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长安和明朝的都城有什么不同?

唐朝的长安城(隋朝称大兴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宏伟的都城。它是隋文帝建立的中国古代最宏伟的都城,体现了统一王朝的宏伟。为了体现统一世界和保持长治久安的愿望,这座城市在规划过程中拥抱了时间、地点和人之间和谐的理念。“法天香帝”,皇帝尊崇,数百人侍奉。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口,迁移被消灭在江南的各国贵族,以实施建都的宏伟计划,在麦谷之前建城,面积84平方公里,是汉代长安的2.4倍,明清北京的1.4倍。比同时期的拜占庭王国首都大7倍,比公元800年建造的巴格达城大6.2倍。当时它是世界上的城市之一。

唐朝建立后,对唐长安城进行了多方面的修缮和修整,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龙头大明宫的建立,使李唐统治者占据了很高很优越的地理位置。站在龙头平原上俯瞰全城,显示出一代帝国称霸天下的气度和风范。

唐代的长安是一个东西略长,南北略窄的长方形。据考古调查,东墙春明门至西墙金光门,东西宽9721米(含两城墙厚度)。南城墙明德门至北城墙玄武门以东,南北长8651米(含两城墙厚度)。两者对比,东西长1070米,周长约35.5公里,面积84平方公里。城内建筑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宫城位于城北中心,皇城在宫城南部,外郭城以宫城和皇城为中心向东南和西南扩散。

从城市的平面布局来看,规划者对对称性要求严格。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外郭城的明德门之间的连线,即承天门街(又称天街)和朱雀街,为南北中轴线,以此为中心向左右扩散。为了突出中央宫城在北方的地位,承天门、太极堂、梁毅堂、甘露堂、颜佳堂、玄武门等一批批高大雄伟的建筑被压在中轴线的北端,以其雄伟的气势展示皇权的威严。后来,随着新寺庙的不断增加,这种格局发生了变化。

名都城

明朝有几个首都,分别是京都的南京,北京的开封,中都的凤阳,京都的北京。世宗还以其父兴的封地湖广安禄府为都城。

元郑智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陷庆忌,改庆忌路为应天府。二十四年前,这里被称为吴王,设立了百官部。二十六年八月,拓跋天府城命刘基等人在老城中山以东修建吴王新宫。武元年(1367)九月完成。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称帝,从南台旧居迁至新宫。同年三月,明军占领汴梁(今河南开封),改汴梁为开封。八月,应天府定为南京,开封定为北京。二年九月,朱元璋以家乡林好(今安徽凤阳)为都城,建都于此。中都的设立遭到大臣的反对,除了服务费,中都于八年四月停办。开封后,它被称为北京,南京改名为史静,正式成为首都。明朝皇帝朱迪夺取皇位后,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改都南京,京师。

京都、南京、南京城的修建历时21年,洪武十九年完工。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和防御的需要,南京城平面不规则,南北长,东西窄。城号称96里,实测约67里。城墙高度一般为14至21米,基宽14米,顶宽4至9米。它以石头为基础,用特殊的大砖和13,616个垛口建成。共有十三座城门,其中聚宝门最为雄伟。城墙上有二十三个藏兵洞,可供三千兵使用。二十二年,都城外建郭城,说是180里,实际是120里。大多按自然地形用土,约四十里用砖,开十八门。外郭城墙早年被毁,而都城城墙在1949之后依然存在。皇城位于城东,平面呈方形。还有宫城,故宫。皇城以南北中轴线为主,从洪武门到承天门有一条街。东侧有礼、户、官、兵、工五部,西侧有武将府五处。按照中轴线,宫城有奉天、盖华、神参、干青三大殿和坤宁宫,是天皇举行仪式、处理国事和生活的地方。

市中心有钟楼和鼓楼。鸡笼山和聚宝山分别有观景台。鼓楼东南的国子监是当时中国最高学府。最高峰时有9000名朝贡学生和来自日本、朝鲜、琉球、暹罗的学生。迁都后称为“南涧”,贡生也有四五千人。玄武湖是存放明朝所有黄书的地方(见黄书体系),湖中央的岛上有一个仓库,守卫森严。

