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文化旅游
贺胜台遗址位于阜南县城东20公里,黄冈西南1公里,古河与桃子河交汇处东200米。场地距离地面6-7米,现有面积1,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3.55-4m,土壤深灰色。地表以下3-3.5米,是0.55米厚的灰层,其中夹杂着大量的蚌壳、陶片和动物骨骼。1956出土的石器有1带孔石铲、1石斧和许多石箭头。有很多陶纺车,还有大量的陶三脚架脚和脚。由于遗址位于两河口处,汛期四面环水,靠近河流的台地东端大部分被水冲刷塌陷,形成陡峭的断面,文化层清晰可辨。根据考古资料分析,该遗址文化层分为两层,下层为二里头文化层,上层为商文化层。该遗址俗称“合生台”。相传岳飞击败金兵后曾在此庆祝胜利,故名。
古城子遗址位于县城东南15km,于集东北3.5km,洪河分洪路南2km的古城子村。场地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20米。等高线自上而下分三级,每级3-5米,出土有石斧、石矛、陶灯、铜镜等器物。初步考证是一处商文化遗址。
太甲庙遗址位于朱寨镇闵庄何润湾,分为上下两座庙。上台家庙离地6米,南北30米,东西34米;厦门家庙平台离地5米,南北31米,东西32.5米。两个文化层约5米,表面有很多碎砖瓦,瓦上有很多绳子,是古村落遗址。
赛马场场地位于曹集镇安钢以西1km处,西临六百丈湖,淮河对岸是三河尖镇。遗址高出地面0.3-0.4米,长宽约300米,俗称“马场”,因被传为三国驿站,又被称为“邓艾寨”。
施思村遗址位于陶子河以南半公里的焦陂镇焦寨和王屯之间。这里是宋代施思村的旧址,明代是张大同的阅览室。修南营公路时,出了布纹砖、绳纹砖、麻叶纹砖、背纹空心砖。
七歧岭遗址位于古河南岸岗头,王化集以东近2公里处。长约500米,宽300米,高5-7米。东、南、西三面的山丘在2000米范围内起伏。《郑德颍州志》载:“众所周知,王宝宝经常在此驻军,建有七面旗,故名,岭头有仓。”当地叫“七旗仓”或“七里仓”。
詹家台遗址位于中港东南2公里处,俗称“詹家台荒”。据《郑德颍州志》记载,“展台在该州以南70里,种存刚以东。元至正甲午年间(1354),南山矛贼劫乡,詹家聚守乡井,筑台誓公,因名。”原鹿城在阜南县西南5公里,古河南岸。长方形古城遗址清晰可辨,东西约1,500m,南北约1,000m。夯土城墙凸出地面,墙下低洼的农田应该是护城河。当地村落沿用古代地名,称城、城角、前楼、后楼等。,统称为“阮塔”。全市有古井16口。还能打水。阮城东门外北水井边上有一块破碑,刻有“重修古平舆县莲花寺碑”字样。解放后,这里出土的文物有战国兵器童歌、青铜箭头、弓、戟、陶鼎、陶罐、陶炉、陶罐、楚蚁鼻钱、秦半良、汉五铢、火圈、大全50,以及汉铜镜、铜印、铜带钩等。在春秋时期,这座古城被命名为商辂,它属于宋朝,后来被楚国占领。西汉时郡属汝南郡,东汉时为原鹿侯国,金属汝阴。南朝时梁置平舆郡,齐时废弃。
皮夫老城区位于阜南县城东南十余公里处,东有陆家岗头,西有七七仓和花门楼。北沿古河以南的岗头,南至王冲南部的杨庄、陶庄、姚庄、鹿寨、大徐庄等村庄。解放前后出土了楚币、汉代铜镜、陶器、陶轴等古代文物。西汉时设郡,东汉时设侯国。永元九年(97),重建皮夫县,东晋废弃。
永安古城位于王艳镇永甸子,距阜南县城26公里,红河北岸。遗迹长1,500米,宽1,000米。地面土质松软,呈灰褐色,土中混有蚌类、陶片、砖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楚“应城”、汉唐宋铜镜、钱币、银币等文物陆续出土。向北1000米左右,有一个宽100多米,高两米的夯土平台。上面有十几个住户。村民称之为“河马小厨师古城”,它就是永安紫城。世上有一口古井,水位不变。今天还是醉了。隋朝设永安郡,唐武德六年(603)废。会昌中学(841-846)恢复为五代废弃的县城。
水影老城,即今天的地利镇,位于阜南县城南16公里处。元三年(1322)建县,十一年(1351),刘福通率红巾军攻水影县,被弃。旧城南门在今本地城南端,红河分洪道左堤下,居民乔的住处至今还埋着一座石门枕。北门在现在的帝城小学,屋后有一条沟,是古城沟。西门是老街的一角,也是古双塔寺的东北角。东门是阴三桥以西的冀东巷。
彩球古镇位于阜南县城西南20公里,红河以南2公里。南北朝时梁设蔡丘郡,为蔡丘、梁兴(今爱亭)双头郡,东魏时设蔡州,北齐时废。彩丘古镇遗址,现称彩城岗、彩神岗。蔡程的东部和西部由两个土墩连接,从东部的古霍克基一直延伸到西部的湖岸,长度为1.5km..南起分洪路,北至北关古城,宽0.5 km。有许多古井和四座寺庙的Hokkeji。现在寺庙已经不存在了,蔡程小学已经建在了寺庙的原址上。城西有柴王墓。传说柴郡王的陵墓被宋太祖的赵匡胤所封。
