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和意义)
7月1933,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推荐,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49年6月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二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主要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背景
1927 8月1日凌晨,一声枪响划破了南昌城宁静的夜空。中共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成员有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党控制或影响下的北伐军在南昌举行起义。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他们消灭了敌人,占领了南昌城。
1927年四七月间,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残酷地屠杀* *人民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失败了。
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和意义
节日起源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起源于中国国内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领导的南昌起义。1,1,927年8月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由中国独立领导的武装革命新时代,标志着中国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每年8月1日举行。它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而建立的。
7月1933,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推荐,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成立以来,历经艰难险阻,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多兵种合成军队。在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上奋勇前进,成为中国捍卫和平与发展的钢铁长城。
1949年6月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二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扩展数据:
南昌起义
背景
1927年3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中央,国民党武汉汪精卫集团与南京蒋介石集团的矛盾公开化,即所谓“宁汉分裂”。由于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国民党在南京等地于4月开始大量逮捕和处决民众,发动了4月12日政变。7月,国民党在武汉也决定“清党”,即七·一五事变。
他一方面解除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鲍罗廷的职务,一方面通知政府各部门和军队开除* * *。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残酷屠杀* *人民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开始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失败了。
原因
起义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唤醒广大中国人民,表明中国* * *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 *的目的是团结愿意革命的国民党左派,出兵南下广东,建立革命根据地,实施第二次北伐。
1927年四、七月间,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买办性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武汉等地发动了全国性的反革命政变,残酷地屠杀* * *人民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起第一次同国民党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失败了。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927日改组,制止了中央总书记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领导。后来,他决定集结自己掌握和影响的一部分国民革命军,加入以张发奎为总司令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与地方革命力量会合,进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
李、邓中夏、谭平山、惠、聂、叶挺等。在九江组织了这次行动,却发现张发奎与汪精卫勾结紧密,并在二方面军开始迫害民众。当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对部队的控制和影响,“在南昌起义”。据此,中共中央指派、李、云、彭湃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为书记,赴南昌领导起义。
预定参加起义的部队有:国民革命军第2军11军第24、60两个师,第4军第25师第73、75两个团,朱德为首的第5军第3军军官教育团和南昌市公安局保安队,共2万余人。7月25日起,11、20军分别由叶挺、贺龙指挥,先后从九江、涂家埠向南昌集中。27日,周恩来等人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并领导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武汉政府第三军第五军主力位于樟树、吉安、万安地区,第九军主力位于进贤、临川地区,第六军主力正从萍乡向南昌进军。二方面军其余部队位于九江地区;仅第五军警卫团和第三、第六、第九军就驻扎在南昌及其郊区,共3000余人。中共前委决定在援军到达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起义成功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了。根据中共前委作战计划,20军1、2师向旧番台衙门、大石元街、牛行站守军发起攻击。11军24师向白松巷天主教堂、新兵营、百花洲的守军发起了进攻。
战斗到天亮,全歼守军3000多人,缴获枪支5000多支,子弹70多万发,大炮数门。同日下午,驻的第25师第73团、第75团第3营、第74团全体在聂、周士第领导下起义,于8月2日1927到达南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八一建军节
百度百科-八一南昌起义
简述建军节的由来
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起源于中国国内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领导的南昌起义。1,1,927年8月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由中国独立领导的武装革命新时代,标志着中国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每年8月1日举行。它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成立而建立的。
7月1933,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推荐,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成立以来,历经艰难险阻,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成为多兵种合成军队。在中国特色精兵之路上奋勇前进,成为中国捍卫和平与发展的钢铁长城。
1949年6月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二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主要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扩展数据:
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南京、武汉发动“清共”战役后,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利用* * *控制和影响下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任命周恩来为起义领导机关前敌委员会书记。
1927年7月27日,在南昌召开了朱德、刘伯承、云、彭湃、叶挺、聂和江西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的重要会议,成立了以刘伯承为参谋长,、叶挺、贺龙为成员的参谋委员会。
8月1日凌晨2时,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各路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起了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歼敌三千多人,缴获枪支五千多支,子弹一百多万发,大炮数门,占领南昌城。
当天上午,在南昌召开了* * *中央委员和各省区市及海外各党派、各部门代表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央宣言》,成立了由宋庆龄、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25人组成的中国* * *革命委员会,通过了《八一起义宣言》等文件和纲领。
同时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番号,由贺龙任总司令。因敌大举进攻南昌,中共前委决定,根据中共中央预定计划,起义部队于8月3日至6日离开南昌,向南进军,经临川、宜黄、广昌,直奔广东潮汕地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八一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很简短。
“八一建军节”的由来,是1927年8月2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人数达2万人。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是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
1928年4月,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军在井冈山会师,正式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同年7月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了这一决定。从此,“八一”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8月1933,1日,首届“八一”纪念活动在瑞金叶坪红军广场举行,当晚在瑞金以南的朱马岗举行红军阅兵和游行。从此,81正式成为人民军队建军节。所以可以说南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瑞金是八一建军节诞生的地方。
1949年6月5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以“八一”二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军徽的主要标志。军旗是象征军队或建制的旗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色,饰有金色五角星和“八一”字样,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自8月1927南昌起义以来,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八一建军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1933年6月26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布了《关于八一国际抗战斗争日暨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已将‘八一’定为纪念八月六五四三八+0、六五四三八+0927南昌暴动的日子。”
源流
1933年6月30日,中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每年的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同年7月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了这一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