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滘历史
星星变了,事情也变了...
当改革的巨浪涌入珠江口,开放的春风吹拂着万依的土地,道滘这座中国南方著名的水乡展现出勃勃生机。
在这片63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地处东莞西部,距莞城8公里,勤劳智慧的道滘人在短短20年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让开门登船成为遥远的记忆。编织草席、加工五金等传统手工作坊被工厂、企业、跨国公司取代;千里跨河和摇橹船运送粮食的繁忙景象,已经把川流不息的直通集装箱卡车留在了遥远的过去。
微欢楼见证了水乡的风雨历史,虹桥承载了创业者的脚步。
今天的道滘,桥飞如虹,标道缓舞。广深高速公路穿镇而过,离开这里的立交到广州33公里,到深圳93公里,规划中的东莞物流中心与之毗邻。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和朋友聚集在道滘,工业区鳞次栉比。城市建设呈现典型的水乡特色,东江水清澈,花木秀丽,遍布全城。
被称为鱼米之乡、美食之乡、文化之乡和中国曲艺之乡的道滘,正在建设一个具有水乡特色的经济镇。围绕把东莞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和“一城三创五争”的发展战略,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
一个目标(建设现代水乡)和三位一体战略(高速公路出入口商业经济增长定位、新城现代水乡特色镇中心定位、南阁工业园经济增长定位)正在描绘新时代的新水乡!
古榕如盖,巷子幽静,乡音古韵不变;小桥流水,一叶轻舟,飘逸灵动的是水声;威塔木棉和荷塘月色,一如既往的是民风的淳朴,水文化的深邃,水人们的旷达和热情好客。
道交基本概况
道滘镇位于东莞西部,距莞城9公里。广深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大型立交出入口,到广州36公里,到深圳93公里。江南支流贯穿全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面积54.41平方公里,辖13个村和1个社区。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该镇有52,748名常住居民和53,324名外来人口。
该镇地处江南支流下游水网地带,水道纵横交错,河流成网,年平均气温23℃,无霜期360天,年平均降雨量1,81.9毫米,年平均日照1,834小时。这是一个鱼米之乡。
道滘村因地处长江东南支流娇娇,元代至郑铮二年(1342)得名“道滘”。1954,道滘乡改名道滘镇,“道”改为“道”。清雍正八年(1730),周志记载道滘为盐阜乡十三都。清道光十七年(1837),又称济川乡,名称一直沿用到1953。清同治元年至十三年(1862至1874),属清十一都中殿。民国元年(1912),属东关县九区。清朝灭亡前(1938)属于第六区,6500。1949 165438+10月属第八区,1953改为第十三区,称焦乡,1954更名为道滘镇,改“道”。1956,变更为道滘区道滘乡;1958年,10年道滘人民公社成立;9月,1982,更名为道滘区;1987年4月撤地建镇,名道滘。
2.徐水道教史徐水县古称随州、龙山县、安苏府。1914变更为徐水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文化积淀。燕长城贯穿全境,历代都是重要的军事要地。道教活动已经持续很久了!瀑布北支安苏镇北关燕长城下的江女庙是中国最早的江女庙之一,比山海关的江女庙早了几百年。徐水县道教兴盛,除关帝、黄成、真武、土地、文昌、王龙等寺庙为道教民间神或官祭祀之外,共有道教宫观16座(河北省宗教记载),多集中在安苏镇、遂镇、大王店镇、高林村、尹达镇,其中毕夏庙、黛玉庙较多。(相传人类的始祖轩辕黄帝出现在诸侯之前,是在安苏(今徐水县)釜山(锅底山)。石《釜山行》:“和远,石泉之水深。试尝淡泊之味,犹见古帝之心。”道教起源于黄帝,被认为是道教的始祖,黄就是如此。历史上有名的大道有刘道秀和马。
刘道修是辽代的道士。安苏(今河北徐水县)出生。早年,他就有出家的想法。二十三岁进盘溪山,做了一名老师。陶秀擅长魔法,对灾难的处理都很变态,尤其是对猝死的人。回到家后,看到村民中有暴死的,还有刘的妻子在另一支军队——四川猝死,刘道修给道士符,死者以此为生。住在莱阳,每次20多个小偷晚上密谋抢劫他们家,道修得知他们要跟道,突然狂风大作,小偷迷了路,最后逃之夭夭,这样他们家才有救。他对道教的修行和实践,对世界和人的帮助,等等。六十岁时,他无疾而终。马,字,号靖远。明朝万历年间的安苏人。一开始是儒生,后来被一个陌生人授了传,才悟道入道。《保安官志》中说:“为人和善,乐于带头。她不想伤害草和植物。和老乡说话只是一种美德,没有什么长语。村里人都很尊重。”
徐水县著名的道观有崔迪的东岳天启寺和毕夏寺。据《东岳大帝年谱》记载,泰山神东岳大帝是天帝之孙。鬼神之家,主掌管人间高低之数,掌管十八地府,七十六师六宗薄录,有权修短生死。唐代封泰山为天齐王,宋代封泰山为天齐仁帝,元代封泰山为天齐大寿仁帝。历代皇帝都关闭了他们在泰山的神龛。泰山神有女名毕夏·袁俊,又名“泰山玉女”,全称是“东岳泰山玉女”民间俗称“泰山奶奶”,是道教崇拜的神灵之一。根据王铭志刚的玉女传,“泰山上的玉女是仙女。黄帝始时见,汉帝始时见。”道经上说,毕夏袁俊“掌管乐府神兵,观世间善恶,以善报恶,显反应之快。”因此,东岳庙和毕夏庙遍布天下,名曰“泰山之宫”冯明为民《安苏毕夏寺》:“板筑于宋,野人犹释杨郎。国在千里之外,如今又被封锁,峰闭古战场。紫塞远虚带,白沟近金汤。剑龙无意去山南,应知当日有靖康。”安苏毕夏寺在河北很有名。
