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洗“半塘秋月”的故事

1983,山东诸城市黄花镇下刘固村丁某与邻居发生纠纷,原因是丁家门口一个石猪槽的权属问题,脸红脖子粗。正巧有个村民拿着大锤路过,三下五除二,大锤掉下来,劈成两半。他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可是你不知道一个叫国宝的文物被他分走了吗?

直到三年后的2月底,1986,这件文物才结束了它猪槽的命运,被当时的文化站站长余发现。当时他仔细看了看丁家的门,发现这个石槽的正面好像有字!这个字表明可能是古人刻的,于是他用手擦了擦石槽上的土,仔细看了看。上面刻着“秋月”二字,左下方竖刻着“眉山苏轼”(眉山是苏轼的故乡)二字。

一看到“苏轼”二字,他就欣喜若狂,初步断定它非同一般,应该是苏东坡用过的东西。然而,他研究了很长时间,不敢得出结论,但薛健从经验中得出结论,它应该是从中间断开的。我和丁聊了聊,果然在邻居家的院子里找到了石槽的另一半。当石槽的两半拼在一起,让分离三年的文物重新团聚时,大家发现茬茬无缝衔接。于是,一幅正面刻有“中秋月亮”、背面刻有“梅山寿司”、背面刻有题字的砚台,时隔900多年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丁和邻居听说是历史文物,毫不犹豫地捐给了国家。因此,苏轼留下的这件珍贵的“半潭秋月”砚台被运回诸城博物馆,成为馆藏中的珍贵文物。

那苏东坡用过的砚洗怎么会出现在诸城,怎么会变成猪槽?

据丁的家人说,这个石槽是他的祖先传下来的。据有关资料显示,丁家人所说属实。原来,他的祖先丁,是清光绪十六年的一个进士。他曾是四川省大足县的知县。回到家乡后,丁喜欢上了收藏古董。这幅苏东坡在密州(今诸城)任职期间用过的水墨画,被他珍藏。

至于为什么这个洗砚会沦落为猪槽,一是因为年代久远,丁家后人已经失去了这个石槽的起源,充分发挥了它的实用性;二、此砚洗的尺寸为:长64cm,宽45cm,高30cm,池深10-14cm,壁厚6cm,在农民伯伯眼里简直就是为猪量身定做的,所以文人用它来洗笔之后,再一次充当槽是必然的。

事实上,这块砚洗而成的粗玉的发现也是偶然的,苏轼的后记就证明了这一点:“熙宁七年,我秘之。看到这块石头位于盖公堂西边,就埋在尘土里,已经废弃了。很庆幸它温润,稍微琢磨了一下,换成砚洗也不是第二次了。东坡还有一个问题。刘庭,彝(彝)人,传刻。”

公元1074年,也就是65438+北宋熙宁七年二月三日,苏轼从杭州升任密州,赴密州赴任。当他到达密歇根时,他首先派人建造了一个法庭。这个公式是谁?史被这么推崇?

盖公,汉初焦溪人,深谙道教,当地人对他十分敬重,有乡民圣人之誉。这块“半塘秋月”洗糙玉砚是苏轼在修建盖公殿时偶然发现的。此砚洗如月牙,水注入其中。一池清水相映成趣。苏轼即兴题词“半塘秋月”,既有飘逸,又充满傲气,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苏轼的狂放之气。

此后,这幅砚洗一直伴随着苏轼在密州,或重墨重色,或淡墨留白。在这一池碧水中,不知洗出了多少苏东坡的诗词文章。

更难能可贵的是,专家学者一致认定,砚洗正面的“半塘秋月”和“梅山苏轼”书法苍劲奔放,无疑是苏轼的真迹。背面的后记也是苏家人亲笔书写,刘婷的风格是下属刻下的,以记他们挚友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