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鳌拜吗?
历史上真的有鳌拜。
鳌拜死于1669年。他是清初的一位权臣,出生于瓜尔加,是苏皖部落首领索尔科的孙子,是金代末年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出生于满洲正黄旗,清朝三代开国元勋,康熙帝早期侍郎之一。
用战功封侯。
鳌拜前半生战功卓著,被誉为“满洲第一勇士”。晚年,他大权在握,为了个人利益结成小集团。
康熙在黄喜洲、王洪卓等大臣的支持下,执掌朝政,然后在五营店定下攻取鳌拜的计划。
被活捉后,鳌拜在狱中老死。他是影响清初政局的重要人物。
据法国传教士白津说,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向他展示他为救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
结果伤疤和对最后两代皇帝的贡献终于救了他一命。
康熙记住了鳌拜漫长的经历,屡立战功,没有篡位的痕迹,于是对他宽大处理,免于死刑和牢狱之灾。
它的党羽不是死了就是革命了。
不久,鳌拜于康熙八年(1669)病逝于故宫。
扩展数据
鳌拜出生于一个满族贵族家庭,受祖辈驰骋沙场的影响。
1637年,皇太极在贝子硕的指挥下,率领著名的后金名将进攻毛的皮岛,屡战屡败。
鳌拜自告奋勇,信誓旦旦:“我一定能攻下皮岛,否则我不会活着见到皇太极。”
康熙临近15岁时,想结束辅政时代,成为真正的皇帝。
公元1669年,为了让鳌拜倒台,康熙把鳌拜的亲信全部调离北京,招鳌拜入宫。康熙训练的一批官员蜂拥而至,活捉了鳌拜,这是鳌拜万万没有想到的。
《清史稿·鳌拜传》中有很多例子,描写鳌拜如何结交乱臣,专横跋扈,抬高皇帝,以至于后期朝中其他官员没有话语权,而鳌拜一个人做决定,完全无视皇帝,所以行事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