由于水陆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周边地区经济发达,南京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商业区主要位于秦淮河两岸,经营粮食、竹木、木柴、牲畜、桐油、苎麻、茶叶、纸张等消费品,商贾云集,百货充盈。手工业以丝织、印刷和造船闻名。除了官商,织造行业还有大量的私人用机者和机工。产品很多,全国各地都有销售,还有颜料、印染等配套产业。秦淮河入长江口,有龙江造船厂,可用于建造大型船只航行,郑和航海就是以此为依据的(见《郑和下西洋》)。许多外国使节和商人去南京传教或做生意。钦奈国王纳拉嘎在游览南京期间去世,葬于此。陵墓至今依然存在。

永乐迁都后,南京成为“首都”,仍有都察院等6个中央机构,但大多是安置老人、失宠、鄙视官僚的闲职,没有实权。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进京,斧王、朱友松在南京即位。次年,清军攻陷南京,改天府为江宁府,南直隶为江南,并取消南京称号,但民间一直未改。

开封、北京和开封、凤阳、中都在洪武元年定为北京。由于元初拆除了宋金城墙,重建了内外城墙。内城位于宋金内城旧址,仅经徐莉向西移动。它是用砖砌成的,有五个敞开的门,四周有护城河。外城只用泥土建造。由于漕运困难,周边民生萧条,洪武十一年称北京,仍为开封府。

洪武二年建中都凤阳。治所原为濠州,武元年升为府,洪武六年改名中立府,七年改为凤阳府。中都老城完全按照规划建设。平面呈长方形,周六城十一里,九门开,十八水景区闭。城内有两堵墙:禁园和皇城。皇城的建筑都是仿照南京的,只是规模更大,也有中央政府机构的办公场所。1988年4月,首都投入使用,但一些项目仍在继续,其中大部分已经完成。后来由于长期闲置,宫殿、衙门相继被拆除或倒塌,又经过多次战乱,建筑全部被毁,只剩下一片废墟。

北京京都洪武元年,明军攻陷元朝,改北平郡。三年,四子朱迪为燕王,镇守北平。由于城北大部分是空的,在9年的时间里,在原来的北墙以南5英里处又建了一堵墙。十七年,原南墙南移两里。朱迪夺取皇位后,由于北元仍对明朝构成威胁,永乐元年改北平为顺天府,建为京师,并积极准备迁都。四年,北京开始建城,十八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于此。

明代京都平面呈凸形,面积约25.4平方公里。有九个内城和七个外城。宫城位于内城的中心,也被称为紫禁城。它基本上沿着元大内旧址,被一条护城河即桐梓河环绕。宫城以午门-玄武门为中轴线,前三大殿依次排列为:奉天殿(后改为皇殿)、盖华殿(后改为中继殿)、神神殿(后改为极殿):后三大殿:干青宫、交泰宫、坤宁宫;前者主要用于举行仪式和重要的宫廷会议,后者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生活的地方。次要建筑严格对称地排列在两侧。宫城后被人为堆成万岁山(今景山),意在压制前朝的“风水”,故又称镇山。宫城前,左有祠堂,右有社坛,宫外建皇城。皇城的正门是一条从承天门到南面大明门的宽阔大道。东侧有李、胡、李、兵、公等五个中央机构,西侧有五个军事督抚署。大城市的大明门和正阳门之间,有一个商业中心,相当繁华。此外,在南郊还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天坛和山坛(后更名为先农坛),在东郊、西郊和北郊还修建了祭坛、月坛和地坛。皇城以前是土墙,后来逐渐用砖砌成。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加强北京防御,修建了包围南郊的外罗城。七个名字至今仍在使用。原计划是四面修建外罗城,但因财力不佳,只在南部修建。

从洪武开始到永乐,山西、山东等地数十万移民迁居北京及其周边地区,南迁富民,充实都城。结果,北京人口大量增加,耕地扩大,农业发展。建造一座宫殿

在此过程中,大兴、宛平两县附设了大量从全国各地招募的工匠,使北京的手工业得到全面发展。为了满足北京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需要,各种奢侈品、手工艺品、文化用品的制造和进口也大大增加。但是北京的粮食并不能自给自足,统治者巨大的消费和军事需要,使得每年从南方进口大量的粮食十分困难。同时,由于北京地处明朝北部,靠近塞外蒙古统治区和后金(清)政权。随着军事力量的衰落和政治腐败,长期受到北方入侵的威胁,明中后期更经常出现蒙古军和后金军兵临城下的局面。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三月进京,四月二十日撤退,五月清军入京。9月,清朝的始祖福临从沈阳迁都北京。清朝沿袭了明朝都城和宫殿的建制,只是局部翻新重建,很少增建,大部分建筑甚至没有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