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生平及其诗歌特征

从艾青的生平介绍可以知道,艾青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在法国学习绘画,期间还学习了哲学和文学。如此深厚的艺术功底,以及对事物的镜头建构和对景物、意象的高度色彩把握,都使得艾青的诗歌作品有着超越任何当代现代派诗人的诗性意象描写。更重要的是,艾青在欧洲的艺术之都接触到了现代艺术的前沿理论体系——印象主义。这个诞生于19世纪末欧洲文化艺术中心巴黎的艺术流派,颠覆了传统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为绘画艺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将人类的视野从单一的对线条的欣赏丰富为对地平线本身的关注。这样一种新的艺术模式主要在于它对阳光和色彩的关注,即借助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来表达作者从转瞬即逝的瞬间捕捉到的印象。所有的物体都是染色的形状,人们可以根据不同表面的不同颜色,也就是从不同染色表面的边界来识别物体的形状。印象派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是色彩分解,可以保持每一种纯色的清新和光泽,从而营造出更强的光度。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光线的角度和强度,使原本的色彩有层次感,使画面更有立体感和表现力”,这样更容易理解。这种色彩和光泽度的表达,成为艾青诗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我们可以和一位当代诗人做个比较:

看边界(节选)

Loff

雾在升起,我们迷迷糊糊。

手掌开始出汗。

怀旧在望远镜里放大了几十倍。

随风而散。

当距离调整为心跳。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打得我内伤严重。

这是罗富1979和余光中去深圳落马洲边境看内地的时候做的。我们来看看形象的选择——非常注重一个感性的东西,放弃一个外向的形象。我没有强调这么纯感性的东西不好。诗歌应该是感性的东西,但是朦胧的表现力局限于特定的审美背景,而形象化的表现力却总能保持非常先锋的状态。

1首先我们来看看艾青诗歌中对线条感的把握:

线条是一幅画的基本元素,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由单一而复杂的线条组成的。对线条的掌握是一个画家最基本的技能,艾青对这样的技能掌握的很好。我们来看《透明之夜》中的几个场景:

喝酒的人,去村里。

一扇开着灯的门,

出自《芦笛》:

玛格丽特颤抖的嘴唇褪了粉。

紫罗兰故事吐槽。

把手伸向燃烧的肉的火焰,伸向我的手!

在黑暗中,“门”的形象是很难建构的。如果只是简单的写门,那么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就会局限在纸张和文字上。但在这里,作者将这样的“门”与来自深处的一束光进行了对比。光影的对比只是一个很粗糙的线条结构,所以在“门”的后面,作者列出了四组意象:“血的气息,肉的堆,牛皮,热腥的酸……”。这四组东西看似具体,实则抽象——气息和腥酸。这样的人性描写,在门粗线条的包容下,显得十分朴素。同时,粗线条的结构让后面的细节描述更加细致。

同样,“唇”线的效果和“门”的效果一样,只是它是组图堆叠中的一个小点。但艾青对这个小点的处理也很巧妙。这应该是一个很细微的细节,但作为画家的笔应该能在细微的地方体现出更广泛的意义——这不是普通的嘴唇,而是褪色的。然后想象一下:以前唇色比较亮的时候,嘴唇的边缘当然是被填充的颜色对比出来的,但是现在填充的颜色被淡化了,所以边缘特别突出。这样的对比可以直接让人思考得更广,几乎一部小说都可以由一个小点衍生出来。这就是线条的魅力。下一行更加独特:火焰。这应该是一个看不见的形象,但这样一个跳跃的、变形的线体,只有在表现出来的时候才能和相关的东西结合起来——这似乎和第一个“门”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恰恰相反。在变化的过程中,火焰最终会到达上方架子上的烤肉,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空白的封闭空间里,火焰的形状即使继续变化也不会变得抽象。

综上所述,艾青对线条的处理,特点是用粗线构建整体效果,用细线体现色差,最后用另一种封闭的线条来描述单一语言无法表达的意象。

2.其次,我们来看看艾青对颜色的选择:

印象派画家对画面中的色彩分布有着独特而严谨的处理。他们基本上是把光分解成单一的原色,然后填充每一个微小的正方形,最后得到一个没有色差的光的立体感。

艾青也在诗歌语言中寻找这样一种微妙的视觉感,但诗歌语言的局限性给这样一种理想的表达带来了困难。因为无法太详细的描述字里行间的颜色,所以这种光线的色差只能在大线条下表现出来。

再来看看我们上一点提到的“门”的部分。

光线来自门的内部——因此光线的强度由色差来表示。由于门的线条比较粗,这样强烈的灯光背景被弱化成了分散的全景效果。整个画面变得立体起来,不仅线条有光的支撑,光线也被线条分散成一个整体。

我们来看看《致太阳》中的第二段:

早上好。

你站在十字路口

当车辆经过时

一个手戴白色袖子的警察

早上好。

你来自外地。

一个蔬菜小贩提着满满一篮子绿色蔬菜。

早上好。

你打扫道路。

穿着红色背心的清洁工

早上好。

你提着篮子,第一个去市场。

棕色皮肤的年轻家庭主妇

我相信

昨天晚上

你永远不会像我一样。

被持续的风雨追踪

被无尽的噩梦所困扰

你们都睡得比我好!

