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提出了地心说?

地心说是盛行于古代欧洲很长一段时间的宇宙学理论。它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由天文学家托勒密逐步建立和完善。

托勒密认为地球静止在宇宙的中心。从地球上看,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土星,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其中,行星的运动比太阳和月亮更复杂:行星在这个圆上运动,这个圆沿着一个均匀的轮子绕着地球运行。在太阳、月亮和行星之外,是一个镶嵌着所有星星的天球——星空。在外面,是原始地球驱动天体运动。

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系统模型。虽然把地球当作宇宙的中心是错误的,但是它的历史功绩不应该被抹杀。地心说承认地球是“球形”的,并将行星与恒星区分开来,着眼于探索和揭示行星运动规律,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地心说最重要的成就是用数学计算行星的运动。托勒密还首次提出了“轨道”的概念,并设计了一个流偶轮模型。根据这个模型,人们可以定量计算行星的运动,猜测行星的位置,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创造。在一定时期内,根据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正确预测天象,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毕竟托勒密是根据有限的观测数据拼凑出了现在的地心说的车轮模型。他通过人为指定当前轮和轮的大小以及行星的速度,使这个模型与测量结果一致。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观测仪器的不断改进,对行星位置和运动的测量越来越精确,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位置与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之间的偏差逐渐显现出来。

而相信地心说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地心说本身的错误造成的,而是用增加这一轮的方法来补救地心说。刚开始这种方法还能勉强应付,后来小轮数增加到80多轮,但行星的确切位置还是无法算出满意的结果。这不能不让人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15世纪,哥白尼在古希腊祖先和当代学者对太阳充满热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此后,地心说逐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