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北伐」?

北伐,在中国历史上,主要是指由南向北的大规模进攻。在古代,北伐的原因多是由于经济文化水平较低但军事实力较强的游牧民族的入侵,这些游牧民族通常起源于北方;受威胁一方的南方政权暂时依靠南方山川的天险防御,进入对抗状态;并在军事实力或经济条件达到一定程度时反击北方政权。所以“北伐”一词一般都有意图统一、光复国家的意思。

秦汉北伐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伐匈奴。

公元前208年,楚国的项梁北伐秦军张寒,张寒打败了项梁。第二年,项羽继续北伐,在巨鹿县打败蚩,投降。

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对匈奴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公元前103年到公元前71年,汉武帝宣帝发动了一场针对匈奴的军事行动。

三国北伐曹操北伐乌桓(200-207),河南割据政权曹操征服河北元氏集团,征服辽东乌桓人的战争。

2008年至234年,孙权发动合肥之战,北伐曹魏。

228年至234年,诸葛亮出祁山讨伐曹魏。后来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继续北伐。

东晋南北朝使祖鲁北伐(320年),东晋是收复西晋故土的军事行动。

桓温北伐(354年、356年、369年)是为了收复东晋故土,攻打前秦等国或讨伐叛军的战役。

谢安北伐(384)是继淮南、淝水之战(376-383)后,为东晋收复故土的军事行动。

刘裕北伐(409-465,438+00,465,438+06-465,438+07)灭南燕,灭后秦,以收复东晋故土。

北伐期间(429-449),北魏皇帝吴泰主动反击漠北游牧民族,对柔然汗国进行了七次北伐。

元嘉北伐(430、450、452年)是南宋文帝讨伐北魏,收复河南的一次军事行动。

宋雍熙北伐(986年),宋太宗发动军事行动对抗辽朝,收复幽云十六州。

宋真宗北伐(1004),在寇准的建议下,宋真宗亲自讨伐辽朝。

宣和北伐(1122至1123),宋徽宗为消灭辽朝而发动的军事行动。

岳飞北伐(1134到1140),岳飞收复北宋故土对抗金朝的军事行动。

端平入洛阳(1234),南宋与蒙古攻灭金朝,收复北宋西京洛阳的军事行动。

明朝北伐徐达(1367-1369),徐达、常遇春率领明军北伐,1368年,元朝都城大都(今北京)被攻克,元顺帝逃往北方,史称北元。1369攻陷元上都。为了继续消灭北元政权,从1370年到1396年,朱元璋继续发动了八次北伐。

明朝成祖的五次北伐(1409、1414、1422、1423、1424)被称为“永乐北伐”。一共五次个人远征鞑靼、瓦拉、乌梁哈部落,北元残余。

明英宗北伐(1449)和明英宗北伐瓦拉都在土木堡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郑成功北伐(1657-1659),南明郑成功联合李咏和张煌言的反清军事行动。

太平天国清朝北伐(1853至1855)是太平天国北伐清政府的一次重要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