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所有名胜的信息

大圣塔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能仁寺英雄殿东南。始建于东晋,后毁。

唐朝时,白云段禅师重修,寺塔并建。元朝十二年(1352),该寺虽毁于一场军事灾难,但塔仍完好无损。清咸丰年间,塔毁于火,塔毁三级。同治十一年(1872),九江巡抚白景福催复。塔为砖石结构,六角锥形,七层,高42.26米,底部对角线直径8.9米,门朝西南。左侧底部嵌有石碑,为同治十一年白景福所撰。

天华宫

又称娘娘庙。在江西省九江市南门湖和甘棠湖之间的长堤南端。据德化县志记载,该宫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它是砖木结构的。宫内有皇后殿、皇后阁、左右禅房等建筑。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宫殿东临南门湖,西临甘棠湖,南临甘棠公园,北依燕水阁,风景秀丽。最著名的是娘娘阁,木结构,高12米,六角三层,飞槽画楼,亭中有梯,六面皆有窗栏,可远眺湖光山色。

甘棠湖

在江西九江市中心。面积约270亩。是庐山泉水注入的。

徐来凉风习习,碧波荡漾,景色秀丽。湖中有一条长堤,长50米,堤上有宋代修建的思贤桥。湖中的延水亭建于唐代。它是九江市的一个著名景点。

延水亭

原名浸月阁。在九江市甘棠湖。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三年(816—818)。相传是三国时期东吴总督周瑜的旧址。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九江市)司马时,曾在其上建亭。后人将其命名为“浸月亭”,是因为其诗《琵琶行》中有一句“当江边玄妙地向月圆时”。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楼亭,意为“山顶上一笼薄烟”,命名为烟水阁。两馆均毁于明代嘉靖以前,明末重建于沉月阁废弃旧址,并将废弃的延水阁名称移至此处,称今。明清时期多次重建修建,咸丰三年(1853)毁,清末重建。亭前有两个石剑匣,亭内有舟厅、纯阳厅、翠兆轩、五仙亭、一亭、宴会厅、镜泊楼。1972年全面恢复,并修建了一座弯桥,从湖中蜿蜒至亭子,供游客参观。

波浪井

又称观音经、瑞经。江西省九江市北部长江边。是西汉名将关英在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驻守九江时所刻,名为关英井。窒息后。东汉建安年间,孙权在此居住,立下标准,命人挖井。他发现竖井壁上有题词:“此井开于汉高祖六年尹莹。”全见明,以为吉祥,故名瑞京。因该井靠近长江,每当刮风时,江涛涌起,井内有波浪,故又称波浪井。唐代诗人李白曾在《下浔阳泛-栗鹏遣王判》诗中写道:“浪动婴儿好,浔阳江占上风。”这口井在大旱之年,河水下降,井水永不干涸。

能仁寺

旧名成天元。在江西省九江市的东部。它建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后来被废弃了。唐代白云端禅师重修,明洪武十二年(1379)重修,弘治二年(1489)改名能仁寺,后多次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清同治九年(1870)重修。是九江三大丛林之一(另外两个是龙池寺和舍利寺,现已废弃)。面积约3000平方米。有单层重檐、周式回廊、宏伟的大乘殿和金刚殿、铁佛殿、左右禅房、藏经楼等古建筑。寺内还有盛达塔、双阳桥、飞石船、雨点石、冰山、雪洞、惠尔泉等七大景点,是九江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

索江塔

在江西省九江市东北部,靠近长江的一个山坡上。据同治《德化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三年(1585),在县城东北的李三建有一座三层楼、一座塔、四头铸铁牛。地震后,河水涨了好几尺,岩岸坍塌,楼房废弃,铁牛沉入河中,只剩下宝塔。塔身为砖石结构,整体呈六圆锥形。* * *七层,高约35米。塔底楼东墙嵌有明代碑文。近400年前,虽然历经风雨侵蚀,地震动摇,特别是1938年,被日本军舰炮轰,三处中弹,但依然屹立在长江边。船上下,几十里都能看到塔影。在艺术设计中,这座塔常被视为九江的象征。

岳飞穆姚墓

在江西省九江县朱令的北端。面向西北,长9.1米,宽3.2米,高1.7米。外壳是圆形拱顶和石灰岩结构。墓碑上刻着“宋·岳重王武之母瑶台夫人之墓”。还有两匹石雕马,每匹高约1.5米,长约一吨,一匹完整,一匹断了头。还有秦桧夫妇跪着的势石俑。根据墓志对碑文的强调记载,我婆婆原籍河南汤阴。南宋绍兴二年(1132),她飞到江州(今九江),得到军队支援。六年(1136)春,卒于鄂州(今湖北武昌)。四月,他被宓妃安葬在朱令,并在墓山上建了一座亭子。明朝在郑德和郑德之间建有一座神社,后来被士兵摧毁,他的儿子和孙子建了三座小屋供崇拜。现在的坟墓保存得很好。

岳飞李女士的墓

江西省九江县朱令西端的太阳山。坐北朝南,长3.75米,宽1.5米,高1.7米。外壳为石灰石结构,圆形拱顶。墓碑上刻着“宋之妻李之墓”。墓前有一个祭台。两边各有“声叙”和“禁言”两座碑,残缺不全。陵墓旁边原来的王越神庙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狮子洞

它是江西省九江县狮子山的一个溶洞。约有4万平方米,分为七个景区大厅和40多个景点,包括洞府之钥、竹林、南海沈竹、鹏泰观音等。大殿相连,景色相连,洞内钟乳石晶莹如玉。有的灿烂如珍珠玛瑙;有的如琼树银花,争奇斗艳;有的像珍禽异兽,栩栩如生;有些,像宝塔和塔楼,风格非凡;还有的像仙女、女神一样,形神兼备:各种景物,形态各异,相得益彰,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涌泉洞

在江西省九江县庐山西麓涌泉乡,距县城20公里。这是一个巨大的石灰岩洞。因一股清泉流经全洞而得名,全洞行程1.5 km,面积约13000平方米。洞内有仙人迎客、母螺补天、清泉映月、神仙聚会等32处景点。

陶渊明神庙

也被称为陶静节寺。原为江西九江县马晖玲,面向阳山,于1982迁至县城沙河街东北角蔡家洼。坐西北向东南,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代寺庙建筑,占地246.9平方米。它重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寺内上殿檐上有两块碑,中堂原有两块碑,分别为“黄曦大师”和“看古瑶集”,门头有“陶静祭殿”碑,耳门头有“菊园”和“柳巷”碑。寺外杨柳成排,风景秀丽。现存的历史文物对研究陶渊明的生平事迹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陶渊明墓

它面向江西省九江县马晖玲的阳山,朝南。长7.9米,宽4.1米,高1.62米。外壳是一个长拱顶的砖石结构。墓石横刻“清风高捷”,中间刻“阿津郑学者陶公敬先生之墓”,墓志铭在左,告别辞在右。墓碑的左右两边,每根柱子上都刻着一个碑。左边是五六先生的生平,右边是修墓人的姓氏和年份。墓前有一道石栅栏。四周松树环绕,林木苍翠,从山上到墓前,山坡上还有石阶。陶渊明(365?—427)生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县),晋代杰出诗人。早年在军中做过下级官员,做过县令。41岁时,退居外地,定居浔阳柴桑(今九江马晖玲)。该墓于清乾隆元年(1736)中秋重修,原貌基本完好。& lt/FONT &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