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是劳动价值从劳动对象化到生活对象化的演变现象。

本章摘要:“劳动价值论”因其理性光芒引领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最终因其历史局限性和片面性将经济学引入了“物本主义”的牢笼。“效用价值论”撬动了人本经济的大门,但最终并没有跨过这道坎。事实上,劳动对象化是人类活动图式的狭义形式,马克思同时提出的生活对象化是这一图式的广义和广义形式。因此,只有建立在生活对象化基础上的广义虚拟经济,才能促进劳动价值向生活价值的演进,最终实现从“物本”向“人本”的回归。随着这种回归带来的人们财富观念的改变、财富属性的扩展以及财富符号的转移和泛化,“人气”所代表的信息状态将成为重要的第一资源。

马克思在提出劳动对象化的同时,也提出了生活对象化的概念。劳动融入品牌的信息活动,已经从劳动的对象化演变为生活的对象化。

经济学首先是对人的研究,是关于人的活动的理论;经济活动的图式首先是人类活动的图式。

这样一种集生理和心理生命活动于一体的人类活动,可以被一些人衍射,以“对象化”的信息形式进入市场,非物化的虚拟价值就出现了。

斯密劳动价值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劳动价值作为价值的尺度,提出了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两个因素,使人类第一次找到了衡量价值的可协商的社会标准。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一个劳动者生产得越多,他所能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就越没有价值,越卑微;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本身就越畸形;劳动者创造的越文明,就越野蛮;劳动力越强大,工人越弱小;劳动越熟练,工人越愚蠢,越成为自然的奴隶。"

本来,劳动只是人类活动图式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工作生活只是广义上人类生活的一种狭义形式;而古典经济学则将这样的局部现象抽象为一个整体,一种物化人类活动的抽象。

在马克思的研究中,“物质”和“非物质”之间有一个巨大的分水岭。没有了物质这个范畴,马克思的研究就戛然而止了。

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中所包含的劳动是可以物理测量的,即劳动中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是可以用物理时间和空间来测量的。鉴于亚当·斯密实际运用物理时空尺度来衡量价值和财富,产生价值和财富的劳动只能是以人的肢体为基础的活动,其要素可以抽象为两部分:一是人的肢体活动的空间,二是人的肢体活动的时间。

人对任何一种物质对象的活动最终都可以转化为时间,所以时间最终总是可以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这种基于牛顿绝对时空观(宇宙观)的经济理论,暂时抛开了价值享受主体——社会人的复杂性,用物理学的简单性代替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这种认识上的简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这种财富观是物质导向的,价值考量也是以物为中心的,所以可以称之为物质导向型经济(实体经济)。

所谓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其实就是物质基础经济学。物本经济学自然是解释当时经济活动的主要逻辑。

作为边际效用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戈恩是一个不完全的唯物主义者,因为他没有把人完全看作一个生理上的人,承认价值形成的中心理论作用的存在。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基于消费者感受的效用价值论。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在描述和讨论效用价值论时,他不敢去探究独立的心理需求,而是回归到以研究人对物欲的生理承受力为对象。正因为他是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之间的复杂人物,也因为著名的戈恩第一定律和戈恩第二定律。

戈恩第一定律:对一个人来说,一件商品的效用随着现有总消费的每一次增加而减少。

格尔森第二定律:理性的人在每件商品上消费时,都应该到达每一个点。此时,花在每件商品上的最后一个单位的钱,会带来和花在任何其他商品上的最后一个单位的钱一样的满足感。

边际效用价值论只是描述了人的瞬时心理需求,其结果是无法在经济学中建立完整的人本思想。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一样,在这里人们的心理需求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认可,其对人性的异化依然存在,并没有回到生活对象化的生活价值论。

但是,人一旦进入纯粹心理需求的领域,比如消费财富的象征,就永远不会有所谓的效用需求递减规律,当然也不会有边际效用相等的规律。

另一个例子是消费时尚。如果消费点是时尚和风格,那么每一种不同的时尚对消费者的作用都是一样的,不能互相替代。当你花掉第一个单位货币时,效果是一样的,而不是花掉最后一个单位货币时。这样一种近乎纯粹心理需求的现象,在当今人类生活中越来越多。

有标记的虚拟价值从来不是边际的,无标记的虚拟价值永远是边际的。

以劳动价值论为核心的经济理论在物质基础经济下对人性的异化,成为马克思真理的遭遇。因此,马克思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批判了物质基础经济理论。

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萨伊曾经说过:“供给自己,创造需求”,这就是著名的“萨伊定律”。没想到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这时,无论是萨伊定律、边际革命,还是作为两者折中的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都不起作用,于是凯恩斯主义出现了,它提出了与凯恩斯主义相反的观点:“需求自己创造供给”。但实际上,细心的观察者会发现,在凯恩斯的倡导下,当时美国罗斯福政府所做的扩大内需政策“新政”,大部分投资于公共设施。从价值的角度来看,这种投资也是一种供给。正是因为这种供给创造了新生活的可能性,供给才能一层一层刺激新需求的产生,就像拔笋一样。

