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我们* * *分享同一个记忆主题作文?

导语:为吸引更多人关注档案、走近档案,增强档案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局关于开展2017?国际档案日?广西档案馆编辑部是否决定进行宣传活动的工作安排?文件?我们的记忆是一样的?对于征文活动,我整理了它的范文。欢迎参考。

第一章:档案?我们的记忆主题散文《二十四年真情寄兰台》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进入兰台这个大家庭已经24年了。从最初的陌生到对档案工作的逐渐了解、熟悉和热爱,从一开始扎根基层档案馆,到现在的区级档案馆专业工作,让我的职业生涯逐渐转型,收获了档案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记得1990年7月,我怀着美好的憧憬,有幸被分配到株洲市环卫处档案室,成为一名光荣的档案员。从此,我与档案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档案室正面临标准升级。作为一个新手,在老同志的指导下,我开始整理档案,撰写论文,撰写标题和目录,逐渐掌握了一整套档案整理的流程。看到那些精致的文件自己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当档案被充分利用时,我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日复一日,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平淡单调的。

2003年3月,我被调到区城管局办公室做文秘归档工作。在我熟悉新的工作环境之前,局领导郑重要求我尽快做好局综合档案馆升格为省二级的工作。当时区城管局已经成立四年了,但是备案工作还没有开始。空荡荡的档案室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凌乱的文件资料堆积如山。接到任务后,只要一有空闲,我就闭门入卷宗堆,连续三个月牺牲中午和周末的休息时间,全力以赴做好各种检查迎送工作,建立《卷宗借阅登记表》等10种台账,编制归档卷宗目录、文件索引、人专索引、人专目录等各种检索工具,撰写大事记、组织沿革、所有案件介绍。

2006年,我被调到区档案馆,正好新馆落成。为了实现档案的安全搬迁,我和同事们加班加点,仅用了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12000卷档案的捆扎、处理和搁置,对72起案件、30多类档案、4200册图书资料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测绘。

最难忘的是2012在区档案馆创建国家二级馆的经历。为了打赢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在主任的亲自指挥下,我和同事们迎难而上,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接收了66个全宗教单位10年来的档案2905卷。对馆内全宗(23613)84个档案(箱)进行了全面的规范、编目、消毒和整理,更换了12800个档案箱,修复了1656页档案,导入了14793个各类档案的档案目录,导入了各类档案。扫描69715档案,扫描117630页,完善各种统计台帐,在全局(馆)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区档案馆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馆藏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排列规范、排放有序、检索快捷、管理科学的工作特点。

近年来,我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做好全区档案的接收、保管、编目、利用、清点、鉴定、保密和业务指导工作。针对基层档案人员变动频繁的情况,我煞费苦心地对档案人员进行培训,从分类、整理、装订、记录等基础工作入手,给基层档案人员做示范,教他们档案整理的操作流程。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人类记忆的守护神。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每当用户访问文件,我总是热情接待,不厌其烦地帮他们查找,尽力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让他们开心满意。

服务功能是档案馆的生命力,如何打造?死亡档案?变成?生活数据?,有效释放文件?新能源?在做好档案接收、保管、提供等日常工作的同时,与同事们充分挖掘档案的内在价值,利用档案编研资料,主动服务社会。近年来,除了编纂大事记、组织沿革、全宗族解说外,还参与了《株洲市南区志》和《株洲市芦淞区原党史》的编纂工作,每年独立编纂《株洲年鉴》。

这些年来,由于对档案工作的坚持和热爱,我一直在边做边学,边学边努力提高。一方面在工作实践中虚心向前辈学习,勤向市档案局专家请教,积极参加省市档案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加强了自学。2002年获得湘潭大学档案学自考本科文凭。2010被评为副研究馆员,被录用。他写了许多论文,在《档案时空》杂志上发表,并获奖。

在修远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将上下起伏。作为一名普通的档案工作者,我今天取得的点点滴滴的成绩和进步,都离不开领导的关怀和培养,对此我充满了感激。经过24年的默默耕耘,我深刻体会到档案承载历史的神圣使命,深刻体会到档案工作的艰辛与欢乐。现在档案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我深感欣慰。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愿意继续我的不懈奋斗和追求,把我一生的光和热奉献给我热爱的蓝田事业。

第二章:档案?我们的记忆主题作文《刻在石壁上的档案》也是如此。

历史学家称之为档案?没有掺水的史料?,比其他来源更可靠。在人们眼里,档案是用文字写的,但株洲县有一种独特的东西。档案摩崖石刻。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文字材料被刻画在石碑和墓碑上。为了保护这一个?活档案?文物部门已将其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

摩崖石刻位于郁郁葱葱的悬崖上,四周绿树环绕。在裸露的花岗岩峭壁上,赫然写着14飘逸端庄的楷书。袁也配的墓?,左书?伊的丈夫呢?。据史料记载,它是由清代嘉庆年间学者导师易为其原配和续配而设。训导的职位在清朝的文官中大概是七品,主要负责教育事务,辅助地方长官。按照现在的说法,相当于副县级干部。摩崖石刻墓碑距离其墓60多米,中间隔着一个小山塘。摩崖石刻墓碑保存完好,字迹清晰。最初的坟墓规模很大。后来,当地村民拆除了墓前的建筑,修建水利工程。墓被盗,不复存在,留下一副汉白玉墓志铭。墓志上的文字属于凹版楷书,每行18字,一行18字,另一行12行,约400字,记载了易原是山西太原人,为避灾乱来到醴陵(今株洲县),在此行善、造桥、建文庙。这份刻在石碑上的独家档案,对研究清代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南阳桥摩崖石刻的存在,证明了档案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出独特的特点。这种文件不容易被销毁。和纸质档案一样,可能会因年代久远而变黄变脆,保存条件不好的话容易被虫蛀、因潮湿环境而腐烂。但它和纸质档案一样,是一种信息资源,立体地反映了当时历史的真实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我是一名文物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涉及档案管理。我接触的档案大部分都是实物,和其他简单的纸质档案有很大区别,就像我说的摩崖石刻。从文物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文物收藏。诚然,文物与档案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馆藏文物的一些保管方法可以适用于一般档案。我以为。

刻在石墙上的档案给我留下了沉重的思绪。档案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继承、保护、利用和开发这些资源是档案馆永恒的主题。

第三章:档案?我们的征文主题是记忆“我与档案工作之间未竟的爱情”

在我大学毕业后的前17年期间,我所有的工作都与档案工作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过档案工作的人生规划。但八年前,我所在的校区整体搬迁到株洲,人事安排大调整,恰逢两个老档案室退休。领导认为我是女的,思想细腻,思维缜密,党员,从事学生思政课教学多年,思想政治觉悟高,是最合适的人选。从此,我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一所有着56年办学历史,各类学生数万人的高职院校,我院的档案工作量可想而知。坦白说,我极其不愿意,也极不情愿从一个干得还不错的教学岗位,跳槽到一个我一无所知的档案工作。但是,领导的一句话?你是唯一适合做档案工作的人?,我无语了,谁叫我是党员呢,只好服从组织安排。

8年来,我对档案工作几乎一无所知,现在能熟练查找文书档案、教学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等各种档案。能够科学规范地分类、鉴定、整理、归档、上架;熟悉档案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常规管理,根据工作需要编写档案研究材料。总之,工作可以独立,我院的档案工作可以全面出色的完成。

这些年来,我的心路历程不断重复和磨合,也多次因为工作枯燥重复而想半途而废。还有就是因为档案工作不被领导重视,不被同事理解,所以有重返教学岗位的想法。但是,当我看到很多档案使用者满意的笑容,看到一些档案使用者因为找不到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证明材料而失望的眼神,看到档案前辈们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他们对档案工作的迷恋和执着深深震撼了我的灵魂。

在兰台的8年生涯中,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为了不让档案工作拖累学院的工作,我在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空间狭小的条件下,费尽心机、费尽心力、垂着头、无怨无悔。有数百卷文件,教学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会计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等等。学院每年的大事记、组织沿革、文章汇编、利用汇编、基础资料汇编,整齐有序。本人所从事的档案工作,为学院人才培养水平优秀评估、党建合格评估、文明高校评估、五十周年校庆、创建示范骨干学院、创建就业创业示范校、校刊编写、学生户口迁址及晋级等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和佐证材料。,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肯定,这无疑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经过多年的高校档案工作实践,我逐渐感到,高校档案是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真实历史记录,是教职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高校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的积累和沉淀。档案工作者是平凡的,但档案工作是神圣的。

2009年,我多次获得湖南省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和株洲市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从2007年至今,我集团的档案在株洲市档案局组织的年检中获得了优秀的好评。组织给予我的这些个人和集体荣誉,更加坚定了我做一个兰台人的决心和信心。原来档案人很普通,但不平庸。加强高校档案工作是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和内在要求。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不会后悔八年前的选择,我坚信我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