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民俗
闽西汉剧是脱胎于外来剧种,吸收了闽西客家方言和民间音乐,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音乐以西皮和黄儿为主,曲调种类繁多,如昆曲、梆子、弋阳腔、佛教曲调、民间曲调等。最有特色的乐器是吊鬼和大苏锣。挂规似号角,又叫“角弦”,发音高亢清脆,是闽西汉剧的主导乐器。大素宫直径约80厘米,重178斤。其规模为其他剧种所罕见。它的音乐安静、古朴、典雅,声波悠扬。
角色线分为四条线:生、丹、丑、纯,依次为生、丹、丑、公(老学生)、奶奶(老丹)、纯。目前一般称萧声、老生、青衣、花旦、郑丹(“武夷”)、老聃(“妈”)为红网(“花脸”)、黑网(“黑头”)等九个行业。丹星也有吴丹,老人身无分文,老人尚武。黑的分大花和二花,丑的分官服(“官随丑”)、方巾、短衣。此外,还有蔡丹、大丑等。
不同的职业也有不同的唱法和发音方法。萧声、青衣、花旦和郑丹用假声(“小声”)发音。老、老、丑都用自己的声音(“原声”)。黑色清晰,爆炸。红、纯、真声部的结合,其发音方法为其他剧种所罕见。唱腔丰富多彩,优美而有特色。
闽西汉剧自产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相传有600多部传统剧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造就了一批享有盛名的艺术家。张震和张巧兰表演了《醉园》,观众赞不绝口。著名的丑女陈坤福的剧作如《兰》、《偷鸡》、《臧梅寺》、《审六首》、《洛阳纸贵》等,形象生动,脍炙人口。为了描述他所目睹的蔡明宏杀人的全过程,他模仿了魏在该案中打算见到的所有人物的言语、举止、神态和风格。一个角色同时玩九个职业,绝无仅有。林在《沈》中扮演潘红石的飞笔,姜兴格踢他的鞋,打他的穿珍珠衫的老婆,都让观众大吃一惊。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他敢于创新,于1958年上演了《陈科女马》,开创了闽西汉剧上演现代戏的新局面。1959创办的汉剧学校和1978开设的福建艺术学校汉剧班,为这个古老的剧种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演员阵容比以前更加壮观。
闽西汉剧脱胎于外来剧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闽西人称之为家乡戏,外地人则赞之为“南国牡丹”。老一辈人回到家乡,总想看一些汉剧来慰藉乡愁。
“闽西客家音乐十迷”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少数列入的客家传统民俗文化项目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闽西客家音乐十扇”是闽西客家民间传统文艺最重要的代表性文艺项目之一。又称“客家十环”、“戏十种”、“十景”、“聚环”。因乐队演奏二胡、挂规、椰树、板胡、、三弦、琴、琵琶、竹笛、唢呐等管弦乐器,以及鼓、锣、钹、铃等十余种打击乐器,故称“樊氏”。“十”是个统称,不一定是十个人演奏十种乐器。乐队的组合,除了二胡、扬琴、秦越、竹笛、小锣、钹等主要乐器是必须的,其余根据乐队掌握什么乐器的天赋而增减,可以是七八个,也可以是十五六个。
“闽西客家樊氏音乐”流传已久,期间不断吸收和融合当地畲族古乐、汉剧、经幡戏、潮剧、采茶戏、木偶戏音乐乃至宗教音乐,并不断丰富自己,形成了非常深厚的艺术积淀和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和曲调。据说总共有1000多首曲子,但其中许多已经失传。现存的古代“宫池谱”以及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收集、记录和油印的不到300种。如今,只有不到100首民歌。其曲牌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曲或大名曲,如《龙过江》、《梅花三弄》,为传统的十番曲;第二类是小调,如《红绣鞋》、《双帮船》、《蟹歌》,这是一种伴随着船灯、马灯的民间小调。第三类是戏曲弦,如《南北进宫》、《琵琶词》、《一点金》、《小扬州》、《春夏弦》等。吸收了汉剧、潮剧、采茶戏、闽西饶平戏等说唱音乐。板材有三种:单板、双板、双板。贴面也叫床头板、慢板,节奏较慢;双板也叫二板、中板,节奏中等;双板,又叫三板、快板,节奏比较快。在演奏中,往往是从柔板开始,然后是中板,最后是快板。这种连接通常由凹槽或悬挂式压力计引导。大部分是器乐,少数有歌词唱。
“闽西客家十番曲”在闽西城乡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几乎都有演奏樊氏音乐的阶级俱乐部,大多由业余自娱自乐的艺术家组成。它一年到头都在玩,尤其是在节假日。表演者大多是商人和当地知识分子,但也有少数普通人。一些地区的班社相当有名,如连城的集贤社和嬴稷社,长汀的泥涌社,雅阁和绿雅轩,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杭民乐团,永定的老苏维埃民族乐团等。涌现出连城黄花子、上杭温福林等一大批著名的民间艺人。“闽西客家樊氏乐”不仅由班社和民众自己表演,还延伸到汉剧、木偶戏、上古第一班、船灯、采茶灯、骑马灯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中。20世纪50年代初,“上杭县民乐团”演出十首著名音乐歌曲《山流水》,被省里选送到北京参加音乐会,受到高度赞扬并获奖,成为晋京“闽西十大客家音乐”史上的第一次。
“闽西客家樊氏音乐”的起源至今没有确切的史料考证。相传早在唐宋时期,客家先民南迁,有人将中原古乐带到闽西定居。至今仍有许多樊氏音乐作品与中原古乐同名,就是明证。然而,传入闽西客家地区的中原古乐,对当时当地的畲族民间音乐进行了借鉴、吸收和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许多客家樊氏音乐与中原古乐同名,但曲调并不完全相同就证明了这一点。有据可查,清朝光绪年间以后,樊氏音乐在闽西各县非常流行。1905左右,传入龙岩福劳一带,因其旋律悠扬、舒缓、飘逸而改名为“静板乐”。在革命战争年代,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用闽西人民喜闻乐见的十首音乐,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填充革命新词,如广为流传的著名革命历史歌曲《送郎为红军》,用十首音乐的曲调“怀胎之歌”,宣传革命真理,鼓舞人民斗志,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学与革命斗争的密切关系。这种革命文艺形式后来传到陕北等革命根据地。比如东方红就是陕北民歌信天游和旧瓶装新酒的产物。而《闽西客家十乐》也增添了光彩。今天,各种新兴群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选择,所以“闽西客家樊氏乐”的演出也不如以前红火了。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有许多乐队在节假日演出,特别是在被列入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后,“闽西客家樊氏音乐”的推广和振兴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