人的普遍性,即人的本质是将整个自然物质世界从属于自己,成为自己的无机身体状态,这就是所谓的生命对象化。在这样的生活对象中,人是有意识的,是动态的。人在人生中不仅有生理(生理)目的,还有精神(心理)目的。而整个社会经济的设计也要遵循这样一个思路。

我们应该指出,在生活被对象化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如果遵循众所周知的劳动概念,今天创造虚拟价值的“替代劳动”并不像传统劳动那样残酷,而是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融入人类生活的历史。

马克思把传统劳动称为“异化的、外化的劳动”。那么,今天人们创造虚拟价值的“替代劳动”显然正在走向同化和内化。所谓同化,就是与人性的趋同,而所谓内化的劳动,说明这样的“替代劳动”并不是人生活之外的东西。

从劳动对象化到生活对象化。从人们对使用价值的关注到对虚拟价值(感知价值)的关注,从实体经济(物本经济)到广义的虚拟经济(人本经济),可以发现它经历了从物理学到心理学思维的转变。

马克思认为,在劳动对象化的条件下,劳动创造了作为商品的劳动,这也是物质基础经济的真实写照;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客体化的条件下,是生活创造了作为商品的生活。显然,这样一个作为商品的生命是无法用物化来解释的。必须是物化和非物化的统一。其中,非物化因素将占主导地位。所谓非物质化,是雾造成的,是人们生活中表现心理需求的部分。而这部分是社会心理的集合所表现出来的信息状态。

社会心理需求专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基本需求氛围的五个层次:(1)生理需求;(2)安全要求;(3)爱与被爱的需要;(4)尊重需求(5)需求的自我实现。这五种需求有一半是心理需求,因为安全需求可以理解为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各占50%,后三种需求都是心理需求。也就是说,在人类的基本需求中,心理需求占70%,心理需求是人类需求的主体,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类需求,却被经济学研究边缘化了。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从物理学到心理学思维的转变,无异于自然科学中绝对时空概念的逝去和相对时空的确立。

正是这种心理时空观念的确立,才真正确立了经济学中从劳动对象化到生活对象化的人类活动新图式的应用,使以人为本的和谐经济进入今天的时代。

亚当·斯密实现了劳动的对象化,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劳动价值论,指出劳动是商品可公度性和可交换性的基础。马克思发现了生活的对象化和人类生活的一般图式——主体权力的对象化。体力劳动的对象化只是对生命对象化的狭义理解,生命对象化具有更广泛的意义。这是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第一个贡献。或者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重要的创造在于发现了生活的对象化。

只有这样,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统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是人类生活实践,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出发点也必然是人类生活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首先应该是人本主义经济学。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解读生活,认识到差异化的生活是商品交换中最本质的东西。

价值和财富属于精神在肉体中、自然在社会和制度中的现实的人,而不属于抽象的经济人。人本主义经济学所坚持的时空观是人类作为一个阶级的心理意义上的时空观,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主体性。人把自己的生命对象化,所以生命中的价值元素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交换。正是因为生活上的差异,才需要交流。对象化的生活是他人生活的对象。

正因为人是人,别人的人生才能变成自己的。正因为人是人,所以自己的生活必然会变成别人的生活。人们不仅生产各种生活资料,如食物、衣服、住房、交通工具等。这些材料不仅是自身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生活的对象化,而且是他人生活的组成部分,也生产他人的生活。甚至人的生活经历也会成为别人评价的对象,特别是一些戏剧人物会以喜剧的形式作为文化产品再现,成为人们生活的对象。

从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价值和财富,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从体力劳动对象化理解的价值和财富首先是物质的和客观的,而从生命对象化理解的价值和财富必然是主观的和社会的,因为生命作为价值的本质属性,是精神的、主观的和社会的。

财富的本质属性是和谐生活,财富是人类生活对象化的凝结。这种凝结不仅仅是物化,更是人的生命的对象化。这种凝聚不仅是物化的,也是非物化的。作为一种商品,这样一种对人类和谐生活的对象化,既满足了人的生理(物质)需求,又满足了人的精神(信息)需求,构成了一种全新的财富观。

首先,财富的价值仍然包括使用价值,但不仅仅是使用价值,还包括满足心理(信息)需求的虚拟价值。没有功利的财富不叫财富,但也不是人们感受不到的财富。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心理感受价值(虚拟价值),这是财富的首要属性。

其次,财富必须是一种权利,使人拥有出租和变现的权利。他们既不能出租,也不能变现,但他们自己消费的东西,只能满足人们暂时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求,而不能成为他们的财富,只能成为生活必需品,而不是财富。

