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业

医药行业整体增速保持平稳发展。

主持人:心悦

客户:东方证券马晓晴公司。

主持人:2005年上半年以来,医药行业总体增速保持了较快稳定发展。请问各子行业具体情况如何?

马晓晴:中国医药行业有4613家生产企业。

根据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的数据,2005年6-8月,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品收入2450.99亿元,同比增长25.72%。利润总额204.38亿元,同比增长22.44%。而多家企业亏损,合计1198,亏损比例为25.97%。亏损金额22.64亿元,同比上涨16.99%。

各子行业中,化工制造企业原材料产量94.07万吨,同比增长23.45%;产品收入742.47亿元,同比增长29.63%;利润总额41.49亿元,同比增长1.81.4%。884家制造业企业中,亏损212家,亏损额7.07亿元,同比上升0.91%。1.078家化学制剂企业实现产品总收入71.26亿元,同比增长22.77%;利润总额765,438+0.26亿元,同比增长265,438+0.83%。317家企业亏损,合计亏损7.07亿元,同比增长0.91%。

中药生产企业中,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91家,实现销售收入365438+6300万元,同比增长22.83%;利润总额3.7亿元,同比增长18.15%。亏损企业88家,亏损654.38+0.59亿元,同比增长654.38+0.62%。但中药生产企业1160家,总产量53.95万吨,同比增长16.22%;实现销售收入560.05亿元,同比增长22.01%;利润总额54.54亿元,同比增长65,438+08.39%。349家企业亏损,金额为461亿元,同比增长12.56%。

生物制品行业,全国相关企业427家,实现销售收入1821.2亿元,同比增长32.98%;利润总额65,438+0,945,438+0亿元,同比增长39.20%。亏损企业108家,亏损2.38亿元,同比增长12.45%。

上述情况表明,医药行业整体增速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其中,生物制品行业增长最为突出,收入和利润均增长30%以上,远高于目前化学药品生产企业和中药生产企业20%左右的增速。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目前处于中间强两头弱的格局。即在研发和制剂开发上处于弱势地位;在中间加工技术上,由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低廉的劳动力、环境成本,这一环节具有国际竞争力。

主持人:最近医药市场表现不错。市场热点有哪些?

马晓晴:这里的市场焦点在于股改和一些源于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股改大大提高了整个医药行业的价值水平。从已实施股改并公布股改方案的13家医药上市公司来看,股改方案的平均对价水平为每10股3.4股。

对于中小板的医药公司来说,8家上市公司都是细分行业中的比较优势。因为其历史问题小,质地优良,品牌、定价、规模优势。这些优质公司,送股后,投资价值突出。这些企业IPO后的项目将在未来两年集中产生效益,因此未来竞争力较强。

当市场对股改的热情略有下降,结合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市场衍生出一些新的热点。比如新能源热点,自主知识产权热点。如西藏药业(拥有一个国家一级新药,重组脑钠肽)、华神集团(拥有一个国家一级新药,美托碘131)、武汉健民(拥有一个国家一级新药,人工培育牛磺酸)等品种,市场走势较强。

但我想提醒投资者,在追逐市场热点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企业的R&D实力、良好的治理结构和市场开拓能力,这些才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主持人:从未来更长的一段时间来看,医药行业有什么样的投资价值?

马晓晴:我认为长期投资医药行业应该注意几个基本原则:

1.目前,我国整个医药行业的原创R&D能力很弱,国内企业主要以强仿制为主,很少有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国内药企很难保持持续的高利润。未来可能是准备环节可以在整个产业链上有大的突破。

2.化学制药这个子行业,我觉得可以关注模仿能力强,R&D实力强,技术优势明显,制剂能力强的企业。这些企业产品储备丰富,一旦其储备的产品专利到期,将迎来盈利高峰;而准备水平的逐步提高,也会使这些企业在未来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3.中药子行业的投资要关注相关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实力。目前我国中药产业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化学方向;二是传统处方药的发展。毫无疑问,行业内发展方向明确的优势企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4.对于生物制药企业的价值分析,其研发能力和产品前景尤为重要。目前,中国企业在治疗性疫苗、靶向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生物制药有望成为整个医药行业原创研发最具突破性的领域;同时,国内部分企业在生物制品的强仿方面优势明显。如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的I [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重组E-PO、重组人胰岛素等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5.对于医药商业的企业来说,我们应该关注那些拥有先进管理和资源优势的企业,当行业的拐点到来时,他们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国医药业务经历了近三年全行业亏损的阵痛,行业内整合速度大幅提升,净利率进入稳定阶段。能活下来的企业一定是管理优秀、渠道完善的企业;此外,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医药流通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改善。如果政策鼓励减少流通环节,提倡直接物流,未来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是必然趋势。我认为这个行业未来的复苏是毫无疑问的。目前行业内具有网络和管理优势的企业拐点已经出现。

主持人:目前投资者可以关注医药板块各子行业的哪些上市公司?

马晓晴:我认为在化学制药行业,可以关注恒瑞制药、海正制药、现代制药、复星医药等R&D实力和产品储备丰富的药企,以及特色原料药企业。生物制药行业,可关注柯华生物、天坛生物、双鹿药业、金奎大基因,研发能力强,产品前景好。中药行业,可重点关注营销能力强、有品牌优势、股价低的企业,如天士力、九芝堂等。对于医药商业行业,可关注盈利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如国药股份、一致药业、上海医药等。此外,我认为投资者还可以关注新和诚、华邦制药、京信药业、柯华生物、华兰生物等在各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小企业。

中国王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