其中,颜色的选择是独一无二的。画面本来是无色的,但是如果直接从无色画面转换成全彩画面,眼睛会无法接受。而且还会造成整体意义上的一种混乱和不自然。艾青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与其他诗人相比——从形象上剥离了色彩)。他只是选择了非常有代表性的颜色,用它们来反映诗歌中的意识形态的东西。“警察的白袖子”、“菜贩的装满绿色的篮子”、“清道夫的红背心”、“棕色主妇”都用单一的纯色并列,这是印象派绘画的另一个典型特征。白色和绿色是单色和浅色。红色和棕色是暗色调。而关键是颜色的堆叠,它们之间的过渡很巧妙——白、绿、红、棕。差距不是很大。然后我们在说中间政治化的东西——警察的白色是反动恐怖,菜贩的绿色是忧郁心理,红背心是革命的火焰和心跳的节奏,最后是棕色的肤色——典型的被压迫群体(见列宾《伏尔加河上的追踪者》)。

还有一个很巧妙的地方就是利用色阶的变换和融合,在深色中寻找光明。这句话怎么理解?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大研河——我的保姆。

大沿河,今天,你的宝贝在监狱里。

为你写一首赞美诗。

给你黄土下的紫魂。

关键在这里:黄土下的紫色灵魂。这两种颜色本来是暗淡的色调,但是经过这样的组合,发生了质的变化,我们发现文字下面有微弱的光在萌芽。紫色是由红色和蓝色组成的,所以黄色可以打破这种组合,黄色本身也可以成为一个亮点。那么这个时候整体的色彩就变得丰富了,有了明亮的成分,而且这个光还是一个强烈的过程。

3.最后,我们来看看构图效果的整体体现:

在这方面,让我们来看看他第二次死亡中间的一些场景:

灼痛过后

他的心现在平静了。

就像刚刚经历了一场可怕战斗的战场

现在很安静。

但是他的血

弹性纱布从他的手臂穿过。

还是一滴一滴

滴落在祖国的冬日路上

……

就在那天晚上。

面向他床的相反方向。

比以前大十倍的庄严的队伍。

以万人的速度

擦掉他血滴留下的紫色斑点

……

自由,阳光,世界迎来了春天。

无数的人在街上。

让他觉得陌生又亲切。

阳光强烈地照射在街道上。

从沉睡中醒来

生活,在光里跳舞。

……

在有春草的土壤里

盖住他的身体后

他留给世界的

荒原上散落着无数的星星。

其中一个可怜的土墩。

在那些土堆上

人们从不标记死者的名字。

-即使有标记

有什么用?

我们先来看引用的第一段:冬天路上的血滴;万人的脚抹去了这紫色的痕迹。

渗透色彩是使用的主要手段——参见莫奈的《日出》——整个画面充满了色彩,几个简单的明亮色调全部融合在一起,达到融合光线的效果。虽然艾青在这里没有把整个画面的光感做的那么强烈,但是染的过程非常的饱满——血,浓浓的红色,冬天的路上——苍白带灰——后面滴着,完全染好了。正是因为这种浸润,浓浓的红色变成了紫色。这种独特的色彩表达看起来有点浪漫,骨子里却又是那么的现实。

第二节:阳光、生活和节奏

这是光和感觉的完全交集。你可以看到整个画面是由一个巨大而强烈的光支撑着的——这个全景光从眩光变成了强度。整个画面完全被这样的力量吞噬,但作者并没有因为这种吞噬而变得害怕。反而不断加剧这样的氛围,把他从单纯的三维变成了四维。

第三部分:土壤、尸体、星光

我们之前谈过的浪漫主义又回来了——这是一幅多么梦幻的画面。但这样的梦来自死亡。这种反差的反差,全是靠到处的星光获得的。整个画面从单一的一片土地变成了天空中星河的融合,微弱的光线让灰色的基调变得美妙。这种光感不同于太阳的强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的张力让每一寸土地都生动立体,在构图上有一种独特的味道。

