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东北古文明和独特的墓葬建筑——石棺墓、石板墓和石棚
东北地区最早的古文化进入青铜器时代,大约在4000年前,延续了大约2400年,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中期。这一时期东北青铜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反映在墓葬建筑上,在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辽西,因为商周时期分封的是方国和部落,与商周文化关系密切。墓葬的形式是坑墓,有些有木制的随葬器具,有些没有随葬器具,出土的随葬品包括陶器、玉器和青铜器。如辽宁省朝阳县六家子乡魏营子村外梯田上发掘的西周早期墓葬,均为长方形坑墓,内有木棺,坑壁与木棺之间的缝隙用厚厚的石膏泥填充,防止尸体腐烂。这种形式的坟墓在大陆经常发现。而在东北其他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的墓葬以石洞为主,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后期受中原墓葬形式的影响,出现了土洞墓。这在西团山古文化墓葬中最为突出。西团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吉林市西团山。是西周早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吉昌地区的一个发达部落的古文化。有学者认为属于?氏族的原始文化。这个部落居住的地区一般以吉林地区为中心。在其附近发现了许多排列整齐的古墓。坟墓有规律地排列在高坡上,用石头和石板建造石棺,用石板做棺盖。在一些坟墓中,额外建造了一个棺材来装埋在地下的陶器。在吉林省永吉县西团山文化晚期的墓葬遗址中,墓葬形制演变为长方形坑墓。除了西团山文化这种典型的石洞墓,考古人员还在大兴安岭地区发现了一座板岩墓。石板墓是青铜时代至铁器时代早期,在大兴安岭草原地区过着游牧生活的一位远古先民留下的重要文物。在呼伦湖、克鲁伦河、海拉尔河和埃尔贡河流域都发现了这样的遗迹。这种墓是长方形的坑墓,里面有两个台阶,洞壁四边的台面上竖立着石板。这种石墓是已发现的石墓中最有特色的一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哈瓦拉山山坡上的石墓中,祭祀着马、羊等多种动物。在克鲁伦河发掘的坟墓中有涛哥和一把柄上有动物装饰的铜刀。据此可以推断,这个远古先民是以养马养羊的游牧经济为基础,在东北青铜时代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东北的石墓中,还有一个类似于欧洲石器时代“石像门”石建筑的石棚。石棚是一种巨大的石头建筑,矗立在地面上,用大石板作为墙石和盖石。辽东半岛是我国石棚集中的地方。据调查,大连市西岗区、进贤县、新津县、富县、庄河县、盖县、营口、岫岩县、海城、清远、开远、新宾等12个县区已发现100多座石棚。按其大小和精简程度,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石棚以海城石木城石棚为代表。石棚高约两米,盖石宽约四至五米。石头是经过加工的。墙石向内倾斜,盖石伸出墙石,形成较大的棚檐。墙石和盖石整齐嵌套。这种大石棚往往单独存在于高台和山顶。钟石棚的高度约为1.3米,盖石的宽度和宽度在二至三米之间。盖石和壁石略加加工,没有大石棚整齐精致。小石棚只有一米高左右,盖石长两米左右,宽两米左右。它们都是天然花岗岩,很少有加工的痕迹。墙石是直立的,盖石大多不伸出墙石,不出檐。比如岫岩县兴隆公社兴隆小石棚。中小型石棚多位于低矮的平台和平地上,有的成群成行,形成壮观的石棚群。
在辽东半岛的石棚建筑中,大型石棚的结构较为复杂。如庄河县白甸子大石棚施工,先将铺路石平铺在地面上,然后向四面八方挖一条约1.5米的深沟,在沟内埋东、南、北三壁石一段。为了使墙石和底石紧密贴合,在墙石和底石相对的部位凿出与底石厚度相同的凹槽,两者组合成榫卯结构。然后在墙石内外堆土,外面的土形成一个斜坡,这样就可以把盖石从斜坡拖到墙石上。去掉那堆土,盖石和墙石就合二为一了。最后,两块墙石合拢。门石放在后面,和其他墙石贴不紧,容易先倒。石头落下后,石棚里的遗物遭到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大部分变成了空的石棚。富县、新津、庄河等地的石棚中都发现了人骨和随葬品,说明石棚确实是一种墓葬形式。
辽东半岛的石棚建筑既是一种墓葬,也是祭祀祖先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作为一种自然崇拜,石棚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原始宗教色彩。辽东半岛有许多关于石棚的神话传说,当地村民称之为“仙人石”、“灵石”以供祭祀。在一些山岗上有两个石棚相向而立,如石木城的石棚和岫岩兴隆的石棚,称为“姑嫂石”。有些石棚后来被宗教利用,成为佛教活动的寺庙,所以被称为“石庙”。如盖县石棚山的石棚,已成为古云寺,正中绘有佛像,两侧绘有壁画,盖石上有龙凤纹,后壁石上有观音菩萨坐像。
建一个石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建一个石棚所用的部分石料需要从几里外开采运输。所以石棚应该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墓主人是奴隶主或者氏族、部落的酋长。辽东半岛的石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青铜文化时代东北先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