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头的历史演变

明朝时,为了躲避七里河的洪水,岗头南移到了这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当时为了纪念搬迁,里面有一棵柏树,茂盛了600多年。90年代,柏树病死。至今仍有粗壮的槐树,柏树的枯枝,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解放初,该村保留了环绕村庄的护城河和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高门)。护城河发源于邢台的拜泉。流经季峻门,用于灌溉农田和刘洲村,在村东形成两个芦苇沼泽。解放后,由于村庄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闸门被拆除,濠河在90年代逐渐被填平。解放初,部分居民定居在村南半部,仍属岗头村委会管辖,称为南岗头或小岗头。现已与岗头完全连接,形成三纵十一横的长方形建筑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