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自杀——历史不忍细看。

袁崇焕自杀了?他不是被崇祯皇帝处决了吗?是的,但是谁杀了袁崇焕?是他自己!

在明朝被杀的边防军中,袁崇焕的死可能是最不公正的。他不是战败了土地,而是被诬陷为汉奸,是导致清兵突破边墙入侵京都的罪魁祸首。

袁崇焕当然不该死,袁崇焕也不会死。虽然因为皇太极的双重间谍被崇祯杀死,但是要小心,这个结果和袁崇焕的性格有关系。

宁远城,位于山海关和锦州之间,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有50多位战争将领被调到这一地区作战,其中不乏有兵部尚书、大学士、巡抚等头衔的高级官员。而战功最突出的是袁崇焕。袁崇焕镇守宁远,两次以绝对优势击退清军进攻。努尔哈赤本人在宁远门口被枪打成重伤,不治身亡。有了这些资本,袁崇焕变得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在崇祯皇帝和朝臣面前发表不切实际的言论,从而埋下了自己倒台的祸根。

崇祯元年(1628)七月,清军大举进攻锦州,皇帝召集所有朝臣开会。皇帝焦急地问袁崇焕东方的战争什么时候结束。袁崇焕很轻率地回答:五年。没有一个朝臣相信袁崇焕的大话,皇帝却称赞不已。

袁崇焕随后在朝廷做出了一个近乎霸气的举动,强迫大臣们在皇帝面前一个个表态,既保证了袁崇焕军队的物资供应,又做到了上一任在用人、调兵时的做法。所以他才要求皇帝让他便宜办事,不允许朝臣干涉,甚至讨论。朝中多位大臣对袁崇焕企图通过威胁要求、得寸进尺等手段遏制官员的行为大为不满。

袁崇焕上台后,战争并没有他预测的那么顺利。他想通过和谈暂时中止清军的凌厉攻势。在熙宗时,袁崇焕是和谈代表,但他忘了天子是一个刚愎自用又敏感多疑的君主。在此期间,他杀死了皮岛司令毛。崇祯皇帝很害怕看到袁崇焕这样行事。朝鲜的大臣们正在谈论这件事。袁崇焕刚愎自用,却把自己一步步推向了毁灭的深渊。

就是这个事件,皇太极用了他的双重间谍。一方面,袁崇焕和谈之事被大大夸大,广为流传,将杀毛称为袁崇焕讨好后晋(清)之举;另一方面,一支军队正在喜峰口周围推进,突破侧墙,接近北京城下。京城上下震动,传袁崇焕通敌。这时候,生性多疑的崇祯皇帝再也不耐烦了。他下令把袁崇焕抓起来,立即绑在西城斩首。这个时候满清没有人站出来为袁崇焕说话。伟大的明星袁崇焕就这样成了严重不公的牺牲品。

袁崇焕在强敌面前没有输过一场战役,只是被他傲慢不羁的性格打败了。

历史经不起细看。历史怎么能细看?仔细看,就像用高倍放大镜看美女。光滑圆润完全看不见,但是鳞片交错,毛孔肿胀,缺陷暴露。因此,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墨水,更重要的是,它需要为尊贵的人所禁忌,为名人所隐藏,为君主所避免,为当前的政治所避免。所以读历史的时候,往往有些模棱两可,有些闪烁其词。当然,这是历史学家的秘密。但其实那种暧昧和忽悠中往往隐藏着很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