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帆船文化史?急求

中国帆船,中国创造的一种独特类型的帆船,据说出现在公元前200年的汉代。经过改进和演变,直到20世纪初仍活跃在中国近海,多用于贸易运输。

航海最早出现在《周楠异物志》的文献中。根据书中的描述,中国汉代的帆船设计了四面帆,不直接迎风,而是水平地面向迎风面,略倾斜。这将使船即使逆风也能高速前进,而不会像西方帆船那样降下风帆。从船帆材料来说,是用竹竿加固的“硬篷”。当时最大的船长20米,宽10,可容纳约700人或260多吨货物。经过宋元的改良,公元15世纪至17世纪,中国帆船大量出现在中国近海。值得一提的是,明朝的特使郑和船队改进了这种船只,足迹遍布东亚和南亚,甚至远至非洲。此外,有证据表明,当时的中国帆船长约100米,宽约50米,被称为宝船。18世纪以后,中国的帆船作为民间交通工具,还是船舵在船尾中间的平底船。中国帆船的两端用木板封住,船底是一个长方形的空心盒子。船上有很多防水措施。尺寸约长12米,宽4米,高1.5米。这种船甚至在1920年代使用过。英语称中国帆船为“垃圾”,是源于马来语“dgong”或“jong”的英文名。另一个是从闽南话“船”的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