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干旱史?

元二十四年(1287)春,平阳旱,二麦死。(《元史·五行》)

大德元年(1297)六月,汴梁、南阳发生旱灾,百姓死亡。(《元史·五行》)

元大德十年(1306),京畿大旱。安溪春夏大旱,两茬小麦死了。(《元史·五行》)

泰元年(1324)六月,临汾、泾川、灵台、寿春、柳河等县,发生旱灾。(《元史·五行》)

泰定三年(1326)夏,延南、河南十个县有四个是晴天不下雨。(《元史·五行》)

元(1328)元年八月,陕西大旱,百姓相食。(《元史·五行》)

元二年(1329)夏,镇定、河间、大名、广平四县共41县发生旱灾。(《元史·五行》)

元(1330)元年七月,肇州、星州、东胜、榆次、甘阳等地发生旱灾。(《元史·五行》)

袁媛通元年(1333),绍兴夏季干旱,四月至七月不下雨。东西淮河都是干的。(《元史·五行》)

袁媛通二年(1334),湖广大旱,八月不下雨。4月河南干旱,所以8月没下雨。(《元史·五行》)

元二年(1336),浙江东部的周琦、黄州、衢州,江东的梧州、绍兴、新洲,江西、陕西的瑞州都发生了旱灾。(《元史·五行》)

元六年(1340)夏天,广东南雄路干旱,二月至五月不下雨,无法种植。(《元史·五行》)

元二年(1342),张德、大通县、金靖、榆次、汾州的徐沟县、孝义县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从春天到秋天都没有下雨,人们互相吃。(《元史·五行》)

元四年(1344),福州大旱,三月至八月不下雨。湖南兴化、邵武、镇江、贵阳都是干的。(《元史·五行》)

元朝十二年(1352),周琦、黄州发生旱灾,人们互相蚕食。浙东绍兴比较干燥。台州四月到七月不下雨。(《元史·五行》)

元至正十三年(1353),浙东的周琦、黄州、清远、衢州、梧州、饶州,江西的龙兴、瑞州、建昌、吉安,广东的南雄,湖南的永州、桂阳等地发生旱灾。(《元史·五行》)

元十四年(1354),怀庆河内郡、孟州郡、汴梁祥符郡、福建泉州、湖南永州、宝卿、广西梧州发生旱灾,永别祥符英里嘎米,全州被埋,百姓自相残杀。(《元吴石行知》)?

元十八年(1358),冀州春旱。莒州、滨州、班扬淄川县、霍州、〖FJF〗、〖FJJ〗州、凤翔岐山县春夏遭受严重干旱。莒州的家人互相吃,岐山的人互相吃。(《元史·五行》)

元二十年(1360),通州大旱。汾州介休县从四月到秋天不下雨。广西宾夕法尼亚干旱严重,5-8月不下雨。(《元史·五行》)

元二十二年(1362),河南洛阳、金梦、偃师三县发生旱灾,百姓自相残杀。(《元史·五行》)

1644年(清顺治元年)八月,苍梧大旱。(《清史·灾异录》)

1646(清顺治三年),平乐、永安二州大旱,二月至八月开始下雨;台州从三月到五月一直没下雨;绍兴府四月至八月不下雨;金华府是大旱;东阳4-9月不下雨;浦江干旱;5-10月南昌无雨无旱。秋天,萍乡,千年不遇的大旱。(《清史·灾异录》)

1647(清顺治四年)夏,通州干旱。秋天,文明,干旱。(《清史·灾异录》)

1648年(清顺治五年)夏,饶平大旱。(《清史·灾异录》)

1649年(清顺治六年),冀州夏、春两季大旱。(《清史·灾异录》)

1650年(清顺治七年)夏,万全大旱。(《清史·灾异录》)

1651年(清顺治八年),四月至九月甘泉、延长、安定不下雨,崖州不下雨,三月下雨。(《清史·灾异录》)

1652年春(清顺治九年),铜陵、武威、庐江、芜湖、当涂等地发生旱灾。五月,上海发生了旱灾。九月,武强大旱。(《清史·灾异录》)

1653(清顺治十年)夏,乐亭干。秋季,海宁、高邮出现干旱。(《清史·灾异录》)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四月,屋顶大旱。七月,湘源、钦州大旱。十一月,武强大旱。(《清史·灾异录》)

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正月,顺德大旱。四月,金华五州大旱。5月邹平干旱,夏秋两季不下雨。8月,长乐、曲江、湖州、衢州、龙门、华凯、江山遭受旱灾,农作物干枯。十月,揭阳、全椒干旱。(《清史·灾异录》)

1656年(清顺治十三年)春,章丘、潞城、沁水发生水旱灾害。九月揭阳大旱,深潭枯竭。(《清史·灾异录》)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五月,萧县、太湖大旱,湖井干涸。八月,泾阳、商南干旱。(《清史·灾异录》)