可以说艾青作为一个画家和诗人是成功的,这种融合的印象主义让原本的刻板更加生动多变。世界在变,这种随着生活节奏变化的画面才是真实的生活。

二、艾青诗歌中的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用质感、色彩和响度来代替古典和浪漫音乐中枯燥的自言自语和陶醉。音乐只能暗示或提供一个形象或意境,不必报字面意思。具体做法是利用各种新的音的组合(九和弦、十三和弦、增加未解决的二音等附加音的和弦、各种增音和弦等。)以及这些非常复杂的和弦在和声中的连接(不协和和弦的并置)来创造不断闪烁的强烈色彩,就像印象派绘画中纯色的并置。由此可见,和声完全从属于音色效果。在配器方面,处理得非常优雅:铜管乐器经常添加静音,木管乐器经常利用其神秘动人的低音区,弦乐器也非常细致。打击乐器中的钟琴、钢琴、三角铁和竖琴在色彩处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与音色效果密切相关的是力度因素——印象派作曲家为了突出音乐的意境,喜欢弱弱、极弱地演奏,如轻快、细腻、妩媚甚至忧伤,音乐中的力度高潮多为短暂的一闪而过。至于旋律,则是一些不连贯的短动机的瞬间自由浮动,其中变化多于稳定。就像德彪西说的,旋律的不断前进,从来不会被任何东西打断,永远不会回归本来面目。这就形成了一种环回变异效应。一般总是避开节拍重音的节奏类型,各种调式音阶、全音阶和东方五声音阶,以及丰富复杂的织体,都成为印象派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专家学者的资料显示,“艾青的诗太过平淡,已经失去了特有的押韵感。”散文没有错,但要说“韵脚感”的丧失就有点夸张了,因为所谓诗歌的韵脚,并不是单纯从文字的表达,或者古典诗歌中对声韵的讲究。现代诗歌的音韵美应更大程度地与其时代的音乐美相结合。换句话说,艾青诗歌的音韵感并不是来自于词本身,而是来自于词所构建的结构,这种结构隐藏在文本载体之下,有其独特的节奏,像一首交响诗。

这里我将以艾青的代表作《大研河——我的保姆》为例,分析在这多元变奏中的和谐与转化。因为全诗很长,我只在具体环节引用原文。

1,循环往复的整体结构:

全诗《大雁河——我的保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首尾结构一致。

《大研河,我的保姆》《大研河,我的保姆》《大研河,今天看到的雪让我想起了你》...“为你写一首赞美诗”“献给大研河,那是我那爱我如己的儿子经营的”

全诗都是由这样的结构连接起来的,而且这种连接并不是一件简单不可改变的事情。像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一样,端到端连接呈现包含的形状。第二节中的内容不是孤立的存在,它包含在第一个层次中。其次,在自始至终一致的中间部分,所有的静止图像都像照片一样牢固地并排放置。比如第三节——“你的,你的,你的……”而在第四节——“在你,在你,在你,在你……”这种意向倒叙虽然只是轻微的印象,但整体的最终效果是在这样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中凸显出来的。

循环最突出的艺术效果是,它能给卑微而独立的形象增加组合和层次效果,使整体的平淡文化和叙事沉闷消失,作者的内心意志得到放大和表达。

2.独立与整合的水平效应:

印象派音乐的美感在于单一音乐语言和元素的立体融合,打破了巴洛克音乐在原有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整体提升。这样的层次感也充分体现在《大雁河》中:

第七、八、九节,打破了之前读者使用的阅读节奏和模式。一个本该是完整组合的段落被剪成两段,这两段在空间上的构建有很多不同。

在前后一致的部分,这样一个组合因素被突出了出来:

大雁河,为了生活,

在她用完所有乳液后,

她开始搂着我工作;

结局还是这样的组合。《她在微笑》中间部分分为两节,四节两部分。这一小段可以不分开读,因为本来就是一节。但在意象的搭配上略有不同——前两节与第一部分紧密相连,后四节则隔成段落。这种节奏的变化和结构的错位使整个画面在切换场景时显得自然,多层角度的描写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跳跃感,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厌倦简单的场景并列,而是更加欣赏地走下去。

第九节,打破之前建立的模式,以更宽松的布局将诗歌的氛围推向一个小高潮。就在高潮气氛持续的时候,冷漠的省略号和那句“大研河,深爱着她的宝贝”逼近了第一句,结束了这个小高潮。

独立后再整合,整合包含独立段落,比如十二段,下面十三段是整合的,不可分割。

变奏的结合,复调的运用,新的立体结构,都使散文文化的叙事诗充满跳跃的节奏,增添了全新的活力。

3.独立性和整体形象的选择:

在《大研和》全篇中,意象的选择都经过了精心的考虑,这种考虑的结果就是在独立的意向和组物的搭配上有一种交融但又独立的特征。我以诗篇的第三和第四节为例:

第三节有四个意象:坟墓、瓦菲、花园、石椅。看似很独立,却统一融合在一个画面里,蕴含着悲凉的气息,与开头和结尾的雪的悲凉形成对比。更有意思的是构图变换的精妙,让一种如全景画般错综复杂的节奏悠然而生。另外自然过渡的组合完全没有生硬感,完全围绕灰色主色调。

第四节,有灶火,有炭灰,有饭,有黑酱碗桌,有破衣服,有伤手,有虱子,有鸡蛋。这是一个分离的独立的图像,开始按照观看者的顺序进行描述和排列。整体节奏感不是很强,但一件独立的乐器在低声吟唱,慢慢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生活场景。但这一场景的还原和再现有些古典和单一模式,看似刻板和平淡,但更多的是为后面章节的整合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