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其和简介
茹其和(1949——)出生于江苏苏州。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文献教研室主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在历史文献学、历史教学研究、周易研究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
6月1978至9月1982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5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毕业后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4,担任文献室主任。2001,被评为教授。2003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
茹其和长期从事历史文献学研究,在宋代文献学领域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北宋中后期官府校勘论稿》(2000年第1号)作为第一篇文章转载于2000年第二期《人大抄报资料》。)他编著的南宋史书《两朝纲目》(20多万字),中华书局1995年出版,1998年获北京师范大学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受到宋代学者的好评。
教学研究。自1994担任历史文献办公室主任以来,不断探索改革,获得1997年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1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他是该奖项的带头人)。1996年获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的高等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首批项目和基金,是该项目的实际负责人。由他主编的84万字教材《中国历史文选》,已成为教育部265,438+20世纪教材,并于65,438+0999年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提前完成项目,受到教育部表彰。该教材以其全新的理念和独特的选文获得了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2002年全国教材一等奖。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其中《推进历史文选教学改革的探索》发表于《北师大学报》2001第一期,引起社会高度关注。《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参考文库》、《中国教育家经典》均已全文转载。论文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参考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授予一等奖。2005年,另一篇教学论文获北京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高等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因教学成绩突出,2006年获得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钱媛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8年4月被评为北京师范大学名师。2008年5月获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本科教学优秀奖特等奖;2008年6月获得宝钢教育奖。
此外,他翻译的《外国雇佣兵与清朝官员》(23万字)于200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90年代,他还多次为外国学术团体用英语讲授中国历史。
近年来,他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数学文化研究,并撰写了四篇论文。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周易》的研究。近年来,历史学院开设的《周易与传统文化》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在目录上
一.作品
1,校对《续两朝纲目》(20多万字),中华书局1995年7月版。
2.《归心杂识整理》(160000字),团结出版社,二月版,1998。
3.《中国历史文选》(三卷,84万多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辑,6月1999。
4.常译《19世纪的中国》(23.6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月。
5.2002年5月,教育部专门发文,委托北师大在全国《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在闭幕式上发表总结报告;会后,《中国历史文选》第四套(23万字)于2003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
6.《中国传统文化探源》(22万字),2008年6月版。
7.由编者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经过高水准的修订再版,2008年6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成为北京市的精品教材。
8.2009年5月,教育部专门发文,委托北师大在全国《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讨会闭幕式上发表总结报告;会后,会议文集第五版(654.38+08万字)《阐释文字与故事——中国历史文选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65.438+00年3月出版。
第二,论文
1.翻译:美国大使麦莲致马赛国务卿的信和她在天津的芜湖之行,《太平天国史》翻译丛书(第二辑),中华书局,9月1983。
2.《两朝纲目续编初探》,《史学研究》第2期,1987。
3.《宋史校勘二十补》,《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二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版。
4.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指导历史文选教学(07000字)《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二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版。
5.《四库全书》部分错误原因,《历史文献研究》(北京新四辑),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
6.《论宋初官方寻书》(08000字),《阴山学刊》第三期(1994)。
7.《四库全书》歧义一瞥(15000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1994。
8.论宋初官方校勘(1.3万字),宋史研究论文集(1.996,1月)。
9.《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编写的思考与探索(654.38+03000字),《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三集,甘肃文化出版社,654.38+0998+02版。
10,对《建国以来中国历史文选》教材的回顾与反思(14000字),论历史的天平(1999年7月)。
11,《论北宋中后期政府的整理》(19000字),《中国历史研究》,2000年第一期。《人大抄报资料》(宋史卷)2000年第二期再版,此文列为本期第一篇。并于2002年5月入选《新世纪中国西部丛书》编委会“新世纪新经济新西部学术成就奖”特别奖;8月,被《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丛书》编委会评选为优秀论文奖特等奖。
12,陈垣先生教育成就及教学方法初探(08000字),《李云学术学习录》,11月,2000年。
13,深化历史文选教学改革的探索(1.1万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第一期。《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战略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参考文库》、《中国教育家经典》均已全文翻印。分别被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参考图书馆编纂委员会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授予论文一等奖;2002年11被《中国教育学会》评选为“全国高校教师文科优秀论文”。
14,《论宋代亭台史书的校勘》(16000字),《史学研究》2001第一期。转载于2001第三期《人大抄报资料》(宋史料卷)。
15,《南宋官署校勘简评》(08000字),《历史文献研究》第20辑,2006年7月5438+0。
16,《深化教学研究,促进历史文选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0.5千字),《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文集》,2002年6月5438+0。
17,《论宋代政府对儒家经典书籍的整理》(13000字),《论历史的天平》(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历史系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18,父亲如龙的日落时间,人民政协报,2003年2月27日;3月6日。
19,《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0.1.2万字),光明日报,2003年3月21(第3版)。
20.《论宋代亭台典籍整理》(15000字),《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一期。2003年第二期《人大抄报资料》(宋辽金元史)作为第一篇全文转载。
21,《南宋亭子校勘论》(14000字),《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2.论北宋政府对道教书籍的整理(1.1万字),《中国道教》,2003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宗教卷)》于2003年第6期再版。
23.再论教育心理学原理指导下的历史文选教学改革(08000字),《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四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24.让《历史文选》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为弘扬中华文化做出更大贡献(07000字),《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四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25.对《建国以来中国历史文选》(654.38+04000字)教材的回顾与思考,《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四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26.《第四届全国历史文选教学研讨会纪要》(08000字),《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四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27.《古代汉语通考小结》,《历史文选教学研究》(第四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
28.《略论北宋亭子校勘》,《历史文献研究》(第22辑),2003年7月。
29.《论北宋政府综合学校四组书》(09000字),《图书馆学报学术年鉴》(2003),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3月。后记明确写着,只有入选《图书馆杂志》的优秀论文才能在《理论》学术年鉴上发表!
30.《论中国历史文选教学的周期性》(08000字),《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2004年6月)
31,《论宋代官员对史籍的整理》(60万字),《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32.北宋政府整理经典的辉煌成就(50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新世纪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集》(先进文化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7月。同时获得优秀论文奖。
33.《汉代相学与社会》(13000字),《齐鲁学刊》,2005年第5期。
34.《汉代的面相与社会》,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1期。
35.政府对北宋医学书籍的整理(65,438+0,000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36.关于完善校勘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65438+20万字),《图书馆学报学术年会》2005年,2006年6月出版。
37.浅谈2006年底出版的《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党政干部理论学习文选》北宋医书的整理。
38.《论北宋政府对四部书的整理》,《中国名人丛书:中国名人文论全集(第三卷)》编辑部,中国语言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1日,收到评选信,说这篇文章获得特等奖。
39.《通过研究深化历史文选教学改革》(1.1万字),《高校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大象出版社,2007年3月。
40.《魏晋时期的相学与魏晋社会》(654.38+30万字),《齐鲁学刊》,2007年第4期。
41,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1.1万字),历史教学中的问题,2007年第6期(65438+2月)。《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42.聚焦“小学”?——加强历史文选、现代教育新闻的实践训练?教材周刊,第4版,6月165438+10月265438+2008年10月。
43.思念父亲如龙先生,17000字,炎黄文化研究第九辑,大象出版社,65438+2008年2月版。
44.建立古汉语通考数据库的探索与思考,发表于《说文解字——中国历史文选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5.论陈垣先生对中国历史著作选课的贡献,发表于《释词释作——中国历史著作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