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的历史故事讲述了什么?250为什么成了骂人的话?

“250”是中国流行的一句话,已经传遍了全国。现在在本山大叔的小品里简化为“二”。我的家乡泰安被称为“二兵”。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不用解释了。然而,它的历史故事却鲜为人知。

据说战国时期的说客苏秦被暗杀了。一怒之下,王发誓要为自己报仇,但凶手却久久无法找到。所以他想出了一个计划。他把苏秦的头砍了下来,挂在齐国都城的大门上,并贴出告示说:苏秦是内奸,为了救齐国,把他当定时炸弹杀了。你应该得到2000金币的奖励。希望正义之士能来领赏。

公告一贴,就有四个人来声称自己杀了苏秦。王琦说:“不允许你撒谎。”这四个人坚持说是他们干的。齐王说:“好吧,真勇士,我给你2200金。但是你打算怎么分呢?”四个人回答:“我们平分吧,每人250。”这时,来自北京的富家女胡金铨·雅洁变了脸色。他很生气,厉声说道:“来人啊,把这四辆250拉出来,砍倒他们!”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句话出自《图派Ku》。牌九是一种古老的赌博工具,其中有两种牌,即“两板”和“五耀”。这两张牌加起来十张,推牌九的时候叫“死十”。“死十”是排九里最小的点。大家都比它大,它吃不了什么牌。所以扑克游戏中的赌徒用“两板五板”这个缩写来形容无助无用的人。久而久之,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音变,“两板五”变成了“二百五”,其含义也变成了对高明、不靠谱、缺弦大师的讽刺。

上面第一个说法是个玩笑,不要当真。第二种说法也很牵强。其实“250”一词的由来很可能与古钱币有关。古钱币中间有一个方孔,所以也叫“孔方兄弟”。为了方便携带,古人用绳子把钱穿过洞。一千块钱也一样,后来叫串串。在清朝,一根弦也叫吊。李丽的姐姐冯说,袭人月薪二两银子,晴雯等大姑娘月薪一文钱。一千元的叫鹤,一元的也叫大的。500元是半吊,半吊不够一吊,说明一个人的心眼很差。楚剧是一种古老的地方剧种,由清代道光年间流行于鄂东的和声调与黄陂、孝感等地的民歌、道情、竹马、高跷、民间说唱等组成。楚剧里有一部传统戏剧《红楼梦》,讲的是腊月三十,一个外号“半吊子”的鞋匠卖鞋的故事。当时有“半生不熟”的说法。现在济南方言常说某人的言行“半生不熟”或“半生不熟”。“半挂车半挂车”的意思是“250”,原意是250的文豪。但是玩了之后,就成了形容“半挂车比半挂车好”的骂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