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昆曲的历史发展和基本特征?

早在元末明初(65438+4世纪中叶),江苏昆山就产生了昆曲。昆曲与发源于浙江的海晏戏、发源于江西的余姚腔戏、弋阳戏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属于南戏体系。它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和剧种,原名“昆山腔”,清代以来称为“昆曲”,现在又称为“昆曲”。昆曲的伴奏乐器以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可用打击乐器)。昆曲的表演也有其独特的体系和风格。其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结合巧妙和谐。语言上,戏剧最初分为南曲和北曲。南昆明以苏州白话为主,北昆明以大渡韵和北京白为主。这部剧于2006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昆曲的形成历史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元末的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自宋元以来,中国戏曲分南北,各地唱腔也不一样。元末顾颉刚等人对流行于昆山的南曲原调进行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这是昆曲的雏形。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的旋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吸收了海晏腔、弋阳腔等南方声腔的优点,发挥了昆山腔优美悠远的特点,又吸收了北方声腔的严谨结构。他运用北方曲调的唱法,配以笛、箫、笙、琵琶等伴奏乐器,创作了一首集南北曲调之长,细腻典雅的“水墨曲”。后来,昆山人梁晨宇继承了魏良辅的成就,对昆曲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革。在隆庆生命的最后,他写下了第一部昆曲传奇《浣纱记》。这个传说的演出扩大了昆曲的影响。文人竞相用昆曲创造传奇,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昆曲,尤其是歌妓。历史上有名的陈圆圆会唱昆曲。因此,昆曲与余姚腔、海晏、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到了万历末年,由于昆班广泛的演出活动,昆曲经扬州传入北京、湖南,居诸剧种之首,成为传奇剧本的标准唱腔:“四面八方的歌,都要对着吴门”。明末清初,昆曲流传到四川、贵州、广东,发展成为国剧。昆曲的唱腔最初是以苏州的吴语为基础,但传入各地后,又与地方方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演变成许多流派,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昆曲体系,成为全民族的代表剧种。清朝乾隆年间,昆曲发展进入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称霸梨园,延续了600至700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式。

以清唱剧的形式出现,最终使昆曲在没有大锣大鼓的氛围中优美悠扬。同时,魏良辅还改革了伴奏乐器。最初,南曲伴奏的乐器主要是箫和管。为了使昆曲的演唱更具感染力,他汇集了笛子、管、笙、琴、琵琶、等乐器为昆曲演唱伴奏,取得了成功。

昆山腔开始在苏州流传,到了万历年间,以苏州为中心向江南、钱塘江以北传播,并逐渐传播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等地,万历年间也流入北京。到了清代,因为康熙喜爱昆曲,所以更受欢迎。这样,昆山腔就成了明中叶至清中叶最有影响的声腔剧种。

据学者考证,“虽然昆曲所代表的审美趣味明显来自南方,尤其是江南,但其文化认同并不属于某一个地方。体现了中国文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创造。正因为它是文人雅士的典范,所以它有很强的覆盖能力,有可能被广泛传播,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基本上保持了它在审美上的内在一致性。”

[编辑本段]历史地位

昆曲(昆山戏)因江苏昆山而得名。它与发源于浙江、江西的海晏戏、余姚腔戏、益阳戏并称为明代四大剧种,属于南戏体系。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戏曲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瑰宝,被称为百花园中的“兰花”。明中叶至清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是在昆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昆曲是中国戏曲史上表演体系最完整的一种戏曲。它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丰富的遗产。它是中国民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在中国文学、戏曲、音乐、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编辑本段]昆曲曲牌

昆曲的音乐属于对联结构,简称“曲牌体”。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使用的曲牌有1000多种,既有古代歌舞音乐,唐宋时期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曲、朱功调,也有民歌、少数民族歌曲。它以南曲为基础,用北曲的套数,以“破调”、“借宫”、“采歌”等方式作曲。

