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战无不胜的德国闪电战为什么最后失败了?
被持久战拖死
首先,我得说说高大上的闪电战。当然,闪电战的对立面是持久战,但欧洲人打持久战的历史本来就很短,直到一战才真正开始。在此之前,欧洲大陆各国1000多年的战斗活动,本来就是今天的闪电战。像英法百年战争这种听起来很恐怖的大战役,是由无数个互不相连的战役组成的。在这些战斗的间歇期,贵族和负责跑龙套的平民原本都是处于放羊回老家的状态。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欧洲小领主领土太小,资源配置能力不允许,他们打不起像中国楚汉战争那样的八年仗。打了一段时间,双方都有喘口气的需要。实在无法速战速决,他们经常用骑士之间的单挑来解决。这就跟项羽在高程找刘邦一样。
这种修修补补给欧洲人造成一种错觉,他们认为这很像一场战争,是一种“战斗更健康”的大众娱乐。在这方面,德国人受害最深。一战前他们经历的最激烈的战争是1870的普法战争。但是德国的建国战争听起来很宏大,原本只持续了半年,期间双方真正交战不到两个月。19年7月,法国对普鲁士宣战,9月2日,拿破仑三世率领40多万法军在色当投降。所以,在一战前的德国人眼里,战争就是这样一种无害的存在。
“孩子们,秋天来了,树叶从树上落下,你们就可以带着奖牌回家了。”1965438+2004年8月,当凯撒·威廉二世为参战的士兵送行时,他是如此肯定。
但是德军士兵到了战场上才发现,秋天或许可以回家,但是具体的秋天就看老天的心情了。由于科技的革新和欧洲列强国力的膨胀,半个世纪没有打过大仗的欧洲人突然看到了持久战这个新鲜事物。壕沟战取代了干净利落的骑兵突击和前方步兵列队互相射击,壕沟挖得又远又宽,机关枪响到海枯石烂。战争突然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口,战争的双方每天都在往里面塞大量的资源、金钱和生命。在这种消费中,英法等殖民列强并不畏惧,广袤的领土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进行消费。而德国就惨了。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自己的工业夺取足够的资源。今天资源没抓到,但是被堵了当然只能拖死。
二战初期,“秒杀”了很多国家
在一战持久战中惨不忍睹的德军中,有一个职业军官叫古德里安。此人原本是骑兵军官,在机枪和铁丝网当道的一战中骑兵基本只负责打酱油,所以战败的屈辱对于古德里安来说自然加深。战后,古德里安决心找到解决这场无聊战争的方法。最后,他在富勒的“瘫痪战争”理论中找到了灵感。古德里安受到富勒的启发,提出坦克要搭配使用。坦克和飞机要紧密配合,突破对方的一个狭小区域,然后迅速向纵深推进,扩大占领区域,包围包围,歼灭对方部队。有趣的是,古德里安的理论一开始并没有被他那些死板的老板们重视。当他向上级申请组建特种机械化部队时,得到了国防部长的粗暴回复:“该死!他们只运面粉!”直到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上台,古德里安才有机会大显身手。
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整个二战前几乎成了古德里安理论的试验场。德国用这种战术“杀死”敌人,27天征服波兰,1天征服丹麦,23天征服挪威,5天征服荷兰,18天征服比利时,39天征服法国。尤其是在对法国的“黄色计划”中,德军在面对坦克数量和质量都优于己方的英法联军时,依靠坦克的集中运用,在短时间内碾压对手。英法联军在还在吃饭的时候,几乎丧失了与时而从侧翼冒出来的德军坦克作战的意志,被俘人数多达654.38+0.5万人。此战过后,这种战术被美国报纸正式命名为“闪电”。闪电战闻名全世界。当时给人的感觉是地球人似乎无法阻止德国推世界。
开始太顺利会产生幻觉
然而,在闪电战征服欧洲的同时,还有一个名字听起来并不那么好听:“穷人的战术。”如果你问闪电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名字,那就要回到古德里安创造这种战术的初衷了——德国是个小国,有资源。
