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吃羊,南宋吃鱼。为什么北宋人对羊肉如此痴迷?
唐宋以前,人们喜欢吃什么肉?先秦时代《国语》记载:“皇帝吃饭太快,牛羊貘一应俱全。诸侯吃牛,大清吃羊,大夫吃貘,士吃炸鱼,吃菜。”可见在先秦时代,上流社会的人只吃牛羊肉,因为当时的牛羊肉比较珍贵,所以当时的人认为只有牛羊肉才是上等肉。因此,在这个时期,牛羊肉是人们肉类饮食的欢迎对象。
汉魏时期,牛耕的逐渐普及,使得牛在农业社会中的重要性直线上升。为了维持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颁布了明确的圣旨,不得无故杀牛。《礼记》也说:“诸侯不无故杀牛,大夫不无故杀羊,士不无故杀狗,庶人不无故吃宝。”所以人们在饮食上放弃吃牛肉,改吃羊肉。羊肉逐渐成为古代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要肉食。
为什么宋朝的人吃羊肉这么受欢迎?1.宋代食用肉类种类不多。
第一,唐宋时期,沿袭汉魏之风,禁止杀牛,只有自然死亡或病死,才能出售或食用。同时,养牛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作为饲料来源,一头牛需要50亩左右的草地。这在耕地非常紧张的宋代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会有大规模的养牛活动。因此,宋朝就没有牛肉吃了。至于《水浒传》中主人公总是要两斤酱牛肉的说法,只是为了突出梁山好汉的叛逆精神,但与历史不符。
第二,宋朝以前,人们不擅长养猪和煮猪肉。古代猪一般都是散养的,导致体型小,产肉量低,猪肉腥味很重。到了现代,通过采取“圈养”和“阉割”的方法,可以使猪快速育肥,产肉量剧增,猪肉腥味消除,猪肉成为主要的肉源。
药王孙思邈说:“长期吃猪肉,使人失精得病。长时间吃海豚肉会让人感到虚弱和疲惫。”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道:“猪肉皆苦,微寒,微毒”,“南猪味浓,煮汁稠,尤毒”。中医的这些错误理论也对古代的饮食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所以,在宋代,猪肉是一种“便宜”的食物,一些穷人会吃。
还有一件事,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头猪。他不吃猪肉,同时视猪为宠物,并使之成为祖先的家规。自太宗以来,这一祖传家规一直得到严格遵守。宋代以后,皇帝都不吃猪肉,直到西宁时期,桌山才成为羊肉为主,猪肉为辅的局面。综上所述,猪肉在宋代也是很难摆上餐桌的。
第三,鸡鸭需要饲料。养鸡需要大量的饲料,一只大鸡一天需要一两只饲料。一只鸡从小就用了很多饲料,鸡一般都是群养的。养鸭也是如此。所以宋朝人只能在丰收年养鸡鸭。
所以鸡肉也很难成为主流。狗肉在唐宋以前,尤其是宋代以前,一直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但宋代以后,地位逐渐下降。但由于狗小,难以长大,到了宋代,主流地位被迫让位于更大的羊。
第四,鱼很好,但是受地理位置的限制,除了鱼米之乡,鲜鱼不能保存很久。如果做成鱼干,在古代需要珍贵的盐,所以人们还是不怎么吃。其他海鲜也是如此。鹿肉是第一野味,但鹿不能驯化,不常见。所以鹿肉不可能成为主流。
第二,羊肉在宋代有很多优势。
第一,古人认为羊肉好吃。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美”字时写道:“美是甜的。从羊到大。”由此可见,羊肉在古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同时,羊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比大多数动物产肉多,所以深受大家喜爱。
第二,宋太祖·赵匡胤早年喜欢吃羊肉。据说赵匡胤早年曾在长安街上流浪,一贫如洗。饿的时候,他向店家要了一碗羊肉汤和两块饼。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赵匡胤心中永远不会忘记那美味的羊肉。在宋朝建立之前,赵匡胤经常去赵普家“吃米饭”,赵普也用烤羊肉招待他。宋朝建立后,赵匡胤制定了祖传家法,只吃羊肉,不吃其他肉类。