崔迪的东岳天启寺和毕夏寺就建在村子的东端。此村建于明洪武二年(1404),姓崔,山西小辛州人。宋代原来有个土城。因此,在城东建了村落,并在城东建了月天齐寺和毕夏寺。据居住在翠堤城村的96岁老人张说,张家祖祖辈辈都信奉东岳大帝。张家祖于明代从大东张村迁至崔迪,祖父张洛增、父亲张五福重修东岳天启寺。他还带领信众到山东泰山拜山,要求将东岳大帝和毕夏袁俊的圣像分开,供奉给香火鼎盛的崔迪市东岳天启寺和毕夏寺。张罗增任寺主(方丈),张五福任第二,章洛杰任第三,张罗华任第四,崔世忠任第五,崔任第六,崔三喜任第七,以此类推。崔迪东岳天启寺和毕夏寺的原始碑刻,记录了清代刘大钊任住持时重建东岳天启寺和毕夏寺的过程。历经沧桑,岁月流逝,时光流逝,金碧辉煌的东岳天启寺成为过去,在人们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古老的道教又焕发了生机。崔春江、崔三喜、任洪书、刘建斌,崔帝城村东岳大帝和毕夏袁俊的信徒,2005年带着对东岳大帝和毕夏袁俊的崇敬来到东岳泰山,求道。因缘际会,皈依霍怀旭大师,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泰山毕夏寺方丈,全真龙门金山派第二十三代弟子。并且有大量的信徒在认同。希望通过法律途径申请恢复崔迪东岳天启寺道场。根据中央(1982)19号文件和《宗教事务条例》,结合徐水县道教实际,为充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合法活动,满足广大信教群众过正常的宗教生活。积极引导广大信教群众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3.民勤道教的历史这么说吧,道教是中国的传统宗教,由三清创始人开创。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周秦两汉时期逐渐形成。道教不是一个人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创造出来的,而是融合了中国各地不同文化和思想的宗教。
中文名
道教史
宗教
道教
升高
古代
形成期
秦州和汉代
道教的起源
道教起源多样,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密切相关。
三个基本来源
道教的基本来源有三:鬼神崇拜、房仙信仰和黄道观。
鬼神的威卡教在古代,人们把太阳、月亮、星星、河流、山脉和祖先视为神并加以祭祀、祈祷和崇拜。黄帝时期有祭祀天帝的活动,包括“关禅告天”、“郊祀神”、“万灵接明庭”等。这种源远流长的鬼神崇拜,到了周朝,形成了神、属地、鬼的体系,以及尊天为祖的信仰传统。道教不仅继承了这种鬼神崇拜的思想,还将这种神的体系纳入了神仙体系。巫术信仰历史悠久,与鬼神崇拜密切相关。古人认为占卜可以确定疑点,打破吉凶。女巫可以与鬼神交流,诉说神意;巫术可以为人祈福,可以治病。古代巫术是由战国时期的神仙方士直接继承下来的。
对精灵魔法的信仰。战国时期,北方的焉耆、南方的荆楚等地出现了神仙方士,宣扬长生不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神仙家(又称方仙道)。方宣扬神仙信仰,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典范,视其为神仙祖先。提出了求仙界神仙、求仙药的思想,并在神社中修炼祭神、行气避谷、导气呼吸等修炼技术;特别是他提倡炼丹,把丹药作为成仙的途径。《庄子》和《楚辞》对荆楚地区仙境的描写,给了神仙方士很大的启示和思考。蓬莱、瀛洲、海上方丈的传说在焉耆一带流传,驱使帝王、方士四处寻找。方仙信仰和术数被道教继承,方士逐渐演变为道士。
4.道滘的历史和历史名人道滘过去叫“道滘”,也叫济川,意思是去江河交汇的地方。
权威的《辞源》和《现代汉语词典》都对“角”进行了解释,并引用了广东东莞道滘的例子。星星变了,大海也变了...当改革的巨浪涌入珠江口,开放的春风吹拂着万依的土地,道滘这座南国水乡展现出勃勃生机。
在这片63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地处东莞西部,距莞城8公里,勤劳智慧的道滘人在短短20年间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让开门登船成为遥远的记忆。编织草席、加工五金等传统手工作坊被工厂、企业、跨国公司取代;千里跨河和摇橹船运送粮食的繁忙景象,已经把川流不息的直通集装箱卡车留在了遥远的过去。微欢楼见证了水乡的风雨历史,虹桥承载了创业者的脚步。
今天的道滘,桥飞如虹,标道缓舞。广深高速公路穿镇而过,离开这里的立交到广州33公里,到深圳93公里,规划中的东莞物流中心与之毗邻。今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和朋友聚集在道滘,工业区鳞次栉比。城市建设呈现典型的水乡特色,东江水清澈,花木秀丽,遍布全城。
被称为鱼米之乡、美食之乡、文化之乡和中国曲艺之乡的道滘,正在建设一个具有水乡特色的经济镇。围绕把东莞建设成为现代化中心城市的目标和“一城三创五争”的发展战略,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新业绩。一个目标(建设现代水乡)和三位一体战略(高速公路出入口商业经济增长定位、新城现代水乡特色镇中心定位、南阁工业园经济增长定位)正在描绘新时代的新水乡!古榕如盖,巷子幽静,乡音古韵不变;小桥流水,一叶轻舟,飘逸灵动的是水声;威塔木棉和荷塘月色,一如既往的是民风的淳朴,水文化的深邃,水人们的旷达和热情好客。
道滘镇位于东莞西部,距莞城9公里。广深高速公路穿镇而过,大型立交出入口,到广州36公里,到深圳93公里。
江南支流贯穿全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镇面积54.41平方公里,辖13个村和1个社区。
根据2000年的人口普查,该镇有52,748名常住居民和53,324名外来人口。该镇地处江南支流下游水网地带,水道纵横交错,河流成网,年平均气温23℃,无霜期360天,年平均降雨量1,81.9毫米,年平均日照1,834小时。这是一个鱼米之乡。
道滘村因地处长江东南支流娇娇,元代至郑铮二年(1342)得名“道滘”。1954,道滘乡改名道滘镇,“道”改为“道”。
