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创作《射雕英雄传》的背景及原因
宋(960 ~ 1279)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由赵建立的一个王朝。1960年建都开封,1127年政权南迁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1279年被元朝灭。习惯上将1127之前的宋朝称为北宋。1127之后的宋朝是南宋。
蒙古南侵始于宋端平二年(窝阔台汗七年),即公元1235年。(其实在1234年,宋理宗就想趁着蒙古人消灭金大军,回北方收复三京,结果被蒙古打败了)
1235年,蒙古人挑战南宋。蒙古军分别进攻四川和韩翔,均被击退。三年,蒙古军再次进攻四川,大部分郡县沦陷。蒙古军再次占领襄阳。淳佑二年(1242),宇杰出任四川绥靖特使,多次击退蒙古军队的入侵,但未能恢复整个四川。宝玉六年(1258),蒙哥可汗大规模入侵宋朝,敌军到达贺州钓鱼山城。开庆元年(1259),宋朝军民王坚率钓鱼城重创蒙古军队,蒙格战死(当年八月,蒙古军队中流行痢疾,蒙格也染病被迫返回李)贾思道私下秘密媾和,愿向蒙古纳贡,双方以长江为界,攻打鄂州(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的忽必烈急欲北归争夺皇位,于是同意了贾思道的和平条件,退兵。
《射雕英雄传》中后期的战争,主要描写了宋元战争史上的襄樊之战。宋宪春四年(1268),忽必烈命刘正、阿苏领兵围攻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次年,宰相石被派往计议。蒙古人在项和范周围建城。
包围,封锁汉水,控制水陆;造军舰,练水军;并多次击溃南宋援军。咸淳六年,任镜湖使,巡抚辅佐项,屡战不利。项、范被围已久,军饷难抵。而宋度宗和权桑贾似道却无心搭救他们。咸淳八年,李庭芝迁至云州(今湖北钟祥),在襄阳西北的倪青河中造船,并募集民兵,以张顺、张贵为都城。五月,张顺、张贵率领水兵顺流而下,突破元军的拦截,到达襄阳。激战中,张顺牺牲。张贵上船后,派人潜回颍州,颍州同意出兵龙尾洲迎敌。至期,张贵率军突围,但龙尾洲被元军占领。宋军仓促应战,大败而归。张贵身受重伤被俘,直至死亡。咸春九年正月,樊城被元军攻下。元军再次进攻襄阳。二月,宋降鲁为襄阳。
1278年,张士杰、卢秀福拥立赵敏为帝,改元朝为祥兴,退守南海中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祥兴二年,元水师猛攻崖山,卢秀福将年幼的皇帝赵敏抛入海中而死,南宋灭亡。
《射雕英雄传》中有明显的历史错误:
一:金正大四年(公元1227年)八月,成吉思汗杀西夏,死于六盘山。成吉思汗去世后,蒙古人于1235年入侵了南方。郭靖怎么可能在北方见到成吉思汗本人,最多给他烧纸钱?
二:襄樊之战从四年到十年,历时六年。襄阳五年围城,吕还在想办法守口如瓶,可见他并没有那么贪得无厌,怕死,金庸书中所写有失偏颇。
三:襄樊之战既然持续了六年,郭靖和杨过不可能在襄阳对抗蒙古人,因为三十多年可能已经过去了。
以上只是供大家参考。历史事实之一的金庸,肯定是烂熟于胸的,为了剧情需要,他不得不这么做。而且金庸写武侠小说是写人性的。历史只是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是否与史实不符并不太苛刻。但如果真的想被编入教材,那就另当别论了,这是题外话。
一位评论家曾经说过,现在作家缺的不是生活中的物质,而是丰富的想象力。正是凭借他丰富的想象力,金庸把我们带入了五彩缤纷的武侠世界。唉,要是他多写些通俗的武侠小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