曲牌是昆曲中最基本的演唱单位。中国传统戏曲有300多种,在音乐体系上可分为板腔和曲牌两种。绝大多数剧种是板腔,少数是曲牌。昆曲的风格最严谨。据民国时期趣学大师吴梅统计,南曲派有4000余人,北曲派有1000余人。常用的只有200多种。最受欢迎的南方歌曲是《花园里的步步娇》、《皂袍》、《好姐姐》、《秦调》中的《懒画眉》和《袁超歌》。这两部剧也是用来给男女演员打基础的。所以昆曲里有一句话,女学“园”,男学“琴调”。

北曲有《正善》《新水序》《醉花影》《点破唇》《粉蝶》《斗鹌鹑》《一枝花》《季羡斌》等八套。在昆曲中,曲牌运用时形成对联,通过对联的选择、调整、对比,形成全剧的音乐、文学结构。基本上,一出戏就是一副对联。

曲牌的音乐结构和文学结构是统一的。因为曲牌是由单词发展而来的,也称单词冗余,是单词中的长短句型,书写就是填单词。曲牌中的单词和短语的数量以及每个单词的声调都是有规则的。而且重要词位要严格划分∨ (∨)和\ (\)。如果不是建立在平仄的基础上,很难作曲和演唱。这也是昆曲创作和演唱非常困难的一个原因。

昆曲唱腔的特点是“依词而唱”,依词而唱,唱腔有一定的风格。与其他剧种不同的是,它可以根据演员的个人条件随意演奏,但有四个严格的设置:调音、定调、定板、定谱。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昆曲作为一种曾经在全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剧种,能够在历经磨难后奇迹般地再次复兴,与其高超的艺术魅力密切相关,其艺术成就首先表现在其音乐上。

昆曲台词优美,旋律优美,擅长缠绵柔美。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和速度的起伏,注重吐字和发音,场景伴奏完整。

“水磨腔”。这个新调奠定了昆曲的唱腔特色,在南曲的慢调(即“细调”)中得到充分体现。具体体现在放慢节拍,延迟节奏,以便在旋律中运用更多的装饰性花腔。除了通常的一边倒、一边倒的做法外,还有一种“自由板调”,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到8/4,音色柔和委婉。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收音,增加了音乐布局的空间和多样性,其缠绵柔和的特点越来越突出。

相对而言,北曲的声音和情感倾向于跌宕起伏和豪放,跳跃能力强。它用的是七音音阶,和南曲用的五音音阶(基本没有半音)不一样。但昆山腔在长期吸收北曲的过程中,逐渐将原北曲的特点融为一种“南曲”的演唱风格。所以在昆曲剧目中,北曲是作为一个成套来用的,也有单曲的,还有“南北合璧”的。

“南北组合”的运用很有特色:一般来说,北宋是一个角色唱,南宋是几个不同的角色唱。这些南北歌的配合使用,完全是以剧情为基础,让音乐尽可能完美地服从戏剧的需要。

根据南北歌本身的变化,还有“借宫”、“断调”、“采歌”等多种技法。原来的那套歌,不管南北歌,都有属于那个宫调的歌的问题。当演唱歌曲需要明显改变情绪时,同一宫调的歌曲无法胜任,可以借用其他宫调的合适歌曲。如《牡丹亭》中,先后使用的曲牌有【山羊】(上调)【山桃红】(越调)【包老崔】(黄钟公)【绵黛絮】(越调)。

在演唱技巧上,昆曲讲究声音的控制、节奏和发音的快慢,有“间隙”、“重叠”、“叹息”、“嗬”的区分和各种角色的个性演唱。音乐的板拍,除了四拍的慢拍被南曲中的“礼物板”慢了两拍外,还包括南曲和南曲中常用的三眼板、一眼板、跑板和散板。他们在实际演唱中有很多变化,一切都服从于剧情和角色应有的情绪。

昆曲的乐器比较齐全,一般由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主要乐器是笛子,还有笙、箫、三弦、琵琶。由于以声线柔和的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再加上礼物板的大量使用、分字腹尾的发音方式,以及受吴中民歌影响而形成的自身“流丽”的特点,昆曲音乐被冠之以“婉约神韵,唱而叹之”的梨园数百年。伴奏有很多弹谱卡,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后来被很多戏曲使用。

昆曲的音乐属于对联结构,简称“曲牌体”。里面用的曲牌有1000多种。南北曲牌的来源不仅包括古代歌舞音乐,唐宋时期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挣,还包括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它以南曲为基础,用北曲的套数,以“破调”、“借宫”、“采歌”等方式作曲。此外,还有许多宗教歌曲。

