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的内容

《南明史》再版作为“顾城系列作品”的第一部,也是顾城先生的代表作,备受期待。一本厚厚的《南明史》被改成了两卷本,设计精美,排版精美,利于收藏。

亮点:谷先生十余年的学术板凳工作,引用方志达著作237部,参考书目579种。他几乎找遍了南明叛军所到的每一个州县,可谓“一言无源”,解开了许多历史的心结。

治史的方法,严谨求实的朴质精神,真实生动的历史情节,拨开了反清运动的种种迷雾,再现了一个个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

《南明史》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知识渊博,文字简练,讲解浅显,可读性强。荣获中国国家图书奖。

学者们说:“《南明史》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学术著作,但写得深入浅出,不仅为研究明史的同行所欣赏,也为具有一定历史知识的普通读者所理解。”

重印功能

以“顾城著作系列”的形式呈现,近距离接触历史学家顾城一生的所有著作,展现一代史家一生的成就。每本书都是佳作,很多文章都是写完第一次发表。

再版的《南明史》还收录了顾先生生前撰写的《我与明史》全文,回顾了他几十年的学术生涯。有古先生的笔迹。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版这本书?

顾城先生的研究对明清史学界、中国史乃至整个史学界都具有重要意义。谷先生去世已经八年了,学术影响依然很显著,但他出版的著作在市场上早已断货。此次,谷先生的家人和弟子们,联合光明日报出版社,将谷先生生平的所有著作和文章重新整理,以《谷城著作丛书》的形式,全景式呈现,告慰谷先生在天之灵,为广大历史研究者和读者献上一套经典的历史研究著作。与以往(清初以来)南明的各种历史著作相比,《南明史》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基本上以民间反清斗争为主线,如大顺军余部、大西军余部、“海口”郑成功等,而不是以南明几个朱家尖朝廷的兴衰为主线。第二,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强调汉族和其他民族(如西北回族和西南各少数民族)反对满族贵族的斗争最终失败。主要原因是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严重分散和抵消了反清势力。

多尔衮、福临等满族贵族不仅代表着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而且兵力和后备兵员都非常有限。他们是不可能靠自己的八旗征服全国的,汉族各派反清势力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的失败。更准确的说,明清两代。是中华民族内部人数不多但很凶的满族精英,勾结汉族中最反动的官绅地主,利用矛盾,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满族贵族入主中原后,在更先进的汉文化影响下,自身发展取得了阶段性飞跃。

清朝在一段时间内生机勃勃,国力相当强大,对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满清贵族推行的民族歧视政策造成了国内巨大的政治动荡,中断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这是不容忽视的。历史进步的事实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明朝中期以前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明朝中期以后在科学技术上逐渐落后。但是中国和西欧国家的差距一直不大,直到明朝末年。在被大顺军推翻的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统治时期,他仍然勤奋地引进西方技术,尤其是火器和历法。许多学者也抛开对疆域的看法,从西方吸收新知识,尽管他们的目的是拯救垂死的明帝国。清朝统治的建立是以国家生产力的巨大破坏为代价的。稳定的统治被一些人大肆吹捧,称之为康雍的繁荣时期。正是中国在这一百多年的“盛世”中,与西方社会发展水平的距离越来越大。

“盛世”之后不到50年(如果有学者吹捧乾隆之后执政25年的康、雍、甘三皇,嘉庆也应该算是努力治理的好皇帝,至少不能说是没办法的坏皇帝),中英鸦片战争爆发,随之而来的是一幕幕辱国的悲剧,暴露了大清帝国的腐朽落后。《南明史》作者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中用确凿的事实证明,大顺军推翻了明朝,接管了整个黄河流域,几乎没有对社会生产造成任何破坏,扫除或重创了那些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贵族官绅势力。如果这种势头不被满清贵族、变节的吴三桂等汉族军阀打断,中国社会将在明朝已经取得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发展,近300年的历史可能是另一种样子。以史为鉴是中国的传统。不幸的是,在过去大多数历史学家制作的镜子中,小矮人被膨胀,坚忍不拔的形象被扭曲,甚至被挤出画框,成为正宗的镜子。《南明史》的作者试图用可靠的史实来重新描述明清历史。由于材料不足,肯定不尽如人意。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出版,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更接近真相的描述和论据。或许读完《南明史》,有人会断言,作者的批判锋芒只指向清朝统治者(包括满清贵族和汉族官绅中的崇清者),而源于农民的大顺军和大西军,出于偏好,处处被掩盖。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书中先是批评李自成领导的大顺政权在关键时刻在政治军事部署上犯了不可挽回的错误,后又指出大顺军在李自成牺牲后始终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领导核心,长期处于孤立作战状态,未能在反清斗争中发挥更大作用。张对的批判在《明末农民战争史》中有明确表述。孙可望是早期的杰出人物。后来他盛气凌人,导致大局逆转。最终,他转身离开了他的亲戚,冲了出去。南明的历史没有为自己辩护的地方。至于南明政权的腐朽和内斗,《南明史》也做了如实披露。读者不难发现,该书不仅鞭笞了朱友松、朱常芳、朱有郎等人的愚昧和懦弱,也批判了一些至今仍为人们所敬仰的人物,如史可法、何腾蛟、瞿士禛、郑成功等。可能有读者会问:你是不是对南明很多杰出人物的批判有点过了?我的回答很简单。如果这些名人真的像史书上描述的那么完美,南明根本不会灭亡,这些人也会作为明朝的中兴而载入史册。

