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嫁接技术是谁发明的?

嫁接是一项古老的农业技术,是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用技术的产物,对农业发展,尤其是园艺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至于嫁接最早是由那个国家、那个人在什么时候发明的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可靠的考证,但各国学者大都一致认为,嫁接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发现“自然嫁接”现象后,为了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所谓“自然嫁接”,是指在自然生长条件下,两株植物的枝干或同一株植物的两个枝干(或根)长在一起,自然愈合,共同生长的现象,即所谓“连枝”、“连树”或“连树”。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应用了嫁接技术。比如,我国史书中有很多关于自然嫁接——“木接”的记载。据统计,《甘四史》、《古今图书总集(1726)》第七卷《博物志·草木集》中记载的“木接”现象多达254处。自然嫁接126例。目前最早的关于植物嫁接的可靠资料发现于《氾胜之书》(公元前7年),书中记载了将10株幼苗嫁接成1株藤蔓的方法。可惜原著早就失传了,不知道是不是和果树嫁接有关。苹果树嫁接被描述得非常详细。在梨嫁接技术中,介绍了砧木、接穗、嫁接时期和嫁接成活条件的选择。此后,嫁接技术不断完善,尤其是在牡丹、菊花等观赏植物的应用上。果树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著名的橘子记录(1176)。

14年底,俞宗本撰写了《植树书》(1621),描述了嫁接与栽培相结合促进变异的方法。花镜(1688)里说“每木必换,有理有据。花小的可以大。”

是嫁接。不难看出,我们的祖先不仅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发现了自然嫁接现象,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农业生物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无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外和西方,在希腊时代,Aristolte LTE(公元前384-328年),Theophrdstus(公元前372-287年)提到了植物嫁接技术。罗马尼亚学者普林尼(23-79)在其《自然史》第二卷中提到嫁接是一种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