昆曲的表演有一套严谨的“唱跳”表演形式

昆曲表演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舞结合巧妙和谐。昆曲是各种表演手段如唱、跳、引、对话等相互配合的综合艺术。在长期的表演历史中,形成了载歌载舞的表演特色,特别是在各个角色的表演形象上。其舞蹈形体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说话时的辅助手势,一种是由手势发展而来的徒手舞蹈;一种是带歌词的抒情舞蹈,这不仅是一种高超的舞蹈动作,也是表达人物心灵和歌词含义的有效手段。

昆曲传统舞蹈在许多方面吸收和继承了古代民间舞蹈和宫廷舞蹈的传统。通过长期的舞台表演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说唱与舞蹈紧密结合的经验,适应了叙事景物写作的演出场地需求,创作了许多强调描写的舞蹈表演,配合“戏剧”成为故事性很强的折子戏。适应了抒情性和动作性较强的演出场地的需要,创作了许多抒情舞蹈表演,成为许多单折抒情歌舞剧的主要表演手段。代表剧目如《西川图·鲁花当》、《仲晶纪·扫秦》、《踏月亭》、《宝剑记·夜奔》、《连载故事·探秘》、《虎囊弹山亭》等。

昆曲的音准也很有特色。因为昆曲是从吴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的发音具有吴侬软语的特点。其中小丑也有一种以吴语为基础的本地白,如苏白、扬州白。吴中地区的这种街语,生活气息浓厚,经常使用快板韵白,很有特色。此外,昆剧的唱腔在发音、线腔、节奏上都有极其严格的规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唱腔理论。

昆剧的舞台艺术包括三个方面:丰富的服装样式、精美的色彩和装饰、脸书的运用。

除了继承元明以来戏曲人物的服饰风格外,昆曲的一些服饰与当时社会流行的服饰非常相似。反映在剧中,武将有自己的军装,文官也根据封建社会阶级等级有不同的服饰。脸书用于干净和丑陋的线条。极少数属圣、旦的人偶有使用,如孙悟空(圣)、(旦),颜色基本为红、白、黑。

经过多年的磨合加工,昆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善的体系,并且这个体系长期以来在中国戏曲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因此,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对整个戏曲的发展影响深远。许多地方剧种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它的艺术养分,其中有些剧种还有昆曲。

[编辑此段]角色业务

因为早期的昆曲属于南戏体系,继承了南戏的角色体系,同时吸收了北方杂剧的长处,有生、旦、净、丑、外、粘七个基本角色。早期作品《浣纱记》体现了昆曲初期的角色分支法,即既沿袭了南戏的七句台词,又借鉴了元杂剧中小莫、肖丹的设定方法,甚至更多。

明末昆曲兴盛时期,明版《墨汉斋传奇》将原来的“铁”老年妇女角色改为“老聃”,也吸收了元杂剧的分支方法。其他角色与昆曲初期基本相同。清朝康熙年间,昆曲角色业务基本维持“江湖十二角色”制度。

乾隆时期,昆曲最为兴盛,表演艺术进一步提高,刻画人物的角色扮演体系也有了新的突破。扬州画舫录中有“江湖十二角色”。分别是:副端、老学生、正学生、洋人、大脸、二脸、三脸,称为“男性角色”;老聃、郑丹、肖丹、铁蛋被称为“女性角色”;还有一个人被打了耳光,叫“杂”。后来,在南方昆曲中,它演变成了萧声和旦角的主要角色,因此这两个分支的划分更加细致。小学部分为五类:大官生、小官生、巾生、鞋生(差生)、野鸡生。丹星分为六类:老聃、郑丹、左丹(能演男孩)、斯丹(杀丹)、吴丹(少女)、刘丹(附丹)。但是每个昆曲派别都有自己的类别。

随着表演艺术的发展,昆曲中的角色划分越来越细。在贾和道之间,昆曲的角色业务将原来的“江湖十二角色”和后来出现的更精细的分工结合起来。在“生、丹、净、丑”五大事业下,又细分为二十小行,称为“二十宅”。