有必要对寻租进行新的界定。现代经济往往把利用公共资源为自己和部分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称为寻租,所以寻租是一个贬义词。本书中的寻租并非贬义,而是在这样的思维基础上定义的:因为最赚钱的价值是虚拟价值,具有更强的社会属性。最典型的就是房地产,这样一种合法利用具有强烈社会属性(公共性)的资源价值来获利的特征,被定义为价值寻租。

最后,财富还必须具有满足人们保值增值预期的属性,以及资本的属性。

人们对财富尺度认识的局限,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价值要素认识的局限。当亚当·斯密认为“价值”这个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时:“有时指的是某种特定商品的效用,有时指的是拥有它时购买其他商品的能力。前者可以称为“使用价值”或“交换价值”

物质经济时代,人是用使用价值来交换的。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使用价值和虚拟价值同时进入交换领域。

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二元性转变为使用价值、虚拟价值和价值的二元性,这将大大增加价值计量的复杂性。?

虚拟价值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创作者对整体之外的感受和认同,而与创作者付出的时间无关,或者有负相关关系(比如重印旧邮票会使邮票快速贬值)。

所谓的识别,显然不能用传统的物理时空来衡量。这种认同或关注,形式虚拟价值的社会属性远远超过使用价值的强证明。

虚拟价值有哪些属性?

(1)虚拟价值趋于形式化;(2)虚拟价值具有寻租和变现能力;(3)虚拟价值具有保值增值能力。

人类生活的对象化是虚拟价值和广义虚拟经济产生的基础,这是由人类活动的图式所决定的。

所以,财富符号的诞生,是人们第一次把需求集中在经济活动中。

财富符号是作为人类过去生活对象化的一种载体(形式)而存在的,也就是说,它是在这样一种“记录”的记忆中产生的。这种“记忆”越来越多,是财富标志的概括。

起初,货币被认为是商品交换的等价物,这种等价物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然而,当人们消费(持有)这种特殊商品时,恰恰是作为生活的对象化的“记忆”(财富象征)。这样的财富符号有这样一个功能,可以存储过去的人类生活(对象化),必要的时候可以把不同的空间或者不同的时间转换成人类生活(对象化)。这种认识还原了斯密称之为“循环巨轮”的运动。斯密认为,是货币的全部价值,即流通和分配的轮子,被加到与之一起流通和分配的货币中。

财富符号在当今社会是精致的。一件物品可以成为财富的象征(比如房产和黄金),一份信用也可以成为财富的象征,比如强势的货币、证券,甚至是一种职业(比如外科医生、金融家)。不仅一个国家的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一个国家的居留权(绿卡)、一个城市的居留权(户口)也可以是财富的象征。他们既有感情价值,又有出租变现能力,能满足人们的期待。可以说,我们处在一个财富符号泛化的时代。

毫无疑问,历史和文明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财富自然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样的积累过程需要越来越多的财富符号来承载,这意味着人类生命的对象化不断向更高层次跳跃。相应地。财富符号的泛化成为必然。

财富符号的概括包括两个因素:(1)财富符号的类型;(2)财富标志的规模和数量

人类经济学思维的严谨方法遵循着这样一条轨迹:随着劳动和生活的对象化,大量承载着他的财富的符号诞生了,人们对财富标签的追求使得财富符号泛化,这就是今天经济泡沫的始作俑者。

实体经济和广义虚拟经济最大的分水岭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实体经济对人类悲观,广义虚拟经济对人类乐观。

当人们在消费(持有)财富符号的时候,绝不会出现最后一个单位效用的满足感这样不可思议的问题。正是由于财富符号消费的无限性,心理需求的转移成为必然。这种转移一旦发生,财富符号作为建立在人们心理基础上的建筑,必然会坍塌,经济泡沫就会出现。

一个社会信息集合“流行度”的持续,尤其是作为财富的象征,需要一个制度平台的支撑。这样的制度平台就是现代信用体系。

事实上,无论是在狭义的虚拟经济中,还是在广义的虚拟经济中,虚拟价值都是独立存在的,都是基于广泛的价值信息状态,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人气”。

如果说自然界中的信息可以以物质为载体浓缩,那么财富符号就是这种财富价值信息状态的浓缩。这样一种财富的信息状态是由许多财富价值凝结而成的,在经济活动中可以释放并还原为具体的财富价值。如此往复的过程,就是财富价值的进化,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容纳新的信息媒介,实现价值升华。这是一种基于信息的进化,实际上构成了今天的广义虚拟经济。

这种基于信息的适应状态(进化)的前提是价值具有二重性。今天的经济价值就有这样的双重性。生理(物质)需求和心理(信息)需求构成了它的双重性;财富和财富符号也构成了它的双重性;使用价值和虚拟价值也构成了它的二重性。正是这种双重性,使得经济价值不断容纳信息媒介,实现了基于信息运动的进化和二元价值容纳状态。

