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的种类和类型

1,木鼓舞

木鼓舞是古江方白苗族的一种祭祀舞蹈。木鼓是唯一的伴奏乐器,鼓手敲打它,形成复杂多变的舞曲曲调。节奏是四六拍。以臀部为支点,头、肩、手、腰、腿、脚自然地扭、摇、踢、转,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

木鼓舞最大的特点是疯狂,处处强调粗犷奔放的动作,比如冲向柿子树,摔下悬崖。木鼓舞表现了苗族先民迁徙的艰辛历程和精神风貌。舞者多为青年男女;围着鼓跳舞,跳舞,旋转。人多的时候里外几圈,里面是女人,外面是男人。而且累的可以休息,新人随时可以加入。

2.古飘舞蹈

“古漂舞”是流行于丹寨县雅会地区苗族村寨中最古老、最原始的舞蹈,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古瓢舞因古瓢琴伴奏而得名。古瓢琴用松木雕刻,形似家用水瓢。钢琴面板有四个音孔和一个音柱,音柱从面板直接插入* * *音箱。古飘琴不仅是男青年跳舞的道具,也是舞蹈中唯一的伴奏乐器。

3.踩鼓励

“踩鼓”是苗族民间舞蹈的形式之一,也是一种祭祀舞蹈。伴随着铜鼓和木鼓。舞者一般围成一个圈,内圈是女性,中间是大鼓。一两个人拿着鼓棒敲鼓。舞者面对圆圈,随着鼓的节奏慢慢变换不同的舞步。当他们闻到鼓声时,他们的手会自然地摆动和跳舞。

4.长凳舞

“板凳舞”是苗族人酒后纯粹自娱自乐、热情奔放的形式之一,是体育与舞蹈的结合。一人或多人持板凳,互相击鼓,大家围着跳舞。鼓点一般采用4/4、3/4拍的节奏,人时而聚时而散,舞蹈动作幅度大,粗犷豪放,扣人心弦,表现了苗族豪放好客的气质。

5.苗族芦笙舞蹈

芦笙舞是黔东南州苗族中最流行的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的舞蹈,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并由此形成了苗族独特的审美观念。那些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被视为聪明,反之则被视为不思进取。

6.多叶舞蹈

道尔是大型二人转。侗语“多”有载歌载舞之意,“耶”是引众之歌。道尔是一个领域里几十到几百个年轻男女之间的二重唱。早在宋代就有“陈、袁、荆州”。农闲时一两百人是曹,手拉手唱歌,吹笙牵着几个人。

7.给鱼跳支舞

赐鱼舞是一种原始的渔猎舞蹈,在“拾官”活动中,他装扮成原始人,手持一根装有酸菜鱼的棍子,向正在观看的人跳一种武打的原始舞蹈。这个人必须走进田野,与原始人共舞。当脚步、头部、手势配合时,“原始人”抓到的酸菜鱼正好落入对方口中。

这时候“原始人”就去夹鱼给另一个人。如果双方步调不一致,一场鱼舞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结束,所以。许多侗族村寨的大多数年轻人都会跳这种武术舞蹈。

8.舞狮

是侗族人民在春节期间举行的舞蹈活动,主要分为庆舞、舞狮、青狮三种形式。庆典舞蹈是舞狮队挨家挨户舞狮庆祝节日。狮子到了一户人家门前,主人用竹竿鞭炮迎接。狮子立刻在门前起舞。主人给了红包钱,狮子叼在嘴里感谢。鞠躬,后退三步,离开。去别的房子庆祝

9.舞龙灯

这是在正月举行的庆祝活动。舞龙者的步伐一致,手势和谐,与舞龙者的动作一致,使龙随龙宝起舞,在各家门前表演各种动作,庆祝。

10,董鲁生舞蹈

芦笙舞已经和笙曲一样消失了,现在主要分为表演舞和狂欢舞两种。表演舞蹈主要表现在舞步的变化。当笙曲从一段换到另一段时,握笙的上身、头部、双手和手臂随之换成右摆舞。

这种笙舞主要是笙队自弹笙或在进行曲中缓缓入场的芦笙舞。芦笙狂欢舞是在赛升坪上举行的大型芦笙舞蹈。这种芦笙舞节奏感强,动作迅速,感情奔放,犹如电闪雷鸣,风一吹,气氛如火,十分热烈。

扩展数据:

民族舞蹈的发展历程(原始阶段);

一、原创舞蹈

原始舞蹈是“劳动者动作的简单再现”。《尚书》中有“打石,打石”的记载。一切动物都在率舞”,指的是以石刀、斧子等劳动工具为伴奏的人跳舞,把他们变成各种野兽。

《吕氏春秋》中也有记载:“昔葛之乐。三人操牛尾,投其足于宋。”舞蹈演员抓着牛的尾巴跺着脚又跳又唱。舞蹈实际上是原始人类劳动场景的虚拟再现。也见于彩陶盆上的原始群舞。

第二,巫舞

“巫”字是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这是一个人跳舞的方式,他的手展开,每个人都拿着一个牛尾巴。据说于霞曾经亲自设计了这支舞。商朝时,唐城还擅长舞巫,宫廷中流行“巫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巫术非常盛行。美女们扮演着云神、水神、山神的角色,载歌载舞,场面宏大而隆重。

百度百科-民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