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贡献

袁隆平不仅是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头雁”,并创立了一门系统的新学科——杂交水稻学。四十多年来,杂交水稻研究的每一个发展阶段、每一次重大创新,都离不开他的关键作用,凝聚着他非凡的经验、智慧和学术思想。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有人曾幽默地说,中国农民靠“两级”吃饭,一级是邓小平的责任制,一级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1976以来,“三系”杂交稻在我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为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袁隆平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为推动杂交水稻的国际发展,促进中国的对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从65438年到0980年,杂交水稻作为中国出口的第一项农业专利技术转让给美国,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袁隆平培养了大批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人才。40多年来,在他的亲自培养、直接指导和间接影响下,在他的研究中心和国家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协作单位形成了一支杂交水稻技术队伍,肩负着深入发展杂交水稻的重任。

袁隆平,1930,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是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和开发的先驱。他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53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中科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2000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4月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206544年获澳门科技大学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研制出三系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一、二期。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了“三熟四高产工程”,利用超级杂交稻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2065438+200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2065438+2007年9月,袁隆平公布了一项去除大米中镉的新成果。

参考数据

历史故事网:/固始/任明/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