1658年(清顺治十五年)八月,长乐大旱。11月龙州干旱,4月多雨。(《清史·灾异录》)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五月,惠来、泗州、玉屏、安南等地发生旱灾。(《清史·灾异录》)

1660(清顺治十七年),三水泉无雨,一直下到小。秋天,镇海,惠州,天台大旱。(《清史·灾异录》)

161年(清顺治十八年),宁波、东阳春秋无雨,南龙府、海盐、寿昌、江阴、东阿、周浦干旱。8月余姚、临安、兖州、桐乡干旱。(《清史·灾异录》)

1662年(清康熙元年)九月,昌黎大旱。(《清史·灾异录》)

1663年(清康熙二年)二月,东莞、运城出现干旱,六月开始下雨。四月,江阴干旱。5月,万载、黄州发生旱灾。六月,怀来干旱。8月,宝安、罗田、萧县出现旱情。(《清史·灾异录》)

1664年(清康熙三年)春,交河、邢台、内丘、揭阳等地发生旱灾。夏季,常山、平原、禹城、林道、武定、阜阳、邹县、费县、定陶、莘县、华阳、宁海干旱。(《清史·灾异录》)

1665年春(清康熙四年),朝城、成武、恩县、堂邑、夏津、莱州、东明、灵丘、武义发生旱灾;第二年3-4月高密无雨无旱。夏天,邓州是大旱。7月,文水、平定、寿阳、孟县、代州、蒲县出现旱情。8月,兖州、济宁发生旱灾。(《清史·灾异录》)

1666(清康熙五年)二月,揭阳大旱。三月份,发生了三次干旱。5月,钟祥、大冶等地出现旱情。6月,宁海、衡州发生旱灾。秋天,宣平、松阳发生旱灾,直到第二年4月才下雨。(《清史·灾异录》)

1667年春(清康熙六年),广州、惠州、海丰、惠来四地遭受旱灾。四月,黄州大旱。5月,英山、黄安、秋水、罗田干旱,夏秋两季不下雨。(《清史·灾异录》)

1668年(清康熙七年)六月,黄安、罗田、淮安、西宁、龙门等地发生旱灾。七月,静海干燥。(《清史·灾异录》)

1669年(清康熙八年)七月,静海枯水。(《清史·灾异录》)

1670年春(清康熙九年),开州、东明、礼县、广平、任县、武清、大城、荆州、庆云、灵丘、沙河、磁州、源城发生旱灾。夏季东阳、罗田干旱。冬季,枣阳、安陆、德安遭受严重干旱。(《清史·灾异录》)

1671年(清康熙十年)春,霸州、公安、石首发生旱灾。4月,龙山、广济受旱;金华地区属于六县,五月到九月不下雨。湖州大旱,五月到九月不下雨,溪水干涸;桐城大旱,大地千里。6月份,嵊县、象山、宁海、天台、仙居、武城、兰溪出现旱情。7月齐河、东明、邢台、广平、江浦、宿州、镇阳、任县、成安有旱。8月,太湖、忻城、唐山、西宁、淮安等地出现旱情。九月,绍兴八县大旱。

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春,芮城、解州发生旱灾。四月,福山大旱。五月,

1671年(清康熙十年),直隶霸州、安苏等二十五县,河南安阳、陕西等十二县,江南凤阳等三十九县,浙江杭州等九县,湖广荆州、江夏等十七县,沅江、平江等十三县防御干旱。(《清史·灾异录》)

1674年(清康熙十三年),直隶南皮等十郡,山东庆城、泰安五十二郡,江南凤阳府、滁州十五郡发生旱灾。(《清史·灾异录》)

1679(清康熙十八年),山东邹平、淄川等23县,河南封丘等15县,江南寿州等82县,赣州等13县,江西南昌、宁州等56县,南昌等10县,湖广江夏、安化等73县,五常等10县发生旱灾。(《清史·灾异录》)

1693(清康熙三十二年)陕西xi安、凤翔一带大旱。江南的震泽等五县,浙江的杭州等四县遭受了严重的干旱,河流干涸,庄稼干枯。(《清史·灾异录》)

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直隶开州、永年等22县发生旱灾。从春天到5月,怀柔没有下雨,两茬小麦歉收。山东东平、历城、章丘、临清三围等四十六县有旱。正月至七月,清远府大旱,田禾满目疮痍。桐庐5-7月不下雨,庄稼干枯。浙江杭州等四县发生严重干旱,河水干涸,粮食干枯。(《清史·灾异录》)

1753年(清乾隆十八年),甘肃皋兰、贺州等15县受旱面积16.27万亩。(《清史·灾异录》)

1856(清咸丰六年)宜城、安陆夏秋以来无雨,多树枯死。5月,咸宁、桐乡、黄陂、钟祥、潜江出现旱情,河流干涸。(《清史·灾异录》)

1865年春(清同治四年),水旱灾害,百姓生儿育女。(《清史·灾异录》)

1877年(光绪三年),山陕大旱,百姓相食。(《清史·灾异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