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中国古代叫什么?
在中国古代,印度主要被称为体毒和天竺。还有沈度、信头、可靠、身材、贤豆的音译。
第一,身体中毒
尸毒是中国文明从先秦到隋唐时期用来称呼现代印度次大陆上的文明地区的音译词。其范围主要指今天的印度河流域。
身毒(按古语读作“信道”或“信道”)在今天中国南方的一些方言(如闽南话)中仍保留着这种读音。这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印度地区的名称之一。
《汉书》记载:“自东南,可数千里,为蜀贾之城。”这意味着你可以从东南部的沈度县步行几千英里到四川的商业市场。
二、天竺
古代中国等东亚国家统称为今天的印度等印度次大陆国家。唐初统称为天竺。天竺是唐朝的一个大国,唐太宗李世民派唐高僧去西天取经。
扩展数据
古代中国和古印度最早的联系。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于公元前128年左右到达帕米尔高原以西的大夏。张骞在大夏时,得知从蜀西南(今四川盆地)到大夏(今印度)有可能,张骞及时报告了与西北各国接触的可能性。他暗示了与这些地区进行贸易的潜在价值。他还指出了与中国等其他反匈奴民族结盟的优势。
才华横溢、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听后非常惊讶。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打通西南至夏的官道,官方参与商业贸易,扩大疆域。
汉武帝封张为王侯,命其以蜀郡(成都所在)和郡(宜宾所在西南)为据点,派出四名密使分头探寻尸毒之路,但均被西南少数民族阻拦未果。
汉武帝还从内地招兵买马,调兵攻打西南夷、夜郎、云南等多个国家和部落。然而,昆明、胡安等民族的酋长为垄断丰富的过境贸易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十几年后,只开通了成都到洱海的道路,官方使臣未能超越大理到保山,只能通过各部落和作为中介的印度间接与大夏商人进行贸易。
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2世纪中国对尸毒的地理、物产、宗教、政治有了初步认识。另据了解,当时中毒的很多地区都属于“月氏”,也就是早期的贵爽帝国(即贵爽)。这是因为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