闪电战的形成依赖于坦克和飞机的集中使用,发动这些铁家伙需要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可惜的是,在几个重要的战略资源中,德国有大量的煤炭,也不缺钢铁和有色金属,但石油极其匮乏。当地石油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吨,对于几千万吨石油的消耗来说是杯水车薪,更不用说以石油为核心的闪电战了。为了寻找石油资源,纳粹德国战前多方出击,试图囤积更多的石油:一是从仆从国罗马尼亚进口;二是以输出技术和政治让步为条件购买苏联石油;三是高价合成煤。应该说,尽管在全球范围内竭尽全力搜寻,但找到的石油储量仍然不足以让德国大张旗鼓地打一场常规战争。1939战后,德国的石油库存只有240万吨。以前德军统帅部估计这个库存和平时期只够用三个月,如果战争机器全面开动就更糟糕了,最多只能用一个多月。那是“月光族”的翻版。
紧张的石油困境决定了二战中德国拖不起的性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德军在二战初期“杀死”敌国的记录,本来就是被逼出来的——知道自己在石油储备上的“月光”属性,苏德战争开始前,德军总参谋部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为入侵国制定作战计划。中心思想是在一次进攻后停止战争机器,休息一下,储备一些油料,准备下一次进攻。
但是,恐怕连德国人自己都没搞清楚,闪电战在欧洲打得这么顺利。由于被侵略国的突然死亡和苏联对德国的石油出口,石油“月光”的噩梦一度似乎成了天方夜谭。据英国历史学家梅德里克估计,1939年9月,德国陆军和空军突袭波兰。因为战斗快,战斗短,所以消耗了约15.5万吨油料,实现了低能耗占领全国的目标。次年,德军进攻挪威、丹麦和西欧时,用油不到50万吨。此外,今年前四个月的日消费量不到30万吨。从战争开始到法国投降,德国的总消耗量不到654.38+0.5万吨。德国人原本估计征服欧洲要耗费约500万吨石油,如今只需要不到三分之一。更大的好消息是,德军从欧洲各地掠夺的石油不下654.38+0.5万吨,仅此一项就足以弥补之前的战争消耗。到1940年,德国的石油储量已经飙升到500万吨左右,成为德军发动对苏战争的依据。希特勒显然试图通过这场战争,将苏联的石油据为己有,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吃油难”的问题。
出奇顺利的闪电战给德国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以为战争可以低能耗继续。然而,正是在苏联战场上,闪电战遇到了它的克星。
锋利的武器最终变成了绞索。
由于苏联领土过于辽阔,道路交通不如西欧,德军不得不在运输过程中浪费宝贵的石油。这时,闪电战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悖论——德军装甲集群确实可以在西线重复大纵深的穿插,但在广阔的俄罗斯平原上,这种战术用得越多,油料消耗越快,后勤供应压力越大。于是,闪电战从德国原本赖以生存的“法宝”变成了套在德国脖子上的绞索。它越成功,绞索就越紧。
到1941年底,德国的石油储量已经下降到不足80万吨。捉襟见肘的资源储备打乱了德国原本有序的战争计划。希特勒曾将莫斯科附近中路的中央军装甲主力调往南线,企图夺取苏联的产油区巴库。这一决定使莫斯科战役推迟了一个月才爆发,俄国极寒的天气和德军紧缺的后勤补给终于拖垮了善于作战的德军。
行军速度越快,战略纵深越大,油料补给线越长,敌人就越容易攻击补给线。二战后期,德国的供油系统开始遭到美国和英国空军的轰炸。瑞典学者博·黑·昂巴克(Bo Hei Angback)说,在4个月内,“德国每一个重要的合成油厂都至少遭到两次空袭,69个炼油厂、许多储存装置和各种液体燃料厂也遭到空袭”。德国终于为战争初期闪电战的顺利进行付出了代价。1944 65438+2月,德军调动了最后的石油储备,在西线阿登森林地区发起反攻。战役前期的走势证明,即使装备和实力远超己方盟友,德军闪电战还是打了起来,但装甲兵团快速推进造成的油料短缺再次成为绞索,让德军窒息而亡。阿登反击战在一个月后终于不得不结束,德军在这场战役中损失的坦克大部分没有被摧毁,而是因为燃料不足最终被扔在了路边。当年辉煌的闪电战最后也不得不以这种尴尬的结局收场。
19世纪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在战争辩论中告诫后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再精彩的战争理论,如果脱离了国力的考量,也必然会成为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德里安和他制定闪电战理论的同事们并不是克劳塞维茨的好学生。他们的失败在于,资源匮乏的德国,曾经有过不应该属于它的幻想和自信,并且沉迷其中。这不能不让人想起那句名言:“战争如此重要,我们不能只把它留给士兵去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