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教会的历史演变

沈阳东关基督教堂是具有120年历史的宗教活动场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东顺城街三子巷8号。它是中国东北最古老、最大的新教教堂。今天教堂保留下来的大教堂主体是1907重建的,是西式青砖建筑。东莞基督教会创建于1876,历经清朝、民国、伪满洲国、新中国等各个历史时期。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新婚三十岁的约翰·罗斯牧师受苏格兰长老会派遣,带着妻子漂洋过海,经烟台到达当时的商埠牛庄(今营口一带),买地建房。1876(清光绪二年),约翰·罗斯在中国传教士的帮助下,在奉天省会(今沈阳)小北关租了一间房子,办了一个讲堂。第二年迁到西华门,不久又迁到四平街(今中街一带),这是东关教会的初期。1888年,东门大教堂在大东门外包地开工建设,也就是今天的位置。当时高耸的大教堂足以容纳800个座位,并于1889(清光绪十五年)6月22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基督教堂。1890年,东莞教会任命第一位华人牧师刘牧师管理教会事务,传播福音。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爆发义和团运动,教堂被毁。1907年,在被烧毁的礼拜堂原址上重建工业大楼,半年完工。这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东关教堂大教堂的主体。1910此时,年近七旬的约翰·罗斯牧师身体虚弱,于4月8日退休回国。约翰·罗斯牧师来中国以奉天为主要活动中心在东北传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用韩语翻译出版《圣经》,所以现在很多韩国基督徒都把它当作韩国教会的母教会。中国未来的牧师主要有刘、刘怀义、孙鹏翁等。牧师们来到东莞负责。1958期间,全国各地教会进行联合礼拜,沈阳的信徒大部分在东关教会。文革期间,教会宗教活动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东莞教会聚会于2月23日恢复,1979,信众逐渐增多。为了解决人群聚集的问题,1990在教堂后面建了一个教堂,1992扩建了西礼拜堂,建在原礼拜堂的后院。如今东莞信众约3万人,占地面积4301平方米,建筑面积2830平方米。现任牧师是吴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