在“笙”的家族中,又分为官生、巾生、鞋生、雉生来扮演不同的角色。官员和学生扮演成了官的成年男子,其中因年龄和地位而分为大小官。比如《长生殿》里的唐,还有《太白醉写》里的李白,都是高官出演。《柴静传》中的王和《金翅雀传》中的都是由低级官员扮演的。官生和巾生的表演是不一样的:巾生扮演一个风流儒雅的青年书生,清亮飘逸,唱歌要求真假声结合,假声大,清脆悦耳;官生表现要洒脱,大官生风格要丰富。在演唱上,他们也是真假声结合,但真声比巾生用真声时落在更高的音域,美在响亮。

丹航又分为老聃、郑丹、左丹、四丹、乌丹和刘丹。但是实际上,还有一个,* * *就是七门。

郑丹通常扮演一个身份相对较差的已婚妇女,如《琵琶记》中的赵舞娘、《金锁记》中的窦娥和《货郎担》中的张三姑。郑丹在演奏上注重简洁大方,在演唱上,吐字喷嘴要有较大的力度,音色明亮大方,音量也有要求。郑丹的剧目相当丰富,饰演的各类角色都有鲜明的特色,为演员提供了广阔的表演空间。

另外,网线分大脸和白脸,大脸面具以红黑为主,所以有“七红八黑三和尚”的说法;大部分白面都演反派。除眼纹外,全脸涂白粉,通常分为貂白粉、褶白粉、衫白粉等。白面有时候扮演的是正面角色,或者无所谓好坏,有时候扮演的是女性角色的角色。还有一种稀稀拉拉的白面从白面线中分离出来。除了白粉之外,在眼角和鼻窝处加一些黑线,故名。他们演的大多是三流角色,接近插科打诨的角色。

最后一行细分为老学生,老学生,外国人。老昆曲学生文武双全,比如《宝剑记》里的林冲,《麒麟阁》里的秦琼。脚尾留的胡子也是由黑变白,和老的一样。

丑的行为分为副(也称“两面”)和丑。不同的是,老虎钳的白脸画在眼睛两侧,而丑脸只画在眼睛中间。副常穿褶裥、宫服、长袍,丑常穿短衣。

昆剧之前的南戏、元杂剧都没有这种业务。因为“副”线的出现,昆剧把丑行的表演范围扩大到了上流社会的士绅。玩家大多是不老实的文人,奸臣,刁民,恶讼之类的。这些人物相同的特点是奸诈、恶毒,外表各不相同。他们在表演中强调自己冷酷的一面,这就是所谓的“冷水两面”。

丑行因其白脸较小,又叫“小花脸”,因其排列在两张脸后面,又叫“三花脸”。演的角色大多是社会地位低或者搞笑可爱的,比如《寻亲》里的茶博士,《渔家乐》里的万家春。昆曲的丑脚不分文武,有时还演武打很重的人物戏。

丑的行为,就像两张脸,也可以演女人,比如风筝失误的小女儿詹爱娟,还有故事里的张阿姨。丑脚也演反派,比如《十五传》里的娄阿鼠。

各类群众角色的另一个“杂”线是指剧中没有姓氏的各类群众角色,如马车夫、船夫、伞夫、头领、太监、宫女、跑龙套等,通常不算家。

传统昆曲专业班社一般只需要十八个演员,俗称“十八净巾”,只有少数大班社有二十七个演员。一般来说,一个班社只要有十个完整的门就可以演出,其他角色可以由靠近自己门的演员代替。这十个基本门被称为“十大院”,分别是:净、官生、巾生、老生、晚生、正生、五生、六生、副生、丑生。其中,能决定表演质量的四门分别是:网、旧生、官生、郑丹。

昆曲各行各业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表演程序和技巧。这些程式化的动作语言,在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心理状态、渲染戏剧、增强感染力等方面,形成了昆曲完整而独特的表演体系。

[编辑此段]专业昆曲团

在中国大陆,有六个专业昆剧团,分别是江苏省苏坤剧团(成立于1956,前身为苏州苏坤剧团,2001更名为江苏省苏州昆剧团)、江苏省昆剧团、上海昆剧团、杭州浙江昆剧团、北京北方昆剧团、郴州湖南昆剧团、浙江永嘉昆剧团,合称“六剧团(院)”。

