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漆器属于哪里?

扬州漆器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扬州漆器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扬州漆器制作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它就享誉世界。隋唐时期,扬州漆器工艺尤为精湛,镶嵌金属的产品与日俱增。明清时期是扬州漆器的繁荣时期。除了绘画和雕漆外,还展出了平磨珍珠母、骨石镶嵌和珍宝镶嵌等新技术。传统扬州漆器是在精美漆器的基础上,用翡翠、玛瑙、珊瑚、碧玉、白玉、象牙、紫檀木、云母、夜光螺、金银等八百种名贵材料制作而成。漆器的装饰纹样模仿了《扬州八怪》等一大批书画名家,进一步提高了扬州漆器的艺术欣赏价值。

漆器是扬淮盐政的重要贡品。比如清朝档案在乾隆十五年(1750)、三十六年(1771)、五十四年(1789),扬州向清朝进贡的漆器都是紫檀和珍珠母的。各种器物,从御柜、宝座、床、柜、桌、香、屏,到各种盒、扇、箱、碗、碟、器,应有尽有。其内胎材质包括紫檀木、梨木、红木、黄杨木等名贵木材。

鸦片战争后,扬州漆器业逐渐萧条,点螺钿、漆砂砚、谭力螺钿硬镶嵌等珍贵漆器相继失传。同治至光绪时期,漆器生产略有回升。主要漆器产品有雕漆、螺钿、周制、雕漆、钩刀等。小件包括柬埔寨盒、花盆、卡片、文具等。浅刻流行一时,品种有帽容器、笔筒、砚盒。深屏挂往往以“扬州八怪”书画为主,产品基本在国内销售。

解放后,扬州漆器逐渐发展起来。1953期间,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负责组织全国民间工艺美术展览,从梁、梁德福、钱钟春、孙等原作坊购买浅雕、平地螺钿盒、骨石镶嵌、雕花、玉雕漆屏、漆柜等工艺美术,送江苏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从此,扬州漆器工艺再现辉煌。

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艳丽典雅,造型古朴庄重,观赏性与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扬州漆器按形制和用途分为屏风、家具和杂件三大类,以屏风和家具为主,屏风和家具的产量占扬州漆器产量的80%以上。按装饰工艺分为十大类,尤其是镶玉、平地珍珠母、点螺的雕漆质量居全国之首,驰名中外。扬州漆器精品众多,在国内外多次获奖,并被选为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的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