清雍正八年(1730),周志记载道滘为盐阜乡十三都。清道光十七年(1837),又称济川乡,名称一直沿用到1953。
清同治元年至十三年(1862至1874),属清十一都中殿。民国元年(1912),属东关县九区。清朝灭亡前(1938)属于第六区,6500。1949 165438+10月属第八区,1953改为第十三区,称焦乡,1954更名为道滘镇,改“道”。1956,变更为道滘区道滘乡;1958年,10年道滘人民公社成立;9月,1982,更名为道滘区;1987年4月撤地建镇,名道滘。
5.东莞历史文化东莞历史悠久。历史:新石器时代,东江沿岸就有原始人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朝,东莞是南方的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东莞是“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隶属南海县番禺郡。
东汉顺帝时,番禺设增城,东莞设增城。
公元222-228年,划入增城里东关郡。金代时,东莞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蠡县,原名宝安。至德二年(757),改名东关,县城设在雍(今莞城)。以东莞为县名开始,相传因境内水草(万草)丰富而得名。
东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6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毁鸦片,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篇章。抗战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属于广东中部行政区域。1956,属于惠阳地区。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东莞被列为珠三角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设市。1988 1升格为广东省直属地级市。
东莞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新石器时代,东江沿岸就有原始人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朝,东莞是南方交通要地。春秋战国时期,东莞是“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隶属南海县番禺郡。东汉顺帝时,番禺设增城,东莞设增城。公元222-228年,划入增城里东关郡。金代时,东莞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蠡县定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改名东关。以东莞为县名开始,相传因境内水草(万草)丰富而得名。东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抗日根据地,成千上万的东莞儿女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英勇战斗,献出了生命。东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已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属于广东中部行政区域。1956,属于惠阳地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东莞被列为珠三角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设市。1988 1升格为广东省直属地级市。
6.谁知道广东东莞的历史?东莞历史悠久。历史:新石器时代,东江沿岸就有原始人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朝,东莞是南方的地方。
春秋战国时期,东莞是“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隶属南海县番禺郡。
东汉顺帝时,番禺设增城,东莞设增城。
公元222-228年,划入增城里东关郡。金代时,东莞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蠡县,原名宝安。至德二年(757),改名东关,县城设在雍(今莞城)。以东莞为县名开始,相传因境内水草(万草)丰富而得名。
东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60多年前,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毁鸦片,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篇章。抗战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属于广东中部行政区域。1956,属于惠阳地区。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东莞被列为珠三角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设市。1988 1升格为广东省直属地级市。