[编辑此段]昆曲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昆曲积累了大量的舞台剧。其中,影响较大且经常演出的剧目有:王士祯的《冯明集》、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柯南集》、沈京的《易》。还有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的错》、朱的《十五关》、孔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个醉鬼》、《秋江》和《追忆似水年华》。

巴黎中国歌剧节于6月165438+10月16日至22日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孟费郿剧院举行。* *有福建京剧院的《四郎探母》、河南豫剧团的《清风亭》、江西南昌大学赣剧研究中心的袁、山东鲁剧团的《墙的故事》等。最终,浙江昆剧团的《公孙子》获得最高奖“塞纳奖”。《公孙子》是浙江昆剧团继《十五关》之后的又一力作。该剧荣获2006-2007年度全国舞台艺术工程十佳优秀剧目第一名、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奖”第一名,获得654.38+0.5万元的高额奖金,是迄今为止浙江优秀剧目的最高奖。《公孙子》是根据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史》改编的历史故事剧。这出戏的故事很独特,很吸引人。通过公孙子肆无忌惮、阴谋杀人直至身败名裂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一念之差可以成为英雄,一念之差会成为罪人的人生感悟。也展现和批判了公孙子为人之恶,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警示性。

昆曲舞台一直以《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老戏为主。为了推陈出新,除了对传统剧目进行改编外,创作新的昆曲也成为重点。作为中国昆曲艺术保护工程支持的第一部新创剧目,浙江省昆剧团历时十年,打造了全新历史剧《公孙子》。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题深刻,打开了昆曲在剧中的表现力。昆曲传统剧目大多为观众所熟知的爱情剧,而《公孙子》则是一部心理剧,讲述的是春秋讨伐徐时,副将公孙子急于求成,用暗箭射中了应考叔,然后终日惶恐不安,最后死去的故事。它以传统戏剧《法子》为蓝本,跳出古人“善恶有报”的狭隘是非观,刻意写出了子子在黑暗中杀人后的恐惧和焦虑——“发自内心的惩罚难以避免”,以此来鞭挞恶人的内心——人类的嫉妒。主创说:“虽然故事发生在东周等国,但嫉妒是人类的‘原罪’,是人类唤起观众* * *的永恒话题。”

二是在表演上恢复了昆曲的“武戏”传统,是现代昆曲“阳刚戏”的代表作。昆曲的武侠剧启蒙了京剧的武侠剧,但近代以后,昆曲的格局逐渐缩小为“小生、小旦、小面”的“三小剧”。“《公孙子》的亮点是创作了一部多年来昆曲中极为罕见的整部武侠剧。”戏剧评论家刘厚生说。扮演公孙子的是浙江省昆剧团团长、梅花奖获得者林。因为擅长打武术,被誉为“江南一条腿”。戏的最后,穿着厚底靴的公孙子从高处向前一跃,又跳了下来,常常引来满堂喝彩。

门派差异

昆曲流派主要分为南曲和北曲。苏州昆曲和江苏昆曲是南曲的代表,北方昆曲是北方昆曲的代表。

南曲和北曲虽然都是昆曲,但在分离之初和后来的发展中,都受到南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也受到艺人的人为影响,形成了两种不同又互补的类型。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

1.规模。昆曲《宫池谱》中,北曲按七音记,南曲按五音记(未记乙字、番字)。但在实际演唱中,B、范往往是作为传递音、装饰音出现的。

2.读单词。北曲遵循中原音韵,四声分为阴(尹平)和阳(阳平),大部分词语用普通话发音。南曲沿袭洪武郑云,大部分词语用苏州话发音。

3.和声押韵。北宋的一出戏、一首韵、一首调;南曲一出戏不局限于一个调,也可以押韵。

4.歌词与歌曲的关系。一般来说,北戏的特点是“多字多情”(密字位)、“少音少情”(少拖腔);南曲是“情深意重”“情小”的。当你吐出一个单词的时候,往往要在一个腔(音乐)里上下拖动一会儿,才能进入下一个单词。

