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房建介绍?
江西民居——赣南围场
赣南围屋简介:
在赣南的青山绿水中,最引人注目和沧桑的文化景观应该是位于赣南边境的那些被称为围屋的客家民居。赣南围屋,全称赣南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的龙南县(龙南镇)、定南县(李市镇)、全南县(程响镇)、新丰县(嘉定镇)、安远县(新山镇)、寻乌县(常宁镇)。赣南围屋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于2012 110 17正式公布。
江西民居——赣南围场
赣南围屋成因:
赣南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现在有500多间,主要分布在陇南、定南、全南、新丰、安远、寻乌等地。
赣南,历史上称为“南有百山,北望中州,据五岳重要会通,是赣、闽、粤、湘的枢纽”,所以秦汉时期就建立了县衙,到汉末就有了府一级的行政机构。唐末五代,中原衰落,甘南地广人稀,相对偏僻安静。因此,它成了躲避混乱的人的理想避难所。大量中原流民涌入赣南,到北宋初年,外来移民人口增加了十倍,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居民的构成和文化传统结构。于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下,慢慢孕育了一个新的特殊族群——客家人。与此同时,从那时起,从中原迁到赣南的客家人祖先或客家人一直在向闽西和粤东迁徙。与同为客家聚居地的闽西、粤东相比,建县立国的时间要早得多。秦朝建立南蜀郡(今南康或大余县)。据《淮南子》记载,秦始皇为了统一祖国南方,曾命令大将屠呦呦率领50万大军,分五路进军百越。得手后留下“一军镇守南蜀边界”。这是史书上关于中原汉人进入甘南的最早记载。这就是客家形成的起源和前身。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客家在赣南居民中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群体,赣南的围屋构成了一幅奇特的客家民居文化景观。根据万友南的调查研究,围屋,顾名思义就是封闭的房屋。它的外墙既是围挡的承重外墙,也是整个围挡的防御墙。其大门大多有“磐安围”、“龙光围”等称号。
江西民居——赣南围场
赣南围屋的发展:
根据万友南对赣南圈地的研究,赣南圈地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形成阶段和极端阶段。
建国时期
建国时期大约是明朝中后期。这一时期是客家围屋的自由创始期,形式多样,数量不多,约占围屋总数的10%。这一时期的围屋没有事先规划,往往是随形而建,呈多边不规则状。如陇南里仁李元伟、杨村五十圩、关西西昌、武当田心等。
形成期
围屋的成熟期大约是清代中前期(清代顺治至道光年间)。这一时期的围屋数量约占30%。围场平面趋于方形,弧形或多边形围场逐渐消失。围挡立面多为两层,角楼高一层,但尚未定型。如陇南杨村伊彦围、关西新围、桃江龙光围和安源山青围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极端时期
清末至民国中期是圈地建设的极端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清政府的衰落,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围屋急剧增加,防御功能更加强大和完善。这一时期建造的围屋占赣南围屋总数的60%以上。比如在杨村东水尾,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天井全部用铁丝网围起来,外人就算在屋顶也进不了围挡;还有清朝光绪年间修建的里仁沙坝围,围场里也有地下室。
进入民国以后,交通的发展加强了政府的治理,改善了社会状况,所以围屋肯定少建了。
江西民居——赣南围场
赣南围屋结构;
赣南的围屋有大有小。小的50-60平方米,只有三个房间,称为“猫柜”,大的10000平方米,最大的陇南李元伟占地37000平方米。赣南的圈地在平面上可分为“口”字和“国”字两类。其形状多为方形,也有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结构形式由混凝土、河卵石、青砖和石头组成。
赣南围屋是具有鲜明防御特色的坚固民居,集古代寺庙、民居、城堡于一体。他们有坚实的防御功能和对氏族群体的亲和力。广场周围有简易的围屋,一般有两三层,多的有四层,都是悬臂游廊式结构。在更大的围墙内还有一个祠堂;大一点的是多层围挡。围场外墙多为河石、花岗岩、青石、青砖砌成的实心墙,厚达两米。内部粮仓,水井,下水道等等一应俱全。这种易守难攻的粉楼,简直就是独立王国,小城市。围场外墙1 m厚(燕翅墙1.45 m厚),三四层楼高。四角有各种向外向上突出的沙坑。为了消除死角,有的在碉堡上放角,把单个小碉堡悬臂起来。周围的顶层设有成排的炮眼。门墙特别厚,门框是用巨大的石头做的,厚厚的木板门还钉着铁皮。板门后面有很多门,门后面也有很重的厕所。门的顶部也有一个漏洞,以防止火灾袭击。除了少数大型外壳外,一般只有一个外壳门。屋顶房屋多用于战备,墙体内墙2/3作为环形夹墙走廊连接,方便耗时人员机动。围屋内挖有水井,有许多粮草储藏室。有的还用蕨类植物,或者用糯米粉、红糖、蛋清粉刷墙壁。如果困了很久,又缺少食物,可以把它们剥下来充饥。赣南的围屋多为方形,四角(少数对称)建有坚固的塔楼。外墙是一个坚固的封闭体,上面布满了枪和眼睛,外表严谨冰冷,给人一种固若金汤的感觉。
更多关于标书写作和提高中标率的信息,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