随着经济的发展,诞生于物质财富的标志出现了。原本作为财富使用的财富符号,在人们心中几乎完全演变成了财富本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财富符号的泛化。

财富符号泛化的极端状态已经出现,即许多财富符号不需要使用稀缺昂贵的材料作为载体,只需要可靠的信用体系来维持其形式。“人气”所创造的“信用”变得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成为一种商品。

广义的虚拟经济改变了我们对包括经济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实质性看法。其根本观点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劳动与世界交流,而是逐渐通过自己的生活与世界交流,人也不仅仅是通过劳动与世界交流,而是逐渐交换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价值要素。这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适应状态。

交往总是伴随着人类,但交往的广度和深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交流始于人类文明时代,但不同时代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同。交换的本质是容纳,经济生活的扩大伴随着交换的扩大,经济发展阶段的本质是交换的发展阶段。

人的本质力量是可以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并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对象化,这就是人类文化(信息状态)。既然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无一例外的客观存在,何况人类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即生命-社会存在,都是其内在本质力量(人类活动的程序和取向简称文化)的对象化产物。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社会反映和实现就是文化,人类交流和交换的只能是这种文化(信息),即根据文化(信息)而变化。

无论文化(信息)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保守的还是激进的,都改变不了它作为人的活动的程序和取向的性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之间能交换的,无非就是文化(信息)。因此,一切财富既不在农业(强调农业的学派),也不在商业流通(强调商业的学派),甚至也不仅仅是由劳动创造的(古典经济学)。因为交换的基础不全在这些东西上,而在于人类文化中人的本质力量(人类活动的程序和取向)。没有这种本质力量的认同,即“人气”和“人心”所代表的信息状态,就没有交换的可能和基础。这是人类能够交换的根本前提。换句话说,生活的对象化使普遍意义上的交换成为可能。

单单对象化显然并不构成交换的全部必要条件,因为人对象化了各种事物中的本质力量,统一被差异肢解了。没有统一,人们就无法交换,于是人类度过了一段只有交流没有交换的愚昧时期,直到有一天聪明的人类将分散的统一“对象化”在一些财富符号(贝壳、金银等)上。),这就奠定了交流的基础。换句话说,正是因为财富象征,交换才成为现实。

原来无法货币化的洗礼需求和精神需求,现在可以进入交换领域,这是广义虚拟经济的必然出现。

文化实际上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正是文化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人类生活的基本形式。而“大众化”就是这种基本形态中的酵母和催化剂,推动和引导着它的变化形态和方向。正因为如此,在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以“人气”为表现的问讯台无疑成为了前所未有的第一资源。

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他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总和,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物质和劳动力的增加。

人力资本理论一经提出,很快就陷入了与传统的人力资本概念无法明确区分的尴尬境地,甚至出现了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混为一谈的现象。

除了资本的要素,创造使用价值也必须投入到人类的“无差别劳动”中;创造虚拟价值,除了资本和人的“无差别劳动”之外,还应该投资于两项更重要的人类活动。

“非无差别人类劳动”是人类在经济活动中付出的一种人类智力活动,不能简单地用时间来衡量。

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源可以创造只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按照传统的唯物主义经济理论,货币资本应该及时占有剩余。但是,仅仅将人力资源加入到货币资本中,很难有效地创造虚拟价值。只有加入“非无差别劳动”的人类活动,才能有效创造虚拟价值。这时,企业的剩余价值就不再是货币单独占有,而实际上应该与人力资本共享。

人力资源在企业活动中所能贡献的,是人的“无差别劳动”在对象化中实现的价值;而在企业活动中促成人类“非无差别”的人类智力活动对象化的价值就是人力资本。

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以创造虚拟价值为主要目的的企业,以人力资本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同等的贡献。

正如劳动价值论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理论一样,容纳论是广义虚拟经济的基础理论。因为中介运动实际上是原有信息体IQ与新外援信息相适应时的一种进化和质变的运动,这个运动也是一种形式。

只有在企业的活动中创造价值的人才是人力资本,否则只能是人力资源。

脑力劳动者不一定是人力资本,体力劳动者不一定是人力资本。关键是看从业者付出的劳动是“无差别”还是“非无差别”;要看从业者创造价值的过程是不是一个引入活动,也就是要看从业者创造的价值是否不包含“非无差异”等信息,而不是一个可以抽象为时间作为同一度量的“无差异”活动。

事实上,不仅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员工可以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很多表面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员工也应该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

在今天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当虚拟经济价值的创造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时,人力资本投资的数额将明显增加。所以在什么样的市场中确定人力资本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摘自《广义虚拟经济中的双值容纳经济》,作者林左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