5.旋转法的特点。北方音乐经常在四度、五度和八度或以上的音乐中跳跃,这导致了旋律的搅动和舒朗的阳刚之气。南曲多采用五步,所以旋律缠绵委婉。

6.演唱特点。北曲听起来更“硬直”、“浑厚”;南曲讲究进与出,追求声音的起伏。而且由于南曲中常用入声字,其“短即集”的特点,与音乐结合时要“入时断”,乐句内部关系相连,导致演唱时有非常鲜明的“中断”。

7.演唱形式。一般北曲只用独唱,一出戏一个人唱到最后,其他角色只能明说不能唱;南曲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合唱、副歌、独唱、合唱。

8.剧目。北曲有很多武侠剧;南曲以文学和戏剧为主。

[编辑本段]著名演员

昆曲鼻祖魏良辅,江西南昌魏良辅人,江苏太仓人。他是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昆曲鼻祖。为昆山腔的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人尊为“昆曲始祖”,在曲艺界也被誉为“曲艺圣人”。

俞振飞是一位杰出的昆曲艺术家。在古代文学方面有一定修养,精通诗词书画。他不仅学习昆曲,还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所以他能把北京和昆明的表演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一种脱俗、飘逸、浓烈的风格,尤其是他的“书卷气”。他的代表节,在国内外备受推崇,有《太白醉写》里的李白;《游园惊梦》中的柳梦梅;《奇遇·葬玉》中的唐黄明;潘弼正在秦大罗;文君在八阳;《断桥》中的徐贤等人都栩栩如生。

田瑞庭(1897-1961)北昆一班著名长笛演奏家。

河北省安新县段村大田庄。

他师从陶宪庭和Xi武文的旧戏,曾师从王一佑的武侠剧。几经败绩后,他放弃了表演,拜其叔为师(其叔是北昆艺著名鼓手朱克正,也是各昆艺班的管事和“外作家”)。他擅长演奏曲笛和唢呐,熟悉宫池记谱法。他能记住许多剧本。1918年,高唯一的弟子(后来的高是北昆著名的长笛大师)教和唢呐,后加入北京昆艺社,为韩世昌演奏长笛。65438年到0928年,韩世昌去日本演出,田瑞庭全程陪同。他能够用一支笛子就让观众满座,因此被授予“笛子之王”的美誉。回国后收田伯麟为徒,拜洪麟为徒。1935受山东省话剧院院长王博生邀请,带着白红林和女儿田菊林来济南支教。在1935-1937期间,学生赵荣琛、任桂林、张宝义和徐志良(徐荣奎)接受了他们的指导。他教戏剧的时候,可以教各种角色,从上到下,有军事的,有文化的场地。1938年被北京国剧学会昆曲研究会聘为老师,傅希华主持,作曲兼长笛手,在电台播出。1939-1949田瑞婷携女儿田菊林、小儿子田福林,先后在天津、北京、上海、烟台、青岛、石家庄等地演出,侯永奎、马祥麟、韩世昌、童、周、梁慧超、等演员的配合下,1949受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后因身体不适返回天津养病。次年在天津的越剧、评剧等团体任教。小邵青、邱爱华、邢香菱、肖玉兰、肖仙灵霞都在等着他的建议。1958年被天津戏曲学校昆曲班录用,于是婉拒了北方昆曲剧院的邀请,留在戏曲学校,培养出了曲天煌、童、、何永泉、陈济等新中国第一批昆曲演员。1961 8月2日因舌癌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

王进

北方昆曲剧院负责王进、花旦。

个人档案

王进1971出生于北京,大学学历,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二级演员。1982考入北方昆曲剧院学生班,1988毕业于北京戏曲学校。至今从事昆曲。主演剧目:《钗头凤》、《西厢记》、《牡丹亭》、《风筝错》等。折子戏如胖姑学舌、思范、下山、春香闹、会、骂、赵君出堡、挑梁、梳妆、掷戟、狂梦、牛郎等。

“原来五颜六色的,像这样的都付到破井里了。这是明朝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写的《牡丹亭》中最美的一句话。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昆曲的广泛关注,那些意味深长的剧种和经典角色一次又一次地深深打动了人们的心。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永恒的美丽。2001 5月18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