南宋李导在《续资治通鉴长版》中谈及宋代先人的方法,写道:“饮食不贵,厨师只用羊肉。这是所有祖先的家庭方法,导致和平。“羊肉成为宋代宫廷饮食中唯一的指定肉类。宋朝统治者对羊肉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羊存在于赏官中。
宋仁宗在位的时候,也把羊肉作为官粮分给各级官员。就连平民阶层也受到皇室的影响,婚礼、夺榜等喜事都少不了羊肉。宋代市场上的羊肉也是人们争相购买的热销品。
第三,相对于猪肉,古代中医更认可羊肉。北宋重修的《经史证应急本草》中写道:“人参补气,羊肉补形,补中,除烦,增强食欲,壮阳补肾”。把羊肉和人参并列,羊肉在古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第四,羊与其他牲畜相比,在宋代更适合饲养,因为羊擅长爬山,在荒地、山地等不适合耕种的地区也可以饲养,不占用耕地。对于宋朝这样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来说,羊肉比同样好吃的牛肉划算多了。
《东京梦》里提到了炖羊、软羊、牛肚、里脊、内脏、生软羊面等等,说明羊从头到脚、从外到内都被煮熟了。这种投资小收益高的动物,在宋代深受水产养殖业的喜爱。
羊肉虽然受欢迎,但普通人很难享用。在宋代,羊肉不是普通的东西,价格昂贵,只有精英阶层才能接受。但宋代羊肉贵是因为宋代羊肉的产量不足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而不是因为人们争相购买,抬高了价格。
虽然上面提到了可以在贫瘠的土地或者山上放羊,但是这样养出来的羊明显没有草原养的肥,数量也比草原养的少。但是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国家都缺少大面积的草原,所以各郡的羊肉产量非常有限。
相比之下,晋国牧场饲养的羊,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宋朝。当时晋国的市场上卖全羊是很常见的,羊又肥又健康,价格也很便宜。不过南宋时市场上有一些便宜的羊杂之类的卖。甚至偶尔有人在市场上卖一整只羊,而且这羊比较瘦,远不如徐金国肥。
同时马匹的饲养也需要草原,宋朝的军事实力已经很弱了。因此,为了更大的利益,尤其是国家安全,统治者还要求将有限的草原和草料大部分用于养马。这进一步限制了羊肉产量的增长。
据《宋会姚记稿》记载,宋代仅皇宫就用羊43万多斤。像宋代那么大的羊肉需求怎么满足?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进口”。即使在金国买羊很便宜,如果我们从金国“进口”肥羊,一方面金国卖给我们的价格会更高,另一方面我们就有了一只活羊。
把羊从遥远的北方草原运到南方花了很长时间。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运输过程中付出的代价更多。所以羊运到南方,又要涨,最后只有有钱人才能吃到羊肉。在普通人眼里,羊肉是一种稀有珍贵的玉石。
《简毅鼎志》记载,在宋高宗绍兴,“吴中羊价极高,一斤肉九百元”。所以水浒传中提到,宋江邀请李悝jy到琵琶亭喝酒时,店家说“只卖羊肉,不卖牛肉”,显然是因为宋江等人吃不起羊肉,看不起宋江等人。于是,就有了李悝jy殴打调酒师的一幕。
宋代诗人高公思也写过一首诗《有感于吴中羊肉价高》来感受羊肉的高价:“平江羊911斤,怎敢买尝?”业余时间只给鱼填两顿,现在肚子里就是个小池塘。“如果把古代官员的俸禄排一排,宋朝第一。即便如此,如果官职不高,薪水不厚,对于很多官员来说,羊肉也是一个不可爱惜的宝贝。由此可见当时羊肉有多贵。
直到近代,羊肉一直是常见肉类中最贵的肉类,可见羊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并没有降低。即使有人因为它的气味而不喜欢它,也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