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的历史

皇家园林的历史:皇家园林是皇帝的家人休息和参观的地方。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之后又进行了添加和修复,现在依然保留着当初建造时的基本格局。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于十八年建成,名“公后园”。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这里被称为“御花园”。

御花园御花园南北长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m2。园内主要建筑秦安殿,为重檐屋顶,位于故宫南北中轴线上,以亭阁为中心向前方和两侧蔓延。公园内青松翠柏翠竹点缀其间,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

御花园以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互补、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浓郁。秦安殿,重檐,位于故宫南北中轴线上,亭台楼阁向前方和两侧蔓延。公园内青松翠柏翠竹点缀其间,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秦安殿周围有四个亭子:北面的富弼亭和程瑞亭,都是方形亭子,跨在池边,只在南面伸出宝厦;南面的万春亭和钱球亭是由太湖石堆砌而成的石山“桩秀”,建在北宫墙上,形成十字交叉的平面。

皇家园林它是一座宫殿园林,建筑精美,布局紧凑。御花园的面积并不大。它南北深80米,东西宽1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