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瑶族风土人情

“做功德”简介

茶山瑶崇拜多神多祖神。茶山瑶“立功”既有祭拜鬼神的仪式,也有文化娱乐的场景。

从前,在农业生产丰收的情况下,每年12年或15年或18年的秋后,在联村举行为期三天的仪式,人们饮酒作乐。但这种仪式一生难鞠一次,能听到看到的人都是幸运的。现在根据一些老年“幸运儿”的口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全貌:

桥,请上帝,首先,桥。择日建桥是“做功德”之前要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请能工巧匠来建造功德桥。因为是功德桥,所以特别注重美观和宏伟。解放前,金元镇花了很大力气才建成一座功德桥。先在河两岸狭窄的地方横放三棵又粗又长的杉木,然后在甲板上铺杉木板,木板宽约六尺。桥的两边搭起了栅栏,桥上竖起了青瓦,有点像三江侗族的风雨桥。大桥竣工时,请德高望重的老人剪彩,向大桥致敬。谁也过不去。建这么漂亮的桥,不仅是为了拜神,也是为了交通方便。在功德桥附近的田地中间设坛,先开大再设坛。祭坛建好之后,要竖立几个红白黑的圆盘,红圆盘上写着天上好神的名字,黑圆盘上写着恶鬼,白圆盘上写着祖先。其中祭祀了上百个鬼魂,可以说是一次鬼神的聚会。在请神仪式开始的当天凌晨,总师主持祭祀桥,摆放猪头、鸡和酒,点上香,然后念经文,叫神的名字,最后鸣枪、敲锣、打鼓,使得大量的神来了。

在这一天的庆典中,最精彩的是大师龚“一跃而起”。事实上,舞蹈和相声的表演者穿着一件绣有龙凤花的红色长袍,裙子上镶嵌着耀眼的玻璃珠。他的额头上戴着一个瓦形的纸壳,上面画着一个互补的图像,以示他的到来。舞蹈形式分为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四个节目,包括女子游泳舞、蝶舞、三人舞、功草舞。这些舞蹈有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舞步轻松、柔和、细腻。膝盖颤抖的步伐下蹲分离,手部动作丰富,有双手握手、单开关握手、单臂打袖、负重等。今天一些熟练的快舞已经失传了。教师的舞蹈配以蜂鼓、瑶话贝、大皮鼓、锣、钗等打击乐器。陶有匕首,刀,棍,彩巾,彩纸。滑稽小戏是老师和先生们在舞蹈间隙编写和表演的游戏。包括赞美神灵、迎客、劳作狩猎等。瑶族方言的二人转。语气生动幽默,能让人捧腹大笑。

盐阜节的“做功德”有一个盐阜节。在这一天,每个人都非常讲究自己的服饰,一是为了取悦神灵,二是为了走亲访友,三是为了爱情,四是为了比拼技能。(1)男装的特点是紧身黑缎内衣,白衬衫,纽扣多而密,长发扎在头顶,用黑色长腰带包裹,使其直立,上面绣有两个图案,再插上三个银簪,显得特别帅气。(2)女生的装饰比较华丽。只有三个瓜大约有一英尺半长,两磅宽。项圈、耳环、手镯都是银的,额头一般一寸左右宽,有红丝带。五块白色头巾挂在脑后。其中一个是白色的,另一个是黑色的,第二个是蓝色的,第三和第四个是蓝色的。穿的时候让每一件衣服都层层露出来,让它以对称的角度交叉,非常好看;穿或长或短的裤子,穿凤尾鞋,小腿上套一个镶红花的黑色腿筒类似于打底裤,再用丝带系住上端露出膝盖,通常方便爬山。当然,有些人不喜欢露出膝盖。这些漂亮的服饰都是茶山瑶的女人做的,只有银饰是我们自己的男工匠做的。(3)中老年妇女的服饰与大龄少女相似,但颜色没有那么鲜艳,多为紫蓝色,但仍有特色。(4)每个孩子都有一顶缎带做成的方帽,帽檐上是银色的罗汉,边角上挂着长长的玻璃珠串,看起来活泼可爱。小姑娘的打扮和大姑娘差不多,只是有三个七八寸长的发髻要横插在头顶,显得轻盈帅气。

亲戚朋友“立功”的村落,家家户户酒肉丰盛,或邀至亲、远友前来共宴,或被邀访亲戚、村落,一室饮酒。大家以诚相待,互相交朋友。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走亲访友并不局限于自己的姓氏,相邻民族的姓氏都在友好交流之列,增进了民族团结和友谊。当热恋中的青年男女遇到“做功德”时,可以利用这个大聚会做爱,唱甜蜜的歌,互相倾慕。之后女方给男方一条头巾或者一双布鞋,男方回赠银饰。如果双方相爱,只有在父母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结成终身伴侣。但有些人因为“家世”或“八字”而不能结婚。

“做功德”的源头

茶山瑶族先民认为,人不如意,六畜不旺是因为“鬼神”作祟。于是,他们“造了一座大桥”,设立神龛供奉神灵,以求“得平安”、“得幸福”。时间久了,就逐渐演变成了“行功德”的习俗。可见,“做功德”的源头来自原始宗教。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进入阶级社会,瑶族的原始宗教逐渐演变,自发的宗教发展成为人造的宗教。也就是说,反动统治者为了奴役瑶族人民,对原始宗教进行了欺诈性的改造,使之成为一种麻醉剂,而茶山瑶族人民遭受反动统治者的压迫和剥削,不自觉地服用了这些麻醉剂。在历代反动统治的压迫和残酷剥削下,茶山瑶族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露营”生活。比如,十几岁的女孩没有裤子穿;五个人搭一床烂成五六块的被子;白天干活,冬天烤火过夜;一年吃三四个月野菜皮。在反动统治、人吃人的社会,你上天堂、下人间,都逃不出反动统治的压迫和剥削。反动统治阶级千方百计挑拨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制造各种反动理论毒害广大人民群众。如宣传瑶族像野兽一样野蛮,野兽吃人,瑶族吃人,“欲天下太平,必先征服瑶族”等等。既然“上天入地”都摆脱不了牛马不如的窘境,瑶族人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百鬼神”身上,以求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这就是“做功德”的根本原因。

茶山瑶的“立功”之所以能代代相传,原因如下。首先是受原始社会群婚制度的影响。这种群婚制的残余随着历史的车轮被带进了阶级社会。在“做功德”的三天里,远近各村的青年男女,一般都是二重唱自由找对象。其次,民间文学对其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茶山瑶族有许多美丽生动的民间故事,反映了茶山瑶族人民争取自由平等的心理、感情和愿望。比如外婆的分配和仙女下凡的故事。这说明民间文学在“做功德”方面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