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的形成与秦始皇修建阿房宫伐木有关吗?
首先,我想说一件事。学者们对黄土高原的形成一直持有不同的观点,其中最广为认可的是风成学说:
认为黄土来自北方和西北的甘肃、宁夏、蒙古高原等广大干旱荒漠地区,甚至中亚地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晚上冷却收缩,逐渐风化成大小不一的石头、沙子和粘土。同时,在这些地区,每当冬春盛行西北风时,风力骤起,飞沙走石,沙尘遮天蔽日。粗的石头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而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集成一片片沙漠,细小的淤泥和粘土纷纷飞向东南方向。当风力减弱或被蜿蜒的秦岭阻挡时,它们就停止堆积,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广袤的黄土高原。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存在“黄土高原的植被条件相当好”这种说法了,因为黄土高原是经过几十万年的风的堆积形成的,而且一直都在这个过程中,所以不会有覆盖面很广的植被。如果有,也是秦岭原始植被然后被沙尘暴掩埋。这一过程远早于秦始皇的历史阶段,所以黄土高原的形成与秦始皇修建阿房宫伐木并无绝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