东莞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新石器时代,东江沿岸就有原始人聚居。公元前20世纪的夏朝,东莞是南方交通要地。春秋战国时期,东莞是“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东莞隶属南海县番禺郡。东汉顺帝时,番禺设增城,东莞设增城。公元222-228年,划入增城里东关郡。金代时,东莞属番禺、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蠡县定名为宝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改名东关。以东莞为县名开始,相传因境内水草(万草)丰富而得名。东莞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50多年前,林则徐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抗日根据地,成千上万的东莞儿女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英勇战斗,献出了生命。东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已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
解放初期,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属于广东中部行政区域。1956,属于惠阳地区。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东莞被列为珠三角经济开发区。同年9月撤县设市。1988 1升格为广东省直属地级市。
7.广东东莞的历史东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濠岗人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
夏朝时,东莞属于南方地区。春秋战国时期,东莞是百越之地。
214年前,秦始皇与岭南合并,东莞隶属南海县番禺郡。汉顺帝将番禺分为增城县,东莞隶属增城。
东晋咸和六年(331),东莞蠡县,原名宝安,隶属东莞郡。唐至德二年(757),改名东莞,县城设在雍(今莞城)。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在象山县(今中山市)设立东莞象山镇。明朝万历元年(1573),新安郡(今深圳)五十六里,东莞千户编。
相传东莞是东莞的变调,也有人说是因为地处广州东部(今东南)盛产水草(万草)而得名,或者是过去有华侨在此居住,以为与家乡相似,故名。清代(1839),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毁鸦片,鸦片战争爆发。
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之一。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52属于广东中部行政区域,1956属于惠阳地区。
1985年9月,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县级),隶属惠阳地区。1988 65438+10月7日,国务院批准东莞由县级市升格为广东省直辖市地级市。
扩展数据:
东莞,简称东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广东省辖下的一个地级市,西部与珠江口及广州、深圳、惠州接壤。东莞是“广东四小虎”之一,珠三角重要的商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旅游业和工业化城市,也是国际加工业的重要一员,有“世界工厂”之称。
外省人占东莞市区人口的一半,其中港澳居民约654.38+0.2万。地理东莞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珠江三角洲东江中下游。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 31 '-16 5438+04 15 ',北纬22° 39 '-23° 09 '。最东端是谢岗镇阴平嘴山,最南端是凤岗镇盐田村盐田水库,最西端是沙田镇西大滩村狮子洋中线,最北端是汤种镇黄勇村大塘组以北东江支流中线。
东西长约70.45公里,南北宽约46.8公里。东莞市东邻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南接深圳市龙岗区、宝安区,西接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萝岗区,北接广州市增城区、博罗县。被广州、深圳、惠州九个县级行政区包围。
东莞海域面积9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狮子洋和伶仃洋。大陆海岸线长97.2公里,属于南亚热带浅海区。长安、虎门、沙田、厚街、麻涌、红梅、道滘等7个镇有海岸线。
全市有威远岛、泥洲岛、木棉山岛、冲口沙岛、下排排五个岛屿,海岸线长34.58km,岛屿面积24.13km2。东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粤剧和用广州话演唱的粤剧在东莞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当地民间音乐吸收中原文化和借鉴西方表演技巧的产物。东关绘画,受岭南画派开创者居巢、居廉的影响,注重写生,吸收了西方写生和用色的技法,是岭南画派的一朵奇葩。
东莞每年都会举办龙舟赛、舞狮、麒麟艺术、荔枝节、中秋灯会、重阳高登、花市、花街等活动。1958年,东莞被誉为中国第一个“游泳之乡”。5438年6月+2000年10月,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东莞沙田镇全国首个“龙舟之乡”称号。道滘被文化部誉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莞石龙镇被誉为“举重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