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字的历史故事

我对“围魏救赵”的理解

战国时期,魏率领庞涓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向齐国求救,齐王命令田忌和孙膑率军去救他。孙膑以为魏军主力在赵,内部空虚,便带兵攻打魏都大梁。于是,魏军不得不从邯郸撤军救国,途经桂林关,被自己的部队截住,几乎全军覆没。这个典故指的是迂回敌人后方迫使其撤军的战术。

公元前354年,魏国军队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双方交战一年多,赵国衰弱,魏国疲惫。此时齐国响应赵国的求救,派田忌为大将军,孙膑为军师,率领八万大军去救赵国。攻击方向在哪里?起初,田忌准备直奔邯郸。孙膑认为,要解开纠结的丝线,不能用手使劲拉,也不能直接参与和别人打架。出兵清剿,要避实就虚,直奔主题。他向田忌建议,现在魏国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内部空虚。如果领兵扎进魏国的都城大梁,占据其交通要道,攻其空处,向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进军,必然会放过赵的李自救,而齐军则乘其疲劳,在预先选定的作战区域桂陵迎击归途之敌。魏军大败,赵之围告破。孙膑用围魏救赵的方法,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被后世军事家列为三十六计中的重要一计。围魏救赵的方法,避实就虚,为历代兵家所欣赏,至今仍有生命力。

1911四月,孙中山领导的“黄花岗起义”前,黄兴护送一艘装有武器弹药的商船到广州码头,清政府严查。几名检查员登上船,打开几个箱子,里面装着香蕉和衣服。再往下看,就是武器弹药了。黄兴忍不住急中生智:让两个船员抬着两个箱子往岸边跑。检查人员以为是违禁物品,赶忙追上去。当他打开箱子时,他发现只有两箱外国好酒。黄兴追上去,故意称剧组为“绝望的醉鬼”,并客气地把两箱好酒赠送给督察。之后,我去了酒吧,请督察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这顿饭吃了几个小时,等到检查员醉醺醺地回来时,船上的武器和弹药已经被搬走了。黄兴以“虚”与“实”的策略,巧妙运用“围魏救赵”的策略,由东攻西,从而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