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伞业起源于何时?
泸州伞业起源于明末清初。
泸州油纸伞历史悠久。据相关资料显示,泸州伞业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1882的《鲁县志》中有记载:“鲁制作的纸伞颇有名气。全市有20多个这样的产业,崇义流域也有很多这样的产业,流域体系也比较好。”泸州油纸伞早期主要为朝廷生产“贡伞”。清代中后期,油纸伞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发展到分水、蓝田、泰安、沙湾、托米、小石等地。
民国初年,泸州油纸伞开始出口,主要销往日本和东南亚。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泸州油纸伞的“黄金时代”,油纸伞产业成为泸州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支柱。泸州小市码头的朱珠街是一条油纸伞街,有50多家卖油纸伞的店铺。
六七十年代是油纸伞的“全盛时期”。仅流域内从事油纸伞业的工匠就有1000多人,形成了“家家有制伞人,户户会织伞线”的繁荣景象。
制伞的工艺特点:
油纸伞由伞杆、伞骨、伞面三部分组成,其中伞杆是伞的脊梁,支撑着整把伞的重量。伞骨由一批和一个内胆组成,可以开合,使伞便于携带。伞面是伞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遮雨的作用。画出图案后,伞面具有漂亮的装饰效果。
一把油纸伞虽然只有三个部分,但至少需要70道工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油纸伞的整个制作过程实际上是各种手工技艺的集合,比如工艺、印刷技术、裱纸技术、绘画技术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雨伞制作技法(油纸伞制作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