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历史学家长期关注的问题。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必然:那就是社会要发展进步;可能会有短期的反转和波折。至于统治王朝的建立和统治者的更替,多是偶然因素。只是人们太习惯于把一个既成事实当成历史的必然。本质上,这和封建史书里的“命运关怀”没有太大区别。明朝万历年间中期以来,朝政日益腐败,内忧外患此起彼伏,不可避免。掌握实权的可能是大顺王朝,也可能是清朝,甚至是孙可望的朝廷,不排除会长期分裂。

《南明史》作者关注的是各派的成败,哪些势力获胜对中国社会生产的破坏最小,最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说到必然性,我认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明朝灭亡后,中国仍将建立封建王朝,社会仍将处于封建制度的框架内(商品经济的发展或收缩将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或破坏)。只有这一点是肯定的。区别在于各派实行的政策和手段不同,会对中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把所有的既成事实都说成是历史的必然,那么学习和研究历史就没什么用了。历史科学永存,就是要教会后来者吸取历史上成功的经验,避免重蹈失败的覆辙,使我们的事业更加顺利,不走回头路,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流行的“历史危机”论可以休矣,明智的中国人民将从丰富的历史遗产中汲取教训,推进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南明史》对史可法等人进行了严厉的批判,指责史可法在制定政策上犯了关键性的错误,指责他是导致政权垮台的“联陆、平寇”错误政策的主要倡导者和执行者。《南明史》强调史可法除了观点开明之外,缺乏的是伟大的才能和果断的勇气。这些批评在主要精神上是完全有效和正确的。但如果认为史可法无视民族大义,只是想办法偷太平,或者只是想用四镇来保住南京的小朝廷,以保住自己的大学士头衔,这似乎过于激烈,不符合史可法的现实。历史人物的评价一直是历史研究的难点。

史可法是一个比较忠厚平庸的人。这种才能不是指一般的办事能力,而是指计划和决策、拯救时代和改变经济、领导国家的能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是被理学的乳汁哺育长大的,他的政治理想是做一个“纯臣”,按理学的规矩办事,这实际上毒害了他。幕客彭和欧阳劝他用和左良玉到那边去夺回政权。他大吃一惊,说:“你年轻有活力,还这么纯洁?”(注:彭·:《耻龚·钞》卷首,卢林书:《龚澎先生传·安》。)在史可法看来,面对军权,震慑皇帝,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大臣。所以他对提出这样夺权主张的两位荧幕嘉宾也是害怕和疏远的。这是他体现自己原则的品质。从他的素质来看,他只是太平宰相的候选人。这一点不是今天的人才发现的,已经被当代人广泛认同。青年夏完淳明确表示:“道教的历史比清朝还多。,却变得不足。”“用兵会和邻兵略有不同。”郑炼说得更具体:史可法“忠厚老实,是治理天下的好臣。万一变了,他就信国家,不理山。“它是为了控制结网,它应该随着机会而变化,而不是它的长处。”但历史的发展将史可法推上了权力中心和救国领袖的位置。他的个人品质与他所承担的任务不相称。这是一个悲剧,不仅是南明的悲剧,也是史可法个人的悲剧。

南明有两个对手:大顺农民军和清朝。很清楚,软弱的南不能双拳出击,要么联清,要么“联陆平寇”,二者必其一。在当时的条件下,作为南明的决策者,如果选择联顺抗清的政策,显然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要有勇有谋。实际上,实现农民军联合抗清的真正行动,还要等到李自成和张的牺牲,以及南明的进一步削弱。在此之前,传统观念中存在实现这种联盟的障碍。显而易见,史可法尤其是在做出了支持这一举动的错误决定后,无法与喝了“福禄酒”的大顺团结一致,导致了战略方针的错误。这必然导致对清朝态度的放松和退让。

作为事实上的最高军事统帅,史可法无法自由指挥军队,也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他不能贸然北探,还受到军事、政治、经济形势的制约。可见,悲剧灾难性的结局,并不纯粹是史可法个人的原因。史可法说这话并没有隐瞒或开脱的意思。他的地位使他承担了最大的历史责任。人们有权要求他少犯错误,突破环境的束缚,开创新局面。我只是想寻求对古人错误根源的理解。史可法毕竟不是无足轻重的人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成为了一面国旗。评价历史人物,南明史应该说实事求是,观点鲜明,态度通融。认为凌汛的“反常表现”并非出于两源、忠二主、南北密通,而是深受“联陆平寇”政策的影响;这清楚地表明了作者的科学尺度。为了澄清史实,改变史可法等人的赞誉,有些矫枉过正,无可厚非。