湖岛和十七孔桥。绕过万寿山脚下的小溪叫后湖。
给你一张照片/陆游/陆游/lyzy/bjyiheyuan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