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专家分析一下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有什么对策?
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增加,并购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据统计,200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不足6543.8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已飙升至256亿美元。
次贷危机加深后,一些中国企业发现,许多高不可攀的M&A目标突然触手可及,收购价格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这些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冲动又被激活了。今年2月,一些企业家甚至建议将海外“抄底”上升为国家战略。
然而,我们发现,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M&A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一个原因是部分企业的投机心态;第二,后期很难融合。收购方和被收购方无法克服文化和法律障碍,从而无法形成合力。
专家建议,只要公司现金流可以接受,海外并购都可以。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应以业务发展和战略布局为导向,收购一些可以理解和控制的企业,避免“抄底”心态,对并购后的整合难度有清醒的认识。
基于近期的M&A案例或仍在变化中的著名M&A案例,结合专家点评,解读企业海外M&A的难点和重点,分析企业海外M&A过程中的得与失,希望能帮助试图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树立更加合理的M&A理念和心态。
经典实例
中国化工:海外并购中的“和而不同”
从一个贷款654.38+0亿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总资产和销售收入超过654.38+0亿元的大集团;从一开始的中国“361”线——清洗行业,到现在成为中国化工新材料和特殊化学品行业的领导者;任建新从支持国企脱困,到重组搞活国内70多家国企,再到今天走出国门,成功并购4家海外企业,创造了一系列奇迹。
2006年,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一举收购三家海外企业,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经典案例。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建新也被称为中国化工行业的“并购之王”。
凭借连续三次令人惊叹的海外并购,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已成为全球化工新材料领导者的强势地位。这个国际M&A的赢家的秘诀是:“买,管,做好,进,出,高卖。”
联想收购IBMPC:变革仍在继续。
半年多前的2008年5月,杨自信地对媒体表示,“我们已经脱胎换骨,联想已经成功完成与IBMPC的业务整合”。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显然出乎他的意料。
一些分析师认为,联想2005年引人注目的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应该为联想目前的困境负责。引人注目的合并可能会吸引媒体的关注,但会使公司在战略上陷入被动。合并促使联想专注于商用电脑,由于公司削减开支,联想的业绩也受到重创。
在柳传志看来,联想过去的显著特点是灵活敏捷。但收购IBMPC业务后,这种灵活性和警觉性正在消失。“联想教父”的任务就是继续整合。
上汽打败韩国:5亿美元买教训
2004年,SAIC斥资5亿美元控股双龙汽车,这曾是一次被大肆宣传的合并。SAIC将此次并购视为实现其全球战略目标的主要步骤。根据SAIC的计划,通过此次收购,SAIC不仅可以将双龙的产品推广到中国,还可以利用双龙快速提升技术,增加在国际汽车市场的竞争力。
急于走出国门的SAIC立即收购了韩国的双龙汽车。但由于整合不当,双方合作长达四年,最终以失败告终。SAIC花了5亿美元只是为了从跨国并购中吸取教训。
平安收购富通:冲动的惩罚
这笔起初让中国平安兴奋不已的海外投资,目前看来是一场噩梦。根据富通集团2008年2月2日公告+65438,拆分后,富通目前只有国际保险业务,结构化投资组合66%的股权以汽车融资的资产负债,富通将不再涉足任何银行业务。到2008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富通的报价仅为0.93欧元。
可以肯定的是,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随着友谊向敌意的演变,中国平安收购富通已经宣告失败。这家试图通过海外并购扩张的保险公司,未来还会继续走国际化金融公司的道路吗?
近两年的案例
柯美:一家代工企业谨慎的海外出击
如果那些在2008年上半年完成海外收购的中国企业是“失踪”的,那么柯美国际家具有限公司在2008年底开始的收购无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2009年6月6日,65438,柯美公司正式宣布与美国Schnadig公司签署收购协议,收购后者的经营性净资产,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及相应债务。
像大多数缺乏自主品牌的中国企业一样,柯美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一家专门为外国家具巨头代工的中国公司。这家发源于新疆的民营企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家具出口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占亚洲同类产品的85%。
作为多年的OEM厂商,柯美一直渴望在海外市场拥有自己的品牌。正式收购拥有56年历史的公司Schnadig,无疑让柯美如愿以偿。尽管金融危机给了柯美一个期待已久的机会,但柯美的选择不是冲动的,而是谨慎的。从代工企业到收购国外品牌,柯美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从达到目标到做出最终决定,柯美是如何做出决策的?在收购过程中,柯美是如何估计风险并将其降至最低的?
天海:M&A迈出跨国经营第一步。
2008年2月28日,天海雪城汽车电子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天海集团”)与美国肯萨公司签约,正式收购后者80%的股份。在天海集团董事长王来生看来,这次并购是公司实现跨国经营的新起点。
天海用了24年的时间从一个街头小厂发展到新加坡的上市公司,天海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从上市公司迈出了海外收购的第一步。这家汽配公司虽然隐藏在中原腹地,但市场嗅觉极其灵敏。当业内同行还没有意识到金融危机的风险时,天海已经领先一步,抓住了机会。
万全科技抄底CBI
2008年4月9日,在香港上市的万全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以现金365,438+065,438+07,500美元(约24,365,438港元)收购英联邦生物技术公司(以下简称CBI)已发行股本的39%,成为集团第一大股东。同时,万全药业享有行使期权的权利,进一步扩大股权。CBI的主要业务是为全球制药行业提供尖端的研发产品和服务。万全科技将通过收购提升公司在治疗领域的现有研发服务能力。
过去,由于我国西医缺乏核心技术,企业可以通过R&D外包和与国外跨国制药公司合作实现技术突破。
专家解读
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康荣平。
康荣平:我做过一个“跨国并购难度表”。决定跨国并购难度的因素有七个。如果四个因素占主导地位,并购相对容易,成功的几率更大。中国企业海外M&A的成功案例基本都具有双方心理距离近、企业规模小、产品创新慢的特点。
从2008年开始,未来一两年,也就是金融危机期间,有两个因素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并购。第一是资产价格低,第二是政治障碍小。以前中国企业去海外并购,要么因为价格太高,要么因为政治原因,人家不愿意卖给你。但是,并不是所有价格低的企业都会抢着去做海外并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要以业务发展和战略布局为导向,避免“抄底”心态,同时要对并购后整合的难度有清醒的认识。
跨境M&A最大的瓶颈是人才。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海外M&A的失败案例大多是在人才方面。海外M&A不同于在海外建立新工厂。新工厂可以控制自己的速度,招聘到符合自己预期的员工。M&A建成后,马上面临的就是运营,尤其是对于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问题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