焦邑旧址位于焦北镇东1公里处,距阜南县城23公里。楚博士举美食城,角坡镇位于宋代,是颍州十镇之一。焦北铁佛寺有一块宋宝元二年(1039)竖立的石碑,碑文写着“焦坡镇建于前代”。祐元年(1049),欧阳修认识颍州,经常往来于皎皮。铁佛寺、佛寺塔、东岳庙、焦北塘、清河茶园等遗迹仍依稀可辨。藏品内外有30多口古井,尤其是原东岳庙左侧的九龙泉水质最好。有“焦贝新酒八月熟,秋水鱼肥如玉”等名言。黄武庙群遗址位于阜南县城东北9公里处的柳沟集西南角。柳沟南北走向,东有云台寺,西有水影寺、东岳寺、三官寺、地藏寺并列,形成一组错落有致的寺庙。它建于南朝时期。吴亮,神庙废墟。明中叶,云台寺旧基重修,改名黄愚寺。
玉皇庙占地3亩。正殿有一尊玉帝像,四个宫女,捧着日月神龙的扇子是分开的。东西厢相对的两尊铁佛。院内有一条甬道,一边是钟亭,一边是鼓亭。山门外有四株高耸的古松,可供两人拥抱。明嘉靖年间建庙时,四位山主各种一株。
东岳庙有两室三室。有65,438+02根直径为英尺,高两英尺的柱子矗立在大殿中。基石雕凿精细,木飞纵横,饰有花纹。东岳雕像坐在中间,四大天王在两边。东山墙有清初石碑,院中有参天柏树。
三官殿四周砖墙,南面有门楼,清光绪十七年重修。一对金铃石狮立在门边。两廊为寺院,正殿高大雄伟,四角飞檐高,顶上青黄绿琉璃瓦,檐上鸟兽点缀,殿前八柱,雕龙盘旋,鳞次栉比。12门,雕刻精美,彩绘精美。
地藏寺后院,菩萨殿前,寺西三百步有丹桂华寺,一座三层八角宝塔耸立。塔顶有一座八仙的雕像,塔的东南面嵌有碑文。联文曰:“写佛塔于高枫修德,悟禅林道与金经。”题目是《文公塔》。原住持体仁和尚葬于塔内,法名“武文”,故嵌“武文”二字。
水影神庙陷落较早,其形状不详。玉皇庙和水影庙群之间的南北沟中有石桥。桥西有1棵四尺高的古黄山楂树,围墙很厚。根光秃秃的弯弯曲曲,古朴苍劲,上面枝叶稀疏,遮阴半亩。庙群后面有3亩竹园和10亩楸林。如今,黄愚寺仅存石狮一对、石枕一对、石鼓香炉1个、东岳庙石龙头1个、八仙石像浮雕一幅、石碑四块、石鼓一对。
红林寺位于济南城南1.22km处,面积18000平方米,寺庙近百座。有两个大厅,东西走廊,西院的平房是和尚家。正殿和画廊里有泥塑和金雕,墙壁彩绘,金碧辉煌。建筑外观雄伟壮丽。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的庙会。由于年久失修,解放前后寺庙逐渐失修。后殿殿壁上现存仅有一块碑刻,清道光二十七年,上面写着“诸种人归故里”。白果寺白果树郊区白果树寺内有两棵古白果树。南部株高16.7m,树干12m,围长5.31m,小部分树皮和木材腐烂。北方株高15米,主干11米,周长2米,依然苍劲。白果寺建于明朝初年,因树名而得名,比寺庙还早,已有600多年历史。这是该县最古老的古树。
白果树新村镇,前小庄白果树,于洼村前,高13米,高7米,厚1.5米。据说树的年龄大约是110年。枝叶稀疏,生长旺盛。
磨盘松许堂西往北三十里,有个村子叫磨盘松。村西宅外有一座雄浑的古松,高27米,厚1.4米。其冠如磨盘,故当地称之为磨盘松。这个村庄也因树木而得名磨盘松村。松下有井,水清澈,质量高。
高寨五岳庙古松高寨的五岳庙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现已被毁。在它以前的院子里有一株战松。顶高13m,周长4.1m,树龄约400年。这棵树又高又壮,就像游龙一样。树冠叠翠,枝繁叶茂,绿意四溢,涛声不绝。旧址正门南面还有一棵古松,顶高13m,茎高8m,周长4m,应该与院中松树同龄。
郭庄梓树郊区大温郭庄有一棵梓树,高13m,厚2.3m,树龄100年左右。地处淮河岸边的黄冈镇盛产沙柳,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沙柳之乡”。当地5万多农民中,有近一半常年从事竹编加工。黄冈的柳编产品已成为欧美市场青睐的工艺品,成为当地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
阜南柳籽编织已有5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出口创汇2295万美元。截至2012年底,阜南县共有101家竹编企业,主要分布在黄岗镇、曹集镇、中岗镇和高泰镇。曹集位于淮河干流流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孕育了淡水产品,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以曹记的《文蛤》、《河鲜》、《淮河鱼》最为著名。在河鲜季节,它吸引了大量外国游客来品尝“新鲜”,钓鱼、观光、徒步、骑自行车和驾车。逐步转型为周边县市的“厨房”和“后花园”,逐步成长为海鲜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