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龙是世界上古往今来的第一贪婪。

在中国的帝王史上,如果要说哪个皇帝经常上热搜,估计是乾隆。他的出身,爱情,工作,学习,爱好都可以被八卦成一部剧。历史学家和吃瓜群众热衷于研究他的正史、野史和秘史。

在大多数史书中,乾隆都被描绘成一个有文采、才华横溢的好皇帝。

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乾隆也有很多缺点和不足。甘龙对金钱很贪婪。

为了聚敛更多的财富,你玩弄了朝贡,掠夺财产和惩罚金钱。如果你仔细看,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原来乾隆是古往今来天下第一贪。

第一,乾隆喜欢大臣进贡。

按照朝廷惯例,大臣们在某些节日要向皇帝进贡,以示祝贺,或者平时得到一些好东西,也会直接送给皇帝,以示忠孝。这些礼物统称为贡品。

在所有的贡品中,乾隆特别喜欢珍奇珍宝、古董字画。大臣们自然想尽办法收集这些东西,以符合自己的利益。但是,当官的收入有限,唯一的办法就是靠贪污赚钱。

乾隆时期,因朝贡引发的腐败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案例应该是李侍尧案。对于孝顺的爱人李侍尧,乾隆在事发后投桃报李,救了他一命。(为了保护一个贪官不死,乾隆下大力气研究大清法律的漏洞。)

李侍尧是乾隆钦点的官员。他聪明能干,善于解决国家大事上的各种疑难杂症,深得乾隆宠爱。不过,李侍尧的走红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因,那就是他非常擅长做贡品,善于揣摩乾隆的喜好。

乾隆虽然内心贪财,但作为皇帝,表面上还是要装的。他多次颁布法令,主张简朴,宫中所用之物与寻常百姓家的一样,睡普通草席,衣服不缀珠宝,还严肃批评大臣的贡品过于奢华。

如果你真的从字面上理解,那只能说明你的情商真的很低。这种表面功夫只是给别人看的。乾隆在心腹李侍尧面前从不隐藏自己的真实喜好,而是赤裸裸地告诉他自己的实际需要,甚至具体到东西、数量、进贡时间。

李侍尧曾赠送给乾隆一座海上镀金亭,乾隆非常喜欢。他给李侍尧发了一条信息,如果将来发现它像这幅一样漂亮,你应该展示更多的作品。如果有比这更大更好的,就多找几件。如果你能找到这些东西,你应该在端午节献上几件。当然,李侍尧已经超额完成了主人交给的任务。

李侍尧的进贡频率居第二位,进贡次数居大臣之首。李侍尧会祭奠乾隆生日、乾隆母亲生日、乾隆妻子生日、元旦、冬季至日、端午节、中秋节、上元等等,只要是节日都会祭奠。不仅是这些节日,只要有机会,李侍尧也会时不时地去捧场。比如平定金川后,李侍尧献上了一份“万年安心”,叫“捷报贡品”,乾隆出巡,沿途献上了一份贡品,叫“鲁公”。

即使李侍尧是个富人,他也是靠纳贡让自己变穷的,所以他向下属和当地士绅索要财物,美其名曰“助贡”。众所周知,李侍尧是乾隆的红人,要钱也是向乾隆进贡,所以会慷慨解囊,投桃报李,李侍尧自然会回报。

各省官员看到李侍尧善于朝贡,得到了乾隆的青睐。他们恍然大悟,乾隆是个爱财的皇帝,于是纷纷效仿。

李侍尧的朝贡导致了他的政府中各省官员朝贡的盛行,大家都被搞得臃肿肥胖,朝贡规格一再提高。正是因为朝贡的盛行,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贪官。很多官员并不贪婪,但为了讨好乾隆,不得不收钱纳贡。根本原因是乾隆贪财。

第二,乾隆喜欢收财物。

乾隆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盛世,经济发展达到顶峰,国库资金充裕,国力强盛。在民生问题上,比如拨款救灾和建设项目,甘龙还是比较大方的。动不动就是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银子。官员们有足够的钱可以支配。一些官员在做事的时候抵挡不住花钱的诱惑,把手伸向了小金库。各种重大腐败案件时有发生。

乾隆中后期,爆发了清朝最大的贪腐案——甘肃赈灾案,涉案金额高达654.38+两百多万元,相当于当时全国年收入的三分之一。案件发生后,甘肃省贪官相继落马,最终导致甘肃各级政府官员落马。

甘肃灾荒案发生后,甘龙下令搜捕所有犯罪官员。这场大规模搜捕涉及100多名刑事官员,持续了两年。在这场运动中,甘龙收集了甘肃官员多年来积累的所有珍宝和珍品,即他自己的金库。

在这场抄家行动中还有一个小插曲,甘龙意外发现了另一名贪官。

甘龙非常关心贪官的财产。甘肃救灾案主犯王亶望的财物被押解回京后,甘龙亲自查看被盗财物。本来他是要去淘宝的,但是看起来都是普通的东西。

甘龙是一个记忆力很好的人,尤其是对他喜欢的宝物。甘龙清楚地记得,在他70岁生日的时候,王亶望赠送了很多当时甘龙喜欢的宝贝。由于祖上的规矩,大臣赠送的一些贡品必须退回,于是甘龙忍痛割爱,退回了几件。

但这些东西实际上是从物业的属性中消失的。乾隆断定有人篡改了它们,立即命令他的得力助手阿桂调查原因。

阿贵很快查明,偷财物的是办案人员陈祖辉。这个陈祖辉胆子真大,竟然敢动乾隆皇帝的奶酪。甘龙也不客气,于是连陈祖辉一家都一起抄了,甘龙的小金库增加了31.2万。

事实上,甘龙之所以喜欢盗窃财物,是为了敛财、珍藏和中饱私囊。

第三,找借口收钱

甘龙喜欢收集钱,他有一个赚钱的好方法。他喜欢找借口向错误的官员索要财物。辩银是乾隆的主意,意思是犯错误的官员交一定数额的罚金就可以免于处罚。

江苏巡抚闵的弟弟贪污赈灾银19000两,乾隆借此机会对白银进行罚款,并要求闵交出19000两为弟弟赎罪,这是贪污金额的十倍。

甘龙还指责闵对他的弟弟监管不严,将他降职,停止筹集廉价白银,并让他惩罚自己谈判的42,000元。

闵本来是个清官,收入不高。他工资的主要部分被停发,所以没有钱支付巨额罚款。为了自救,闵不得不混进贪官队伍,搜刮民脂民膏,收取足够的罚款上交私人金库。

事实上,像闵这样的官员还有很多。甘龙喜欢抓住这些官员错误的小辫子,银行收费的所有收益都落入他的口袋。

乾隆中后期,官场腐败案件频发,制度只是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原因与乾隆个人的敛财兴趣密切相关。作为王朝的皇帝,他那么贪婪,难怪出了那么多贪官污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