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县历史

故障

学校创建于1903,前身为尉氏三中。早在1958,就因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学生优异的学习成绩而受到毛泽东校长的称赞。《人民日报》为此发表题为《两个好榜样》的社论,闻名全国。1978被教育部定为全国重点中学,1981被河南省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中学。在各级各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尉氏三中渭川校区师生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探索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取得了优异的教育教学成绩,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才。

第八民族中学现为贵池中学。江南十派之一。池州,千古诗人之乡,烟雨杏花之乡,方圆,百亩葱茏,晨歌朗朗,书香怡人,是贵池中学所在地。

自抗战开始,贵池县初级中学就一直流亡在贵池山区。当地绅士、辛亥革命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黄鹤楼炮台司令柯建夏的弟弟柯玉霞,慷慨地让出柯氏宗祠,作为流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场所。

随着战事的发展,安徽大部沦陷。省主席李宗仁组织建立临时中学,收容流亡青年,并很快将等学校的学生迁到湖南,由张治中将军照顾,创办了国立第八中学。

国立八中最大的时候,有5000多名师生。湘西八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抗战建国”人才。1946,八中复员回安徽。其高中分校校长欧阳良渚带领师生回到贵池,创办了省贵池中学。欧阳校长德高望重。在他的高中分校中,涌现出了朱镕基等一大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科学家。欧阳良渚来池后,继任校长10年,当选贵池县副县长,省CPPCC委员。在学校校庆之际,许多校友写信要求祭祀,为欧阳校长扫墓,学校已做了周密安排。

解放后,两校合并,贵池中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