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四渡赤水的位置如何,每次都是从哪里渡过赤水河?

土城,红军过赤水的渡口之一。

红军二渡赤水之一:太平渡

红军三渡赤水之一:茅台。

二郎滩,赤水主要渡口之一,红军第四渡。

一渡赤水:65438+65438 09 35+10月29日,红军从四面山(今侯元)场和西面的土城南北地区渡过赤水河,向四川古蒂、蜀永地区推进。

杜尔赤水:2月18日至2月21日,在太平渡、二郎滩渡赤水河,向桐梓地区急进;与此同时,红5军1团向温水方向行进,吸引追击的川军。

三都赤水:3月16日至3月17日,3月16日至3月17日,在茅台以西及其附近渡过赤水河,向川南谷林、叙永方向前进。19,红军攻占龙山镇,随后进入大村、铁厂、两河口地区。

四渡赤水:3月21日晚,我们分别经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渡过赤水河,从敌重群右翼急转南下。26日到仁怀大道北的遵义、甘溪、马宗岭。

在四渡赤水战役中,毛泽东等人根据形势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在国民党军队的重兵群中,灵活地改变了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了敌人,策划和制造了战斗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牢牢地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的辉煌战例。

扩展数据:

1960年,英国人元帅·蒙哥马利访华时,盛赞毛泽东的辽沈、淮海、平金三大战役,堪比世界历史上任何一次大战役。毛泽东说:“四渡赤水是我最喜欢的钢笔。”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时,在黔、川、滇三省交界的赤水河流域与国民党军队进行的运动战战役。这也是毛泽东进入遵义会议决策核心后指挥的第一次战役。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为实现北进的战略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一胜利雄辩地证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是符合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实际的。在这次战役中,毛泽东从周恩来军事指挥的“帮手”到前敌指挥部政委,再到党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成员,不仅在实践上,而且在名义上进一步确立了他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与井冈山时期和中央苏区不同,四渡赤水行动是在根据地丧失、无后方支援、国民党军队经常被追击堵截数倍甚至十倍的严峻形势下进行的。

毛泽东的军事指挥艺术、战略战术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突出特点是充分发挥红军徒步快速机动的能力,将“走”与“打”结合起来:以“走”调动敌人,以“打”创造战士;以“战”克敌,以“行”创造条件。

在“走”和“打”的同时,辅以“变”和“诈”,即敌人变,我们就变,兵不厌诈。在毛泽东的指挥下,红军化被动为主动,灵活地改变作战方向和区域,在数十万敌人之间飘忽不定,积极创造和寻找战机,有效地歼灭了敌人,从而牢牢地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四渡赤水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是“毛主席用兵如神”的真实写照,因此被毛泽东本人认为是其军旅生涯的“得意之笔”。

新华网-红军四渡赤水的战场

新华网-解码长征|毛泽东为何称四渡赤水为“得意之笔”

百度百科-四渡赤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