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岸线的变迁

海岸线变化

由于基岩浅,来沙量大,珠三角迅速向海延伸,使番禺、珠海、斗门成为增田县市。海岸线一直延伸到海边。三角洲形成于大约6000年前的大西洋时期。当时的海岸线可以由三角洲内丘陵、斜坡脚下的海岸地形来确定,如海崖、海洞、海台、沙堤等。今天,这些海岸地貌可以在三角洲平原的丘陵脚下看到,如广州七星岗的海洋悬崖和海洋平台。因此,水谷湾的海岸线基本上可以由丘陵和平原的接触线来确定。三角洲在这些海岸地貌前缘开始发育,如西江下游的平原,一直延伸到广利,因为那里的贝壳岛北丘和曲林布埋藏新石器遗址的时代为7170 140,而陶片为5680 284(热释光),博罗葫芦山的北丘也在平原上,说明河流下游的三角洲已经发育。根据海洋硅藻(咸水种)、有孔虫和淤泥层的分布,各河流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基本反映了大西洋时期的海侵范围,即6000年前的海岸线北至清远盆地,西至肇庆盆地(赵焕亭,1990),东至大布洛盆地和通湖。

从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新石器时代遗址基本可以作为东江三角洲的海岸线。因为东江三角洲中部没有石岛,大部分还在海面上,所以东江三角洲周边是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海岸线。西北河三角洲顶部也已初具规模,因为金利茅岗水干线围栏遗址为4140 90年(C14测得),朽木层为3970 1110年(华南师范大学地貌室,1988),西樵山北丘年龄为668年起。南海石碣悬崖下附生蓝蛤的年龄也是4640±280岁。即西北河三角洲到达西樵山和佛山线以南(藤的淤泥为3997 190)。

2000年(秦汉)以前,东江三角洲由东江三角洲和增江三角洲合并而成,向下延伸至中堂(汉代有唐颖庙),南部仍为海域。西北河三角洲向东北延伸至南海水道(即东海水道)以北。由于杏坛发现了汉代的陶片等文物,所以埋深为2m(冯建村)。淡水马来鳄鱼生长在刘乐,年龄为2540 120。石崇是南越相吕佳的故乡,所以它的附近应该是一片平原。陈村也成了汉代的土地。

1000年前(唐代)的海岸线上,东江已经到了东莞市区,也就是东江三角洲顶部已经发育。但大部分还是珍珠塘。番禺冲断三角洲顶部已经发育,因为《元和县志》上说“广州正南向海七十里”,说明这块地就在沙湾和顺德之间。钟山冲断三角洲顶部也有所发展,因为黄巢在今天的容奇、贵州、马岐都有驻军,所以可以看出附近地区已经成为大水田之乡。新会冲断三角洲也有顶部平原,比如新会,是隋朝的所在地,说明当时已经形成了一大片平原。唐代地层多覆盖汉代地层,汉唐千年间三角洲海岸线推进不大,可能与这一时期海平面上升有关。

700年前(宋末),海岸线南下至各逆冲三角洲中部,东江到达麻涌、大汾、道滘一线(据族谱);番禺已至核鱼涡一线,西樵涌已录(1233);中山海岸线在横栏、付伟(今名阜沙)、黄埔、坦洲一线(据记载);新会附近,宋朝已成潮田,礼乐成远海之沙。这一时期潭江发展迅速,以双子和黄冲为一线,是宋代诸暨港移民涌入三角洲筑堤的结果。将潮汐田变成平地也对海平面下降有影响。角尾是连接两江的水道。

400年前(明末),由于宋代筑堤,水流入槽,冲积三角洲加速积沙。比如中山在宋初属于东莞,南宋进入广州。因为北宋时象山和番禺隔海三百里,不如去东莞方便。这说明在南宋时期,钟山冲断三角洲已经延伸到石齐和港口,即东海十六砂和西海十八砂已经形成。番禺冲断三角洲已到达下横沥(沙溢),红旗里口门已初具规模。新会冲断三角洲到达南缘九子沙,海岸线从李乐移至熊子山(即雄州)。东江三角洲大部分形成于宋末。明朝后期,延伸到张鹏以东,南支流也延伸到厚街以北。在明代,三角洲海岸线的加速也是人为影响的。明代不像宋代那样筑堤护田,而是筑堤成田,在沙滩上种植芦苇和草,以促淤积。斗门三角洲的顶部已经开始发展,也就是大岙沙已经形成,周目和三江口也已经崛起。黄布大沙已成,只入株洲、汾州南部岛内。

100年(清末),前沿海岸线进一步推进,三角洲外缘在斗门被截断,即以竹驱沙,以灯笼沙东侧、西侧;新会会到三江徐西的鄞州湖畔,番禺海岸线填起乌珠洋,千顷沙达到十涌。东江进展缓慢,因为狮子洋潮汐很强。

总之,珠三角的海岸线是不断走向大海的,有快有慢的时期。自然因素方面,与海平面的波动有关。在高海平面时期,海岸线推进缓慢,但在低海平面时期则更快。人为因素是筑堤,如宋代筑堤护堤,加速了下游沙田的淤积,明代筑堤植苇泥,加速了淤积。潮汐作用和上游泥沙、水也有影响,如虎门、崖门水道淤积缓慢,就是潮流强的原因。虎门至崖门之间的三角洲地区,淤积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