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建灵渠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秦始皇修建灵渠连接湘江和漓江,打通了南北水通道,为秦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保障。大量粮草通过水路运往岭南,物资供应充足。在灵渠渠首用拦河坝抬高湘江水位,一部分(现称南渠)通过穿越流域的人工渠道引入漓江上游源头支流,在进入漓江前对天然河道进行了扩建和整修。

另一条支流(现称北运河)将弯向湘江右岸,然后进入湘江。利用拦河(石头做的溢流坝、水口(引水堤)、湘江故道、排水平衡,综合实现引水、引水、泄洪功能。

扩展数据:

灵渠由人工渠、挖掘天然溪流的半人工渠和整治后的天然河道组成。南渠长33km,北渠长3.5km,以弯道缓坡;使用陡峭的闸门和堰来控制用水量,增加通航水深;侧向溢流堰用于分流泄洪水,确保安全。唐代有18座陡门,宋代有36座。它们在元明清时期经过多次修缮和完善,保证了灵渠航运的长期繁荣,对两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1936和1941年,粤汉铁路和桂香铁路相继通车,灵渠航运逐渐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灵渠进行了全面整修,基本保留了传统的工程风貌,使之成为灌溉、城市供水、风景游览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无通航效益,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灵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