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D注释06:理解的六个维度
●能够解释:通过归纳或推理,对现象、事实、数据进行系统合理的解释;洞察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提供例子。
学生不仅能自己理解事实,还能解释所学并给出合理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解释,或者用具体的证据和逻辑来推断事实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可以设计“为什么”“如何”等问题来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
●能阐明:讲一个有深度的故事;提供适当的转换;从历史或个人角度揭示观点和事件的意义;通过图片、轶事、类比、模型来达到理解的目的。
意义可以转化理解,澄清的对象是意义,而不仅仅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通过强有力的故事,而不是抽象的理论来交流思想。
解释和澄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论是普遍适用的,澄清要看具体情况。具体题目、数据、经验固有的不确定性,需要培养澄清能力,这不仅是老师需要的,也是学生需要的。学生要想在知识中找到意义,就必须掌握知识创造和提炼过程的第一手资料。
●适用性:在各种真实情境中有效运用和调整我们所学的知识。
“纸上谈兵感觉很浅,不知道怎么做。”理解就是能够应用知识,而“应用”不同于知道和单纯的理解:第一,学生不需要具体知识的提示;第二,问题不是老生常谈。
理解需要将我们的思想、知识和行动与具体情况相匹配。如果学生理解了它,他们就会知道在具体和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如何做,并能够在压力下冷静而机智地成功完成任务。
课堂上的填空、简答和口头问答可以为学生的理解提供线索,但通常需要更深入的测试,或者新的问题、开放的对话和仔细的观察才能决定理解的水平。
皮亚杰的观点更为激进:对一个概念或理论的真正理解意味着学生对其进行再创造。在他看来,数学领域的应用题并不是真正的新问题,并不能完全表现出理解的程度。应用创新,自然地运用知识进行再创造,才是检验真正理解的标准。
●洞察力:批判性地看待和听取意见;看事情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能以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说,理解就是以一种平静而淡然的态度看待事物,并试着提出一些问题:这种观点是谁提出的?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处?达到这种效果的假设或默认条件是什么?靠什么条件来保证?证据是否充分合理?这些观点可信吗?有哪些局限性?怎样才能改善它的局限性?这件事换个角度会怎么看?
有洞察力的学生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他们将能够揭示各种似是而非且未经检验的假设或结论。洞察力是一种成熟的思维,需要具备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
●热情(同理心):你能从别人认为怪异、奇怪或不可思议的事情中找到价值;基于先前直接经验的敏锐感知。
这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摆脱个人反应去获得他人反应的能力。当我们试图去了解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被吸收——感受别人的感受,看到别人看到的东西。
洞察力是冰冷的,事物被旁观者解读,而换位让人感到温暖。
这种能力让我们超越那些看似奇怪、不同或不可思议的观点或人,体会到一些有意义的东西。有时候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会阻碍我们理解别人的观点,所以我们需要把深度思考放到学习体验中去,才能更好的理解抽象的概念。在评价学生时,一定要多关注学生在回答和解释问题时是否以自我为中心,是否自私,是否以现在为中心。
●自知:具备元认知意识和能力;检测促进或阻碍理解的因素,如个人风格、偏见、心理投射、思维习惯等;意识到有些事情你不懂;反思学习和体验的意义。
我的理解有什么局限?我的缺点或者盲点是什么?我有哪些偏见、习惯或经历会让我产生误解?我们通过了解自己来了解整个世界。
一个人准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体现了他的悟性;元认知指的是我们如何思考和为什么思考的问题,也设计了我们的适应性学习方式和理解(或不能理解)之间的关系。
这六个维度表现了迁移的能力,体现了理解的不同内涵,成为判断你是否真正理解的指标。在逆向设计的三阶段思维中,上述六个维度的渗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所需的理解、必要的评价任务以及最有可能促进学生理解的学习活动。
如果理解是目标,那么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让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时有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是接受他们被“灌输”的东西,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东西,思考它们的意义。这也是建构主义的思想:知识不能由教师获得,只